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意破壞蓄意破壞?俄羅斯否認製造了天然氣泄漏事件

2022年09月29日14:20:28 國際 1502

據瑞典電視台27日報道,兩次爆炸分別發生在格林尼治時間26日零時03分和17時04分,瑞典海事局隨後發出有關氣體泄漏的警告。

瑞典測量站26日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的同一水域探測到兩次強烈的水下爆炸。

能清楚地看到事發水域的海浪如何從底部反彈到水面,這意味着“發生了爆炸”。其中一次爆炸產生相當於2.3級的地震,瑞典南部30個測量站都探測到此次爆炸。

蓄意破壞蓄意破壞?俄羅斯否認製造了天然氣泄漏事件 - 天天要聞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27日晚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根據丹麥相關機構的綜合評估,“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並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壞”。


歐洲一眾人都認為是俄羅斯人為製造了此次天然氣泄漏事件,但是俄羅斯極力否認,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8日對俄媒體表示,所謂俄參與制造“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泄漏事故是“可預見的愚蠢推測”。


佩斯科夫敦促各方搞清楚“北溪”管道損壞的來龍去脈以及“誰將從中受益”後再得出結論。他強調,俄方將堅持讓“北溪”管道所有者——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參與事故調查,目前缺乏針對這起事故的對話。


 “北溪-1”管道於2011年建成,東起俄羅斯維堡,經由波羅的海海底向德國輸氣。“北溪-2”管道去年建成,與“北溪-1”主體管道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但有部分天然氣封存在管道內。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處長夫婦雙雙被策反!境外間諜情報機構這些招數須警惕 - 天天要聞

處長夫婦雙雙被策反!境外間諜情報機構這些招數須警惕

當前,保密工作形勢複雜嚴峻,我黨政機關和涉密單位一直是境外間諜情報機構覬覦的重點目標,他們不遺餘力進行政治滲透、情報竊密、勾連策反等破壞活動,對我國家安全構成極大威脅。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必須繃緊思想之弦,強化危機意識,時刻警鐘長鳴。
3小時!破案! - 天天要聞

3小時!破案!

離車上鎖 記得抽鑰匙。防範電動車被偷盜,離開車時,要隨時隨地鎖車,並將車鑰匙隨身攜帶。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