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倩 通訊員 牛耘
今年以來,濟南市歷下區文化東路街道根據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圍繞中心工作,實施六大攻堅提升行動,推動“轉作風、抓落實、爭一流、促發展”活動落地見效,以實際行動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在黨建引領上固本強基
在社會治理上提質增效
在山6創意園區聚合e站,一場由快遞外賣小哥、電商等新就業群體代表參加的座談會舉行,這是街道以黨建引領服務轄區新業態就業群體組織的活動之一。“街道探索建立了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區域統籌機制,把黨的領導向新就業群體延伸,把服務資源和基層治理向新就業群體傾斜和融合,實現在引領中服務,在服務中引領。”街道黨工委書記王鑫介紹。

除了做好新就業群體的引領服務,街道還深入學習陳葉翠精神,實施“青藍、頭雁、績效”三大工程,以老帶新傳經驗、以先促後強引領、以干提效激活力,淬鍊了一支謀事為群眾、幹事重實效,服務上水平、破難有成效的過硬隊伍。
街道積極探索“網格員提議、網格支部審議、社區黨委決議、社區居民評議”網格微商量“四議”工作法,切實解決了一批居民反映強烈的小區加裝電梯、電動車車棚建造等民生提升實事,形成了黨建引領下的“小區事、大家議”居民自治格局。街道還充分發揮“鄰里幫”志願服務項目化推廣中心“中樞”作用,在整合資源提供服務的同時,鼓勵居民自發培育“紅色老兵”等志願服務隊伍21支,參與基層治理,激發社區居民的自治力和歸屬感。
在經濟發展上強優釋能
在重點項目上攻堅克難
文化東路街道是老城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區域,在全區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中承擔著重要的使命和任務。為此,街道全力以赴推進區級稅收、固定資產投資等經濟指標任務完成,干好三季度,衝刺全年紅。
同步堅持在儲備項目中抓謀劃、在建項目中抓進度、策劃項目中抓落地,自覺將歷史遺留項目放到大局中統籌謀劃、攻堅克難,探索“科學規劃、陽光施策、讓利惠民、真情融入”群眾工作法,拓展服務半徑,改善服務方式,延伸服務觸角,加快推進歷史遺留項目徵收掃尾清零。
街道主動融入“一軸三區多園”城市發展新格局,依託明湖系、麗山系等新建載體,為華為三大創新中心、科大訊飛、中國電子、省國投、山東重工等重點企業提供“七進雙服務”管家式保障,特別是在明湖國際信創產業園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的“暖‘信’相‘育’”暑期託管活動,得到了園區企業職工的高度認可,有效解決了職工子女暑期無人照看的難題,助推“招商服務年”活動取得良好成效。
在城市管理上精雕細琢
在民生保障上彰顯溫度
以人民為中心、為群眾服務是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以來,街道以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創建為契機,健全完善網格員每日查、應急隊員重點查、科所隊聯動查的日常巡查機制,紮實推進103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街區形象升級、垃圾分類全域覆蓋等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建設,轄區內的城市面貌明顯改善。

心中有民,方能為民。和平路社區獨居老人王阿姨因為沒人陪伴照顧,每天的生活就是“糊弄”,她最大的心愿是找到一個可靠的人作伴。和平路社區“兩委”及網格員了解到情況後,馬上想到了有愛心、積極樂觀的王大姐,她因為家庭困難也需要一份工作,這正是照顧王阿姨的最佳人選。在這樣細緻的工作下,獨居老人的需求得到滿足,困難居民的生活也得以改善。“我們正在加快推進社區治理綜合體建設進度,傾力為轄區居民提供便民、養老、文化、生活、公益和個性化服務。”王鑫說。百姓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街道通過一系列紮實有效的民生舉措,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加快建設國際化一流中心城區、助力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築牢民生根基,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與日俱增。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