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十日觀察法,指的是被可疑的貓貓狗狗咬傷、抓傷後觀察動物十天,如果十天後動物還活着或沒有發病,那就說明該動物體內不攜帶狂犬病毒,被咬傷或抓傷的人是安全的。
很多人對此保持懷疑態度,十日觀察法真的可靠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十日觀察法的原理:
從病理學上講,狂犬病是有潛伏期的,當狂犬病病毒進入動物體內後,並不會直接進入血液循環,而是沿着神經緩慢達到腦部,在這個時期,動物的唾液里沒有狂犬病病毒,所以沒有傳染性。
等狂犬病病毒到達中樞神經系統並大量繁殖後,不僅中樞系統會遭到破壞,病毒還會回傳到唾液腺等外周器官,並通過唾液腺排出毒素,此時即使動物沒有發病,它們的唾液里也有狂犬病病毒,如果被正在排毒的動物咬傷,會有感染的風險。
一般來說,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只有在發病前3~5天及發病到死亡的3~7天內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當它們具有傳染性時,就意味着大腦中已經繁殖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了,所以咬人且唾液“帶毒”的動物必然會在數天後死亡,這就是十日觀察法的原理。(注意:僅適用於狗、貓和雪貂)
有些動物可能在十天觀察期後才發病,但是它咬人時仍然處於潛伏期,病毒沒有轉移到唾液腺,所以唾液不攜帶病毒。
十天觀察法有用,但前提是用法要正確。
有的人被狗咬了之後,不慌不忙什麼也不做,就等着看十天後狗死沒死,這種不叫十天觀察法,這種叫十天賭命法——
要是十天內狗狗真的病發死亡,那個時候再去打狂犬病疫苗,預防的效果會大大降低。
正確的十天觀察法應該是這樣的→被家養的貓貓狗狗抓咬後,先清洗處理傷口,然後及時去醫院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狂犬病疫苗,同時觀察咬傷或抓傷自己的寵物,如果十天後它們健健康康沒有任何毛病,那後面幾針狂犬病疫苗就不用打了。
但如果咬傷或抓傷你的是無法留觀的動物,如流浪貓和流浪狗,那就不用考慮十天觀察法了,因為想觀察也觀察不了,為了我們的生命健康,一定要按照免疫程序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
上個月可鄰君在路邊遇見一隻可憐兮兮的流浪貓,沒忍住上去摸了幾下,結果被小貓咪反手就是“一巴掌”,雖然很怕扎針,但還是老老實實地打完了狂犬病疫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擼貓有風險,擼流浪貓風險更大!雖然它們很可愛,但是遇到了還是盡量別上手,萬一被抓被咬,不僅要浪費時間去醫院挨針,還會對錢包“造成傷害”。
PS:去醫院接種狂犬病疫苗時醫生一般都不推薦十日觀察法,畢竟不可控因素太多,可鄰君也建議大家最好全程接種,反正一針也是打,兩針也是打,全程接種完才能獲得免疫效果哦~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