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
這句話用在明太祖朱元璋(妻子馬氏)、柬埔寨首相洪森(妻子文拉妮)、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妻子丁玉梅)等人的身上,可能非常合適。
但要用在利比亞扛把子卡扎菲的身上,就有點不合適了。
一方面,卡扎菲“背後”是一個“失敗”的女人。我們知道卡扎菲一生中共迎娶了2任妻子,第一任妻子法蒂赫是他的頂頭上司、利比亞伊德里斯王朝軍隊的高級軍官哈利德將軍的女兒,為卡扎菲生育了唯一一個兒子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
婚後不久,27歲的卡扎菲中尉就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了“九月革命”,一舉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在利比亞的封建統治,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卡扎菲自封為利比亞武裝總司令,並直升上校軍銜。
飛黃騰達的卡大佐,並沒有與妻子分享自己的榮譽,而是很快宣布了與法蒂赫的離婚,從側面反映了法蒂赫婚姻的失敗。
沒過多久,另一位“失敗”的女人又出現在了卡大佐身旁,她就是卡扎菲的第二任妻子薩菲亞,是卡扎菲靠魅力吸引而來的一見鍾情。
眾所周知,卡大佐武力推翻的利比亞伊德里斯王朝與美國是鐵杆盟友關係,在王朝存活時得到了美國的鼎力“撫養”,隨着卡大佐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新的利比亞,使得利比亞與美國的盟友關係跌入谷底,甚至到了衝突對抗的嚴重地步。
為此,美國對卡扎菲非常反感,中情局多次組織刺殺卡扎菲,意圖拔掉這顆地中海的反美釘子,但都無功而返,直到第七次刺殺時,中情局派出了美女特工薩菲亞。
年輕貌美的薩菲亞在被美國收買的利比亞內應的安排下,帶領着行動小組悄悄潛入了利比亞境內,準備趕在1970年利比亞建國一周年的國慶典禮上刺殺卡扎菲。按計劃,薩菲亞在利比亞國慶節當天裝扮成急救護士,伺機接近卡扎菲,然後一槍斃命。
然而,在薩菲亞即將扣動扳機的那一刻,被28歲英俊瀟洒的卡扎菲上校的英雄氣概給吸引住了;剎那間,卡扎菲的特工按住了薩菲亞,她的刺殺計劃徹底失敗,美國扳倒卡扎菲的圖謀再一次破產。
薩菲亞被抓後,帶到卡扎菲的房間單獨審問,兩人一見鍾情,薩菲亞竟然拋棄了自己的任務,同意與卡扎菲結為伉儷;昔日的刺殺兇手,反倒成了卡大佐的懷中嬌妻,上位為利比亞第一夫人,當初收買薩菲亞的政客全部血灑刑場。
這段“美人難過英雄關”的傳奇故事是當下卡大佐和妻子薩菲亞相識過程的一個傳播最廣的情節,具體細節暫時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薩菲亞是真心與卡大佐相愛的,連續為他生育了六子一女。
另一方面,卡扎菲背後站着一群女人。在卡大佐把刺殺自己的兇手薩菲亞娶進門後,薩菲亞竟然“送”給了夫君卡大佐一群女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專門為卡扎菲組織了一支人數為40人的戰鬥力極強的女子敢死隊,又稱“亞馬遜護衛隊”,巔峰時期,女保鏢人數多達500人。
這支美女保鏢隊伍的成員全部畢業於的黎波里的女子軍事學院,在薩菲亞的訓練管理下,個個身手不凡,槍法精湛,身穿迷彩服,頭戴紅色貝雷帽,工作時化着妝,穿着高跟鞋,成為卡扎菲身邊美麗的風景線。
至於說卡大佐為何同意薩菲亞為自己建立一支女保鏢隊伍,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女人可以讓男殺手放鬆戒備,有利於維護卡扎菲的安全;另一方面,卡大佐身邊的女保鏢都願意以生命的代價來保護他。
比如在1998年卡扎菲車隊遭遇襲擊,刺客們都拿着衝鋒槍向卡扎菲乘坐的汽車瘋狂掃射,卡扎菲身旁的女保鏢們立即奮勇還擊,這時候一位名叫艾莎的女保鏢直接撲倒在卡扎菲身上,用自己的身體替卡扎菲擋住了雨點般射向他的子彈,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另外7名女保鏢也在暗殺事件中身受重傷。
在利比亞戰爭爆發後,女子敢死隊主動作為,和反政府武裝激烈戰鬥,部分成員乘坐的汽車甚至打到反政府武裝總部300米的地方,如果兵力充足,將會徹底扭轉利比亞戰局,保住卡大佐的統治地位,遺憾的是寡不敵眾,女子敢死隊損失慘重。
由此可以看出,女子敢死隊對卡扎菲都是忠心耿耿的,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正如一位27歲的名叫法塔的敢死隊員評價卡扎菲的那樣:“沒有領導人卡扎菲,利比亞婦女將什麼都沒有。他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自由,我願意為他死。他是一位父親,一位兄弟,一位朋友。”
還有一位從的黎波里女子軍事學院結業的14歲少女保鏢法提瑪·哈桑也曾表達過對卡大佐的敬仰之情:“先殺死所有利比亞人,才能殺死卡扎菲,如果卡扎菲死了,我就會自殺,我知道我們所有人都會自殺。”
法塔、法提瑪等人對卡大佐的忠誠已經達到了崇拜的地步,或許,這才是卡大佐非常信任女子敢死隊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