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台灣“漢光38”號軍事演習的第二天,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台東地區親自乘軍艦出海觀摩台軍實彈演習,然而被台軍奉為“精銳”的幻影2000-5型戰鬥機在發射紅外製導的“魔術2”格鬥導彈進行實彈打靶時,導彈卻在眾目睽睽之下脫靶了,現場一度尷尬。
幻影2000-5型戰鬥機是台灣在1992年訂購的,總計採購60架,1995~1996年期間陸續交付台灣的一種戰後第三代戰鬥機,同時台灣才採購480枚“魔術2”空空導彈和960枚“米卡”空空導彈,作為幻影2000-5型戰鬥機的配套武器。從1995年算來,這些導彈抵達台灣已經足足27年,大部分已經接近報廢水平。
平心而論,“魔術2”導彈基本性能還是不錯的,“魔術2”型紅外製導格鬥型空空導彈是由法國馬特拉公司研製,1986年正式交付法國空軍使用,主要裝備幻影2000、幻影F1等戰鬥機,並且還出口給阿聯酋、埃及和印度等使用法制戰鬥機的國家。
“魔術2”型格鬥導彈是在R550“魔術”導彈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款先進的格鬥導彈。該導彈長2740毫米,彈體直徑157毫米,發射重量89公斤,採用紅外被動引導設計,但是具備迎頭攻擊能力。該導彈採用了獨特的雙鴨翼氣動布局,並安裝有十字形尾舵,彈頭使用預製破片式戰鬥部,戰鬥部重達13公斤,有效殺傷半徑超過10米,屬於大威力型的格鬥導彈。“魔術2”導彈最大射程為迎頭30公里,尾追15公里,最大飛行速度3馬赫,過載可達30g,是一款相當不錯的第三代格鬥導彈。
在“米卡”導彈之前,“魔術2”型格鬥導彈一直是法國空軍戰鬥機的主力格鬥導彈,即便在“米卡”導彈出現後,該導彈也主要以中距離打擊為主,格鬥作戰大多還是依靠“魔術2”型空空導彈。在冷戰時期,“魔術2”空空導彈曾經參加過包括安哥拉戰爭、兩伊戰爭等多場局部戰爭,並且曾經有過擊落蘇聯戰鬥機的戰績, 以此證明該導彈的性能確實卓越。
有趣的是,台灣雖然通過採購幻影2000-5戰鬥機,得到了“魔術2”空空導彈,但是在台灣得到該到之前差不多10年,大陸方面就已經得到了“魔術2”導彈,這是因為在1986年該導彈列裝法軍的同時,法國當年就允許該導彈對外出口,而中國也成為第一批得到“魔術2”導彈的國家。而且我國後來還根據“魔術2”導彈仿製出了PL-7型空空導彈,並伴隨殲-7M戰鬥機共同出口到多個國家。
台灣的幻影2000-5戰鬥機使用“魔術2”導彈實彈打靶卻出現脫靶,其實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主要是“魔術2”導彈保存時間太久,導彈本身完好性很難保證,而且台灣是島嶼,空氣濕度大,精密電子裝備保養困難。當初幻影2000-5戰鬥機剛剛交付的時候,甚至還出現過座艙結霧的情況,由此可見台灣自然環境對飛機和導彈有多“不友好”。
總之,存放時間太久的“魔術2”導彈還能正常點火發射,就已經不錯了,意外脫靶其實也沒什麼好“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