俄羅斯總統普京透露,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已經獲准對北溪管道的爆炸現場進行調查。
此前,歐洲幾個國家一直遮遮掩掩,反對讓俄羅斯加入調查,現在怎麼又允許俄羅斯前往爆炸現場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歐洲已經“調查”完了。歐洲的調查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調查,在調查完了之後,肯定還會把相關證據給銷毀掉。
根據歐洲國家的調查結果來看,並沒有具體的證據指向某個國家,到底是真沒有,還是故意隱瞞了,那就只有西方國家自己清楚了。
不過從瑞典的說法來看,肯定是查到了一些東西的。瑞典之間公布了一些調查進展,表示過於敏感,不能與盟友分享。從這個說法基本可以斷定,炸毀管道的絕對不是俄羅斯,大概率是美英兩國乾的。這樣的調查結果肯定不能公布。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掌握的情況,英國海軍代表參與了策劃、保障和實施破壞北溪管道的恐襲行動。此外,俄方還多次指出,北溪管道被破壞的最大受益者是美國。美英兩國雖然都否認了,但到底是怎麼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歐盟公布的調查結果是,查不出指向犯罪者的證據。歐盟開始一直指責俄羅斯破壞管道,經過調查之後,卻找不到指向俄羅斯的證據,表明俄羅斯不可能是破壞管道的真兇。
而有能力、有動機破壞管道的國家,也不太可能是歐盟,歐盟正在深陷能源危機,管道留下來,就多一個選擇,實在扛不住的時候還得繼續從俄羅斯買氣,如果是歐盟破壞了管道,那就是自己斷了自己後路。歐盟國家有時候雖然不聰明,但還不至於傻到這個份上。
因此,實施恐襲的只可能是美國和英國。從動機來說,美國一直看不慣北溪管道,美國總統拜登也曾暗示過直接摧毀管道。只要把北溪管道給摧毀了,俄羅斯和歐盟的天然氣合作才有可能徹底破裂。
如果管道存在,即便沒有通氣,那也連接着俄歐雙方,只要關係出現了一些緩和,最先恢復的合作肯定是天然氣方面的。這是俄歐雙方之間的主要紐帶。炸斷管道,不僅僅是切斷了歐盟的後路,同時也斬斷了俄歐之間的重要紐帶。
管道被破壞之前,歐盟國家多少都會存在一些幻想,心理上不會綳得太緊,實在過不下去了就向俄羅斯妥協。而在管道被破壞之後,歐盟國家的心態也會發生變化,從相對克制地反俄,進入到極端反俄階段,甚至是毫無顧忌地反俄。
因為美國已經展現出了不讓俄歐合作的決心,歐盟必須要選邊站隊。
從實力上來說,對北溪管道進行破壞,也不是一般國家能夠做到的,這不僅需要軍事實力,還需要強大的情報能力,也只有歐美幾個大國具備這樣的實力。俄羅斯可以通過關閉閥門來切斷向歐盟輸送的天然氣,所以沒有理由去炸管道。
歐盟只要不給錢,也收不到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也不需要炸管道。所以也只有美國既有能力又有動機這麼做。
英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既是同謀,也是實施者。英國在退出北約之後,就成了美國的在歐洲地區的一個“州”,替美國盯着歐盟,同時幫美國干一些臟活。炸管道這種恐怖活動,當然少不了英國,最起碼美國得獲得英國的支持,畢竟英國也是歐洲國家。
現在俄羅斯獲准前往現場調查,也只能是看看現場具體是什麼情況,至於想要找出什麼證據,幾乎是不可能的,有價值的證據早就被第一批調查者給破壞了,不可能給俄羅斯留下什麼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