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世紀”,一直是埃爾多安及其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AKP)最著名的口號。今年10月29日,土耳其即將迎來建國百年的紀念日。而5月14日的土耳其大選,將決定埃爾多安是否能繼續帶領土耳其歡慶這一歷史時刻。

當地時間2023年5月11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支持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競選橫幅。視覺中國 圖
自2002年作為總理上台以來,埃爾多安無疑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是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阿塔圖爾克)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土耳其領導人。在該國百年歷史上,他的執政時間最長。從伊斯坦布爾到安卡拉,遍布全國的大型基建項目是他最顯眼的名片,而對於凱末爾世俗主義道路的偏離和強硬的執政手腕,則讓他被反對派和西方指責。
這一次,他所面對的對手是六個反對黨聯合推出的候選人——13年來領導土耳其最大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的克勒奇達爾奧盧,CHP正是由土耳其國父凱末爾親手創建。某種程度上,此次大選也是一次土耳其建國百年的路線“公投”。被稱為“蘇丹”的埃爾多安能否繼續書寫20多年的超長執政紀錄,世俗價值能否戰勝宗教保守傾向,經濟和外交政策是否出現扭轉,都將在此次大選的投票箱中得到體現。
海外選民決定土耳其未來?
4月間的一天,德國紐倫堡街頭突然出現了一張張大幅的埃爾多安海報,一時讓當地居民感到困惑。海報上的這位土耳其總統面帶微笑,右手放在胸前。他的頭像旁還印着土耳其文口號:“對的時間,對的人。”
這幅海報被掛在紐倫堡的幾個城區。當地市政府通告,為配合土耳其競選活動,特批25張海報從4月22日到5月5日懸掛在老城區以外的城區。
紐倫堡此舉在德國國內引起軒然大波。綠黨政治人物福爾克·貝克在推特上怒斥道:“是誰允許這樣的事發生?”他在接受德國《圖片報》採訪時說:“2017年,德國內政部長曾承諾不讓這樣的事發生。可現在還是發生了。土耳其的競選活動在我們的街頭沒有立足之地。土耳其的政黨在德國不享有政黨特權。”
土耳其最高選舉委員會說,土耳其國內選民大約6070萬,境外選民大約340萬。境內投票將在5月14日舉行。這是土耳其把政體從議會制變為總統制後舉行的第二次大選。

當地時間2023年4月30日,土耳其安卡拉,人們在競選集會上聽取埃爾多安的講話。視覺中國 圖
4月27日,土耳其總統和議會選舉境外投票啟動,旅居海外的土耳其選民當天陸續前往位於德國、法國等地的投票站投票。境外投票持續至5月9日。
假如這場大選投票在德國進行,那麼不用任何政治學專家分析和預測,埃爾多安和他的正發黨將贏得一場壓倒性的勝利。但這一次,埃爾多安在土耳其國內面臨著自己整個政治生涯中最大的挑戰,反對派候選人的支持率已經齊平甚至開始反超。對於他而言,在德土耳其人手中的這近一百五十萬張選票將有可能是決定性的。
梅丁是一名在科隆生活了40多年的土耳其裔移民,他在德國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為汽車行業工作,他還積极參加了工會活動。梅丁告訴“德國之聲”,他之前就為埃爾多安投過票,這次大選也不會例外,“在過去20年中,我對AKP的認同增加了”。
類似的事情早有先例。在2017年,埃爾多安政府提出就憲法改革公投。當時這是一項極具爭議的倡議,因為一旦通過,土耳其將由議會制轉為總統制,總統的權力顯著增強。在德土耳其選民中有63%的人為此投下了支持票,而這一比例在土耳其本土僅有51%。隨後的2018年總統大選,埃爾多安在國內得票52.6%,卻有64.8%的在德土耳其人將票投給了他。

當地時間2023年5月10日,土耳其巴特曼,埃爾多安在參加選舉集會時向人群致意。視覺中國 圖
不過,在海外的土耳其人中,在德土耳其人可謂是一個特例。同樣在2018年的大選中,美國的土耳其公民投給埃爾多安的比例是17%,在英國、伊朗和卡塔爾的土耳其公民的這一比例則分別為21%、35%和29%。
這一“異常”現象遭到了歐美一些輿論的批評。例如法新社就評論稱,“這些人(土耳其裔德國人)一面為宗教保守的埃爾多安搖旗吶喊,一面又把手上的德國選票投給社民黨甚至左翼黨或綠黨,這是怎麼辦到的?”
對於梅丁來說,這不過是一個理性選擇而已。“人們總是投給能代表自己利益的黨。這是件好事。”他說。一些政治學者也從此角度出發解釋。“即使生活在國外,人們也總會認同那些理念與自己接近的政黨。擺在這些土耳其人面前的問題是:‘我應該給基民盟還是社民黨投票?’在前些年,很多在德國生活的土耳其人都來自持保守立場的工薪階層,而社民黨的融入和對外政策對他們來說比保守派基民盟的路線更有吸引力。”專門研究移民融入問題的學者Ulusoy告訴“德國之聲”。
難民問題的迴響
另一個群體也出乎意料地成為了埃爾多安的票倉,但促使他們做出這種抉擇的原因,或許只是“兩害相較取其輕”。
在土耳其東部城市尚勒烏爾法,一名敘利亞難民在烈日下收衣服,嘴裡念叨着“願埃爾多安獲勝”。在《約旦時報》的報道中,這名來自敘利亞西北部城市科巴尼的母親非常清楚自己支持土耳其總統的原因,“只有埃爾多安能幫助我們留下來。”
自從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土耳其已經成為370萬至500萬敘利亞難民的容身之所,他們當中大多數都處於“臨時保護”狀態,這也使得他們很容易被遣返回國。隨着土耳其自身的經濟每況愈下,難民已經成為不少土耳其人急於擺脫的負擔。CHP領導人此前在競選活動上承諾,要在兩年內遣返敘利亞人。

當地時間2015年9月21日,土耳其埃迪爾內,敘利亞難民在當地紮營休息。視覺中國 資料圖
在土耳其北部的博盧市,來自CHP的市長從2021年起就貫徹了這一方針,他取消了對敘利亞難民的社會援助,並將博盧市敘利亞難民的水費提高了11倍,還提高了他們的婚姻登記稅。
根據土耳其現行的法律,敘利亞人可以通過投資獲得公民身份,也可以通過在土耳其接受特定工程等專業的高等教育而入籍。據《約旦時報》報道,大約24萬敘利亞人獲得了土耳其公民身份並在此次大選中擁有投票權。
反對派指責AKP政府為了在選舉中獲得優勢而授予敘利亞人公民身份。“民意調查往往顯示,由於反對派對移民的看法,新公民,尤其是敘利亞人,將以壓倒性的多數支持總統埃爾多安。”代表在土敘利亞公民政治利益的土耳其敘利亞全國委員會成員扎卡利亞·馬拉赫法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在土耳其,難民問題已經成為一股強勁的政治推動力。除了親庫爾德人的人民民主黨(HDP),幾乎土耳其所有政黨都在推動難民的自願或非自願遣返。
50歲的敘利亞人扎拉·多格貝是一名喪偶的母親。自從2018年抵達土耳其後,她一直擔心自己會被遣返。“這次我們更加害怕,CHP在每一次演講中都談到讓我們回家。”她嘆了口氣,“他們會在漆黑的夜晚追捕我們……連我們的土耳其鄰居都害怕我們。”
今年3月,克勒奇達爾奧盧前往敘利亞難民聚居的土敘邊境地區,在那裡,他誓言要在當選後兩年內讓土耳其實現與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的關係正常化。對於那些因反對阿薩德而逃離敘利亞的人來說,這是個壞消息,而他們把希望寄托在24萬已經擁有土耳其公民身份的同胞身上。
儘管埃爾多安也宣布了一項類似計劃,他曾提出讓100萬敘利亞人自願返回家園,但土耳其的敘利亞選民仍然認為,埃爾多安對他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小。土耳其敘利亞全國委員會成員阿卜杜勒卡德爾·阿爾弗萊福勒對總部位於倫敦的媒體“中東之眼”表示,“為了鼓勵人們投票,AKP也是唯一一個用阿拉伯語與敘利亞雙國籍人士建立直接聯繫的執政黨,所有其他政黨都忽略了我們。”
災區的沉默
在全國一片火熱的拉票聲中,只有東南部與敘利亞接壤的地區顯得靜悄悄。2月一場大地震讓這裡的一切化為廢墟。3個月後,這裡只剩尚未完全拆除的建築廢墟和數十萬艱難度日的災民。

當地時間2023年2月15日,土耳其南部安塔基亞,地震之後,人們在廢墟邊的火堆旁取暖。視覺中國 圖
在位於重災區卡赫拉曼馬拉什的小鎮帕扎爾哲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努力求生這件事上。數以萬計的居民在地震後逃離了這個小鎮,對於那些剩下的居無定所的人,要在5月14日就要投票選出一位決定國家未來命運的總統似乎還有點倉促。
在法國24電視台的報道中,這些災民住在塵土中的帳篷里,周圍全是即將拆除的建築物殘骸。“街上一個人都沒有了。”來自右翼民族主義政黨民族主義行動黨(MHP)的當地官員穆斯塔法·凱基悲嘆道,“自這場可怕的悲劇發生以來,大約有2萬人離開了帕扎爾哲克。我們的選民分散了。我們親愛的帕扎爾哲克一夜之間變成了地獄、黑暗、一座廢墟的城市。這令人痛苦。”

當地時間2023年2月13日,土耳其帕扎西克地區,一個婆婆坐在一棟受損建筑前。視覺中國 圖
在小鎮的街角,建築工人正忙着整修一棟樓的底層店鋪,門口堆着一堆水泥。這裡沒有任何政治競選活動的跡象,工人們似乎對即將到來的投票漠不關心。“沒什麼可說的。看看周圍就行了。”一名工人聳聳肩說道。
“地震後生活恢復了,但不知道能維持多久,有錢的早就走了。”另一名工人解釋道。
當被問及5月14日的選舉時,一些人臉上寫滿了冷漠。一些人稱自己“害怕說出來後被逮捕”,他們害怕公開批評埃爾多安和正發黨。
“現在不是組織選舉的合適時機。”凱基表示,“這裡的人們考慮的並不是選舉,而是他們將如何生存。我要吃什麼?我要住在哪裡?這些是他們唯一關心的問題。”
在另一個受地震影響的大城市加濟安泰普,擁有幾個世紀歷史的古堡尚未被修復,至今俯瞰着舊城。這裡是執政黨AKP的大本營之一,而今年,這裡的氛圍充滿了火藥味。一些人對總統埃爾多安讚不絕口,另一些人則抱怨“埃爾多安經濟學”帶來的生活成本攀升。

當地時間2023年2月17日,土耳其加濟安泰普,被摧毀的Cevdet Pasha清真寺內部。該清真寺建於19世紀。視覺中國 圖
“我是土耳其民族主義者,這是我第一次投票給CHP。”在老城區,一位戴着米色頭巾的50歲廚師在法國24電視台的鏡頭下毫不猶豫地說道。“我一直投票給與埃爾多安結盟的MHP。但僅僅改變政府是不夠的,我希望土耳其改變。我想再次生活在一個世俗的土耳其,就像阿塔圖爾克想要的那樣。”
另一名埃爾多安的“鐵粉”則全然不同。“AKP!直到最後,我都會支持埃爾多安。我希望他早點再次當選,我們的國家可以成為另一個巴黎!”這名名叫穆娜瓦爾的50歲婦人對着鏡頭熱情地呼喊道,“他是一個男人,一個真正的男人!上一次地震,人們自己去挖掘屍體,而那些人(當權者)只是在哭。這次地震,埃爾多安在大家身邊。”
兩個男人打斷了她。“你為什麼不提一下,今天一公斤洋蔥要賣30里拉(約合人民幣1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