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憧憬把小汪星人接回新家,第一天的“探險”狀態很可愛:不停地東聞聞、西嗅嗅,還會用小腦袋撞你的手,彷彿在試探“這是誰?這是我的地盤嗎?”可轉眼第二天,卻開始出現躲藏不吃、連續嗷叫的“失魂癥狀”。這時,許多鏟屎官就慌了:幼犬到底要幾天才能真正融入新家?如何幫Ta少受折騰?
第一天:新環境,一切都是試探與安全感缺失
剛進家門,小犬最先感知的是陌生味道與空間結構。Ta會在地板上打轉,反覆檢查每個房間的氣味來源——不時發出低沉的嗚咽,彷彿在說“我是誰?我在哪?”
為了緩解Ta的恐慌,你可以在客廳角落放上一張柔軟幼犬床墊,鋪上帶有Ta身上味道的小毯子,再配合微弱暖光夜燈,讓Ta在光線和氣息的雙重安撫下,願意主動躺下休息。
二至三天:飲食與排泄的奠基階段
環境稍微安穩後,幼犬會開始對食物做試探:部分小傢伙會因應激出現厭食,也有的會暴飲暴食。若Ta食欲不振,可將幼犬專用益生菌配方糧與少量濕糧混合餵食,刺激Ta的味蕾,同時保護Ta的腸胃。
排泄方面,Ta需要一兩個固定貓砂盆或幼犬訓練墊,放在安靜角落,不要頻繁移動,以建立固定排泄區。每次Ta試圖在其他地方小便時,溫柔抱回訓練區,並給予口頭表揚,讓Ta明白“這裡才是上廁所的正確地點”。
第四至七天:漸入佳境,情緒尋求陪伴
進入第2周,幼犬已經把新家當作“探險樂園”,但Ta也更渴望陪伴。你可以每天固定時間,花10–15分鐘與Ta一起互動逗玩棒和彈力飛盤遊戲,讓Ta消耗精力的同時,建立起與你的情感連接。
若Ta開始在沙發下或柜子後“偷看你”,那是Ta在用“安全距離”觀察你,也是在確認“你對我沒有威脅”。此時,試着把Ta喜歡的玩具或小零食放在你腳邊,讓Ta主動靠近,逐步縮短距離焦離。
第八至十四天:信任考核,逐步放開手腳
到第二周後,多數幼犬會進入“信任考核期”:你叫Ta過來,Ta會猶豫片刻再撲過來;你靠近Ta的食盆,Ta可能會先退幾步。此時,避開過於激烈的社交,保持輕聲細語與溫和撫摸,讓Ta在無壓力環境中自由探索。
同時,為了讓Ta更放心四處活動,建議在門口和廚房地面各鋪一塊防滑地墊,避免Ta因地滑摔倒,增加Ta對新家的安全感。
兩周後:慢慢變成“家人”
當幼犬開始在你身邊呼嚕、在沙發邊打盹,而非再躲在角落裡,說明Ta已經把“新家”接納為“家”。這時,你可以讓Ta在手工棉繩磨爪柱和布藝躲貓箱中挑選,給予Ta自主選擇的權利,進一步增強Ta的歸屬感。
情感共鳴:從“搬家犬”到“幸福留守”
每一個幼犬的新家適應之路,都像人類的“搬家記”:有忐忑、有好奇,也有想家的時候。多年的飼養經驗告訴我:耐心、陪伴、科學飼養,能讓Ta從“陌生探險者”到“忠誠夥伴”,享受與你一起書寫的人犬溫暖故事。
幼犬到新家,10–14天是關鍵適應期。只要在環境氣味、飲食健康、固定排泄、規律陪伴與適度自由之間找到平衡,Ta很快就能放心撒歡,成為家裡的“小開心果”。喜歡這篇分享,就點贊、收藏並關注,讓更多鏟屎官一起見證幼犬的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