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9月23日報道,莫迪剛剛參加完上合組織峰會,並且明確向中國許下承諾,但始料未及的是莫迪於24日啟程前往美國白宮參加“美日英澳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根據白宮發言人最新指示,此次會議主要是通過多邊合作來應對21世紀的新挑戰,至於美國口中的這個具體的“挑戰”是誰也就不言而喻,現在美國的態度已經眾所周知,主要是看莫迪在“四方安全對話峰會”上的表現態度到底是親美還是親華?
一直以來,印度的態度總是搖擺不定,在中美兩國看來,它總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看似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但可能礙於和中國同處在印太地區,再加上中國目前的龐大的軍事實力壓陣,印度自然不敢正面和中國硬碰硬,只能依靠美國時不時地支援一下,才敢挺起腰桿和中國正面示威。
印度就是典型的得勢欺人,2020年6月15日印度終於忍不住要對中國下手,一直以來加勒萬河谷都是屬於中印兩國分界線,而且加勒萬河也是中國的傳統領土,幾十年來都荒無人煙,但就算這樣,印度也不曾放過一絲一毫,近年來依仗地勢險要,再加上無人看管,所以印度偷偷地大力投資這個無人區,試圖想在兵力部署和基礎建設上壓中國一頭,印度很快將想法落實到實踐,在一直處於爭議的領土上構建兵站和哨所,修建公路和橋樑,妄圖一步步地吞噬中國的領土。雖然中國一向以愛好和平著稱,但印度似乎有點玩的過火,去年4月開始,印度步步緊逼將實控線東移至加勒萬河和什約克河以東。
不僅如此,5月6日,印度邊防部隊乘夜色在加勒萬河谷地區越線進入中國領土構築的工事並設障阻攔中方邊防部隊正常巡邏,蓄意挑起事端,對此中國軍隊不得不採取嚴加防守的管控措施。就這樣讓印度稍稍消停了一個月的時間。6月15日晚,印度軍隊再次違背承諾,私自越線進行非法行動,引起雙方造成激烈的肢體衝突。
但印軍在突破時遭遇大量解放軍圍堵,隨後看情況不妙,立即請求增援,解放軍在面對印度大規模精銳軍隊的對抗當中,中國軍隊毫不手軟,經過了6個多小時的激戰,造成印軍3人當場死亡,17人重傷,78人輕傷。此外,還有多名士兵和軍官被解放軍扣押,直到6月18日才得以釋放返回印度。
不得不說,這次印度是付出了足夠大的代價,但一次慘痛的教訓似乎沒有打疼印度,時隔一年的時間,印度再次捲土重來。
據美國彭博社6月27日報道,印度已向中印邊境地區增派至少5萬名士兵,簡單地算一下,現在中印邊境駐守兵力達到20萬,相比去年增加了40%以上,美方也發文聲稱,印軍此次舉動無疑是歷史性的轉變,在印度看來,這次大規模的調兵遣將是改變了對華的戰略,被稱為進攻性防禦新戰略,為了配合這個新的戰略部署,印度已在海陸空三路增軍,並加強軍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最終步步為營來攻擊和佔領中國的領土。
之所以印度一直和中國頻頻對峙,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印度屬於資本主義國家,中印兩國的意識形態存在根本上的差異,直接導致了印度站隊美國,美國拉攏亞太地區的盟友國家幾乎都是資本主義陣營,這也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試圖瓦解中國社會主義性質的成分。
然而在歐美國家高興之餘,印度又做了一件讓美國始料未及的事情。據印媒9月16日報道,王毅外長與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了面對面的會晤,雙方達成了三點重要的共識。
首先中印不應將彼此視為自己生存發展的威脅,而是應該加強合作擴大共同利益,推動中印關係重新走上正確的軌道。其次中印雙方都應該恪守達成的協議和協定,推動中印邊境局勢降溫緩,力爭在下一輪的中印軍長級會談中取得重要成果。
最後中印雙方應該擴大在聯合國、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等國際機構和框架下的合作,協調雙方有關立場,攜手應對包括恐怖組織在內的全球性威脅與挑戰。
其實外界對於此次中印外長會晤議論紛紛,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印關係開始觸底反彈的標誌。這一說法使得美國也有所擔憂,似乎嗅到一絲不同尋常的信號,果不其然,就在中印外長對話不到24小時,印度總統莫迪突然當著全世界的面喊話中國,並向中國許下永久性承諾。
這算是印度首次公開向中國示好,令人懷疑的是,他竟然不顧美國的感受,執意要和中國表態,不管它是否出自於真心,暫且在這一段時間裡是和中國站在統一戰線的。
當地時間9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統莫迪,俄羅斯總統普京,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等多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了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元首理事會第21次會議。
事後王毅外長代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發表講話,明確了中國政府的觀點,首先,感謝這次峰會恰逢其時,正好趕上今年既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世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國際格局正在加速演變;其次,高度讚賞這次峰會所獲成果,上合組織各個成員國對上合組織建立2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在此次會議上就阿富汗局勢等問題達成了廣泛共識,一致希望上合組織能夠在日後發揮更重要的是作用;最後,希望這次峰會能夠圓滿成功,包括印度總理莫迪在內的各國領導人就反對將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反對動輒以民主自由為借口粗暴干涉他國內政,反對在恐怖主義上實施雙重標準達成了一致。對此,中國政府誠摯的希望中印兩國能夠摒棄前嫌,共同發展一致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