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首發|張文顯: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

2022年07月01日00:31:32 國際 1596
重磅首發|張文顯: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 - 天天要聞
來源:《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專刊2022年第6期(《民主與法制》周刊2022年第23期)
重磅首發|張文顯: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 - 天天要聞重磅首發|張文顯: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 - 天天要聞

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張文顯

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管黨治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原則在管黨治黨方面的重要體現,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原創性貢獻。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二者相輔相成、協同發力,統一於管黨治黨的全過程全領域。

一、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深刻指出:“我們深入研究探索,汲取全黨智慧,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堅持高標準和守底線相結合,把從嚴治黨實踐成果轉化為道德規範和紀律要求。”這段論述精闢揭示了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的科學內涵以及二者相統一的重大意義。

第一,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是黨內法規和道德規範相輔相成的必然要求。黨內法規和道德規範是良性互動的關係。一方面,黨內法規只有富有道德精神、得到道德的涵養和支撐、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才能具有感染力、號召力,發揮管黨治黨的預期效果。另一方面,道德只有得到黨內法規的制度支持和維護,轉化為黨內法規,有黨內法規的強制力支撐,才能有效發揮對黨組織活動和黨員行為的評價和引導作用。歷史經驗和教訓反覆告訴我們,管黨治黨既需要道德的教化,也需要法規的約束。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黨內法規是他律,道德規範是自律,自律是基礎,他律是後盾,只有把自律與他律結合起來,在強調道德自律的同時,讓黨員幹部對黨內法規心存敬畏、行有底線,發揮黨內法規無可替代的他律作用,全面從嚴治黨才能落到實處。在管黨治黨方面,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具有內在的相輔相成、協同發力作用。如同法治和德治有機結合一樣,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根源於它們都屬於“文明”範疇,依規治黨屬於制度文明,以德治黨屬於精神文明,兩種文明的契合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新局面,創造了政治文明新形態。

第二,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全面從嚴治黨內在地要求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結合,即治黨不僅要堅持嚴格的底線標準,也應強調更高的道德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堅持高標準和守底線相結合。依規治黨是底線,以德治黨是高標。例如,黨內紀律處分條例是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而先公後私、大公無私則是黨所提倡的高標準;共產黨員必須守住底線,敬畏和遵守“黨規黨法”,嚴格執行黨的紀律,決不碰觸底線。同時,又要向高標準對標對錶,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作出模範的道德實踐,努力引領社會風尚。道德使人向善,黨規令人禁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依規治黨、從嚴治黨,善於用法律法規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用紀律約束黨員幹部,用監督和懲戒有效糾錯;我們也要以德治黨,用是與非、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的評價機制和輿論壓力防範道德失范,抑制違反道德等不良現象和醜惡行為發生。而當道德力量無法遏制醜惡行為發生時,則動用紀律乃至法律的強制力予以取締。鄧小平同志說過,“有理想,有紀律,這兩件事我們務必時刻牢記在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和邏輯。

第三,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是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使命決定它必須始終保持政治上的先進與道德上的純粹,決定其黨員應當尊德守德護德,做有道德之人、講有道德之言、行有道德之事、興道德之風。否則,就無法體現其先進性,難以保持其純潔性,並無法顯現其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代表性。這也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須實行以德治黨,永葆其先進性、純潔性,永立道德和正義的制高點。同時,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大黨,黨的組織、黨的結構、黨的體制十分複雜,黨的權力運行、黨員履行義務和行使權利、黨組織開展活動,都離不開明晰、剛性、普遍、穩定的黨內法規的規範和程序引導,以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保持並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第四,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是德法共治優秀文化傳統和政治文明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法治與德治結合是飽含政治智慧的優秀文化傳統。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法家兩派圍繞着德治與法治進行了長期爭鳴。儒家曾主張:“安上治民,莫善於禮”;“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而法家則主張:“不務德而務法”;“仁義禮樂者,皆出於法”。這一爭鳴到漢代時被融合為“隆禮重法”“德主刑輔”“德法兼治”,並成為封建社會正統的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在其後的歷史上,有時候偏重德治,有時候偏重法治,但絕大多數都主張德法並用。中國共產黨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政治法律文化,擇善而用,提出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論述了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法理意涵和實踐意義,把“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作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這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範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有效實施有賴於道德支持,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基本方式落實好,把法治中國建設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些深刻論述是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智慧的創造性轉化,是對中華政治法律文明的創新性發展。把這些精深理論和治理智慧延伸到黨的建設和管黨治黨中,就形成了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結合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

二、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的主要路徑

依規治黨的“規”,廣義上指“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和規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規矩總的包括什麼呢?其一,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也是總規矩。其二,黨的紀律是剛性約束,政治紀律更是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面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其三,國家法律是黨員、幹部必須遵守的規矩,法律是黨領導人民制定的,全黨必須模範執行。其四,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狹義上主要指有黨內法規制定權的黨組織所制定的黨內法規,包括《中國共產黨章程》,由黨中央制定的中央黨內法規,由中央紀委、中央各部門制定的部委黨內法規,由省級黨委制定的地方黨內法規,以及由黨中央授權的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黨委制定的地方黨內法規。以德治黨的“德”,核心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科學概括的“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以及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道德文化等。

重磅首發|張文顯: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 - 天天要聞

在上述意義上,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的主要路徑包括:

第一,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一百年來,黨堅持性質宗旨,堅持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勇於自我革命,在生死鬥爭和艱苦奮鬥中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付出巨大犧牲,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是這個譜系中的明珠。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鬥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鍊出鮮明的政治品格,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偉大建黨精神和以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既是以德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依規治黨的重要支撐。在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時代,我們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把偉大建黨精神及黨的精神譜系融入到黨內法規體系和國家法律體系之中,使法律法規體系中處處流淌着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血脈,以“良規”“良法”保障“善政”“善治”,實現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的有機統一。

第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着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黨的十九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明確要求,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無論是依規治黨還是以德治黨,都應當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黨內法規,使黨內法規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提升黨內法規的內在價值,使之成為全體黨員和黨組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遵循。由此,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抓手推進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有機統一。

第三,高度重視理想信念在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中共同的基礎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堅定理想信念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具有先進性和戰鬥力,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首先是因為黨及其黨員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中國共產黨要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更加強調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理想信念也是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結合的精神紐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幹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說,“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共產黨人如果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必然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只有用理想信念練就“金剛不壞之身”,黨員幹部才能“道德當身,不以物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關鍵時刻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既要看全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黨員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理想信念的培養首先靠科學理論武裝,靠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但僅此是不夠的,還必須有黨規黨紀的支撐,需要黨規黨紀的指引、規範和保障。所以,必須在理論武裝和教育養成的同時,注重以黨內法規宣示和體現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以規範約束、違紀懲戒支撐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引領作用。

第四,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統一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更加鮮明地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我們黨來自人民、紮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既通過提出並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激勵人民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我們要健全民主制度、拓寬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完善法治保障,確保人民依法享有廣泛充分、真實具體、有效管用的民主權利。我們要着力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讓人民共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發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中,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信念,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堅持“人民至上”,自覺地把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作為行為的最高準則,必須下最大氣力解決好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懶政怠政和消極腐敗問題,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第五,以優良傳統和新時代黨的優良作風統一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形成了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良傳統,形成了以民主集中、維護核心、尊重黨員、嚴明紀律、反對“四風”為標誌的新時代黨的優良作風。優良傳統和新時代黨的優良作風關乎黨的堅強領導,關乎黨的事業興旺發達,關乎黨的生死存亡。必須在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的結合中繼承、弘揚和創新優良傳統和新時代黨的優良作風,狠抓作風建設和黨風建設,把作風建設、黨風建設與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鬥爭和反腐敗鬥爭緊密結合起來。要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堅持堅持再堅持,把作風建設抓到底……要用鐵的紀律整治各種面上的頂風違紀行為……有多少就處理多少。抓作風建設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

第六,以領導幹部的表率踐行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的統一性。無論是依規治黨,還是以德治黨,都要立足“絕大多數”、突出抓住“關鍵少數”,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的成效由絕大多數檢驗,由關鍵少數引領。“關鍵少數”就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他們具體行使黨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監察權、司法權,是全面從嚴治黨和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如果他們帶頭尊崇黨紀、敬畏黨紀、遵紀守法、捍衛黨紀,在黨紀之下而不是黨紀之外、更不是在黨紀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切實做到守規則、重程序,自覺接受監督,黨規黨紀就有其權威、尊嚴,就能在全黨得到有效實施。如果他們求真尚善、情操高尚,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實、創業實、做人實,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就能在全黨全社會樹立起榜樣的力量,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深遠的影響力,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內生活和社會環境。為此,必須強化法規制度意識。要在全黨持續開展黨章和黨內法規制度宣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制度意識、紀律意識,懂法紀、明規矩,知敬畏、存戒懼,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衛制度的良好氛圍。必須發揮領導幹部“關鍵少數”的模範帶頭作用。領導幹部不論職務多高、資歷多深、貢獻多大,都要嚴格按法規制度辦事,堅持法規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規制度沒有特權、執行法規制度沒有例外。越是領導幹部,越是主要領導幹部,越要自覺增強法規制度意識,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尤其要善於依法規制度謀事、依法規制度管人、依法規制度用權,自覺維護法規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紮實推進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

“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的理論命題和治黨方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方法的劃時代體現,具有鮮明的政治性、規範性、實踐性。要堅持二者有機統一,做到統籌推進、一體建設。

第一,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是思想建黨和制度建黨相結合的題中之義。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以黨綱的形式提出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全黨,並制定了黨章,進行了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探索。20世紀50年代,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八大提出:“黨除了應該加強對於黨員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從國家制度和黨的制度上作出適當的規定,以便對於黨的組織和黨員實行嚴格的監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管黨治黨的思想和經驗,提出“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指出:“思想教育要結合落實制度規定來進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對空。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之間的辯證關係,深刻揭示了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規律,指明了管黨治黨的重要抓手。思想建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根本所在,也是黨的建設的優良傳統,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根據地和解放區局部執政到新中國全國長期執政,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教育和武裝。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先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專題教育、“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但是,黨的歷史經驗教訓也充分表明,僅靠思想建黨、靠理論武裝是不夠的,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以制度治黨為保證,將制度治黨貫穿全面從嚴治黨的始終,把制度建設貫穿於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之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思想建黨需以制度治黨為保障,制度治黨需以思想建黨為基礎,法規制度強化思想教育的效能,思想教育支撐法規制度的實施。

第二,堅持內外兼修、標本兼治。黨章明確規定,“堅持依規治黨、標本兼治”。管黨治黨重在標本兼治,“明制度於前,重威刑於後”,發揮思想教育和制度約束兩個優勢,把慾望關進自律的籠子,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堂堂正正做官,從根本上減少消極腐敗現象的發生。“標本兼治”並不是說依規治黨只能解決表面的外在行為問題,以德治黨則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內在思想問題。實際上,它們都具有標本兼治的功能,在這個前提下各有側重。在黨風廉政問題上,我們的目標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依規治黨重點達到“不敢腐”和“不能腐”的效果,以德治黨重點達到“不想腐”的效果,以此達到標本兼治、內外兼修的良好效果,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目標。

第三,堅持依規治黨“守底線”與以德治黨“高標準”相結合。統籌推進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一個重要的具有方法論意義的做法是,為黨員和黨組織設立必須做到的最低限度的行為標準,即“底線標準”;同時,要求黨員和黨組織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向較高的道德規範對錶,向道德楷模和先鋒人物看齊,即“高線標準”。就黨內法紀和黨的道德而言,黨內法規可謂“底線標準”,黨的道德則是“高線標準”。管黨治黨,必須設置不可逾越的底線標準,以確保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廉潔從政、公正用權,禁止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保持黨全面領導和長期執政的公信力。同時,也需要樹立較高的標準尤其是道德標準,以鞏固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當然,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也應堅持科學精神,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純潔性。

第四,堅持以黨內法規促進道德和以道德滋養黨內法規。法律與道德、法治與德治的關係是中外法學史上的恆久話題。習近平總書記精闢地闡述了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指出:“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範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治理國家、治理社會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範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發揮好法律的規範作用,必須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礎,只有那些合乎道德、具有深厚道德基礎的法律才能為更多人所自覺遵行。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可以通過強制性規範人們行為、懲罰違法行為來引領道德風尚。要注意把一些基本道德規範轉化為法律規範,使法律法規更多體現道德理念和人文關懷,通過法律的強制力來強化道德作用、確保道德底線,推動全社會道德素質提升。”“發揮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須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須轉化為人們內心自覺才能真正為人們所遵行。‘不知恥者,無所不為。’沒有道德滋養,法治文化就缺乏源頭活水,法律實施就缺乏堅實社會基礎。在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為依法治國創造良好人文環境。”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深刻論述完全適用於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使我們更加精準地把握黨內法規與道德規範相輔相成的關係,更加科學地統籌推進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以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的有機結合促進實現“善治”。

第五,以黨性培養為總抓手推進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黨性是黨的性質、黨的宗旨、黨的使命、黨的作風的集中體現。黨作為一個整體而言,永葆中國共產黨的黨性,不斷增強黨的活力和生機,提升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是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的總抓手。對於黨員個人來說,就是要通過法規制度和思想道德兩個方面強化黨性修養,不忘共產黨的初心,牢記共產黨的使命,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制度層面的黨性修養主要是政治修養、制度修養、法紀修養,養成政治思維和政理思維、法治思維和法理思維,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始終做到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講政治、守紀律、講規矩。思想道德層面的修養主要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養心性”。牢固樹立黨的理想、信念與宗旨,強化人文、人品與德性修養,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終做到講道德、遵操守、強黨性。

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創性理論貢獻和劃時代實踐創造,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是被時間和實踐驗證了的黨自我革命的寶貴經驗。在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不斷創新二者相統一的實現路徑和機制,以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制度治黨和思想建黨的顯著效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政治保證。

注釋:

① 參見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月12日),載《人民日報》2016年5月3日,第2版。

②《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頁。

③ 《孝經·廣要道》。

④ 《荀子·修身》。

⑤ 《論語·為政》。

⑥ 《漢書·董仲舒傳》。

⑦ 《韓非子·顯學》。

⑧ 《管子·任法》 。

⑨ 習近平:《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2016年12月9日),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33頁。

⑩ 習近平:《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5年1月13日),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347頁。

⑪ 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3月17日),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3頁。

⑫ 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5頁。

⑬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31頁。

⑭ 習近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2016年7月1日),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4-35頁。

⑮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8年12月18日),載《人民日報》2018年12月19日,第2版。

⑯ 習近平:《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2016年1月12日),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65頁。

⑰ 參見習近平:《抓好反腐倡廉法規制度貫徹執行》(2015年6月26日),載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第155頁。

⑱ 《鄧小平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頁。

⑲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8日),載《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第2版。

⑳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8日),載《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第2版。

㉑ 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月13日),載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6年版,第85頁。

㉒ 習近平:《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4年10月23日),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16-117頁。

㉓ 習近平:《嚴肅黨內政治生活》(2016年10月27日),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81頁。

編輯:狄磊 蘆佳琪

重磅首發|張文顯: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