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和立法機構民意代表選舉將於2024年1月13日星期六舉行。
屆時將產生113席“立法委員”以及新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影響未來4-8年兩岸走向。
決戰2024專題將提供最新選情分析,歡迎各位讀者朋友持續關注。
桃園市第一選舉區在台灣的位置 僅作示意用
KMT/K:中國國民黨,DPP/D:民主進步黨,TPP:台灣民眾黨,NPP:時代力量
PVI:黨派投票指數,本文PVI計算方法是計算蔡英文2016年和2020年全台平均得票率和地方得票率之差值,四捨五入取整數。
例如台北市第一選區的PVI為K+0,意味着台北市第一選舉區國民黨得票率和全台平均得票率持平。
新北市第二選區的PVI為D+7,意味着新北市第二選區民進黨得票率和全台平均得票率相比高7%。
桃園市第一選舉區
桃園市第一選舉區位於桃園市北部,因緊鄰新北市,房價相對便宜,人口流入較多,多為雙北通勤族。
選舉公民數311150人(2020年)。
現任“立委”是民主進步黨籍的鄭運鵬。
選區範圍
桃園市蘆竹區、龜山區、桃園區汴洲里等13里。
2022年桃園區會稽里分拆出新的檜樂里,寶山裡分拆出新的寶民里。
選區PVI指數
K+1,曾經藍軍在本區有小幅優勢,但是因近年來該區人口結構發生較大變化,有大量外來人口流入,且大環境不利於藍,逐漸有綠化的趨勢。
各區分析
中間偏藍:桃園區13里(K+2)
中立:龜山區(K+0)
淺綠:蘆竹區(D+3)
本選舉區沒有藍綠兩黨佔據明顯優勢的分區。
龜山蘆竹兩區在桃園市升格前是全台灣人口最多的兩個鄉,人口均在16萬以上,參與投票的人數每區也在10萬人上下。近30年來兩區每5年人口約增長10%,屬於全台發展較快的區域,政治版圖也在快速變化中。
蘆竹區有部分本省人聚居區,以泉州後裔為主。
龜山區的陸光里是原陸軍眷村,目前是國軍的軍史公園。
本區中間選民人數相當可觀,大多數居民都是暫居在此,在雙北討生活,受到意識形態和地方派系影響小。
地區領導人選舉得票率
2008年
馬英九61.65%——謝長廷38.35%
2012年
馬英九54.39%——蔡英文42.72%——宋楚瑜2.89%
2016年
蔡英文54.45%——朱立倫31.55%——宋楚瑜14.00%
2020年
蔡英文57.69%——韓國瑜37.30%——宋楚瑜5.01%
市長選舉得票率
2018年
鄭文燦(DPP)55.68%——陳學聖(KMT)35.93%
2022年
張善政(KMT)48.76%——鄭運鵬(DPP)42.98%
“立委”選舉得票率
2008年
陳根德(KMT)61.76%——李鎮楠(DPP)36.80%
2012年
陳根德(KMT)55.35%——鄭文燦(DPP)44.65%
2016年
鄭運鵬(DPP)47.25%——陳根德(KMT)44.06%——王寶萱(綠社盟)8.69%
2020年
鄭運鵬(DPP)46.11%——陳根德(KMT)43.05%——陳泓維(TPP)9.06%
感謝選舉地理大佬 @Starlight 原創供圖,嚴禁盜用。
本區在2016年以前長期由國民黨的資深民意代表陳根德所經營。陳根德屬國民黨本土派王金平人馬,曾連任五次桃園“立委”,實力不可謂不雄厚。
本區在桃園屬於綠營相對好選的兩個選區之一,前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2012年在這裡試過一次水溫。鄭文燦本想在此地深耕經營“立委”選區,結果2014年意外當選桃園市長,2016年該區就被民進黨所翻轉。
第三勢力近年來因年輕人口流入得以在此區站穩腳跟,2016年綠社盟和2020年民眾黨的參選人均能在此區拿下近10%的選票,足以影響整體局勢。
現任“立委”鄭運鵬和地方淵源不深,兩次得票率均未過半。2020年民進黨大順風,鄭運鵬的得票率不升反降,糟糕的選民服務幾乎被當地選民看破手腳,可謂是堪堪過關。
前瞻預估
鄭運鵬
鄭運鵬實在是一個很糟糕的民意代表。
小鄭委員年齡不大,1973年出生,從政資歷卻極深。
鄭運鵬在台大就學的時候是陳水扁的助選員,畢業以後是前民進黨大佬沈富雄的助理,謝長廷當選高雄市長後又跟謝長廷去混,屬謝系人馬。
謝長廷北上後,鄭運鵬在台北市北區第一次當選“立委”,時年31歲。
阿扁倒台前夕因常常批評民進黨而被深綠列入“11寇”的名單;2008年初選敗後暫退政壇,跑到大陸來做生意。
之後看民進黨恢復元氣,投靠了新潮流(鄭文)燦系,一人跑到桃園參選併當選。
鄭運鵬從政以來長期在台北、高雄,和桃園淵源不深,在地服務是出了名的差勁,常年跑台北上政論節目賺通告費,為民進黨辯護不遺餘力,屬民進黨打手式人物。
連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的學術不端事件,鄭運鵬都為其開脫;林智堅退選後,接替林智堅參選市長,大敗而歸。
可以說,鄭運鵬從政經歷相當投機,在大陸經商做兩面人的人設更是崩壞。
一般來說,現任區域“立委”挑戰縣市長失敗後,消耗大量政治能量,下一次選舉較為艱困,得票率常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8年陳學聖(桃園市)、2014年林滄敏(彰化縣)、2005年沈智慧(台中市,選制改變)、許舒博(雲林縣,選制改變)等人都是挑戰縣市長失敗後落選“立委”。
鄭運鵬兩次當選均是對民進黨極為有利的大環境,得票率尚且有所下降,而且都未過半。
2020年選前國民黨候選人陳根德的兒子竟公開投向民進黨,為鄭運鵬獻上助攻。
可以說,鄭運鵬是天時地利人和三樣全占才堪堪當選,如果大環境發生變化,極易落選。
國民黨籍的牛煦庭議員和在地政治人物之間關係尚可,多次拜會過陳根德,兩個人通力合作是有望成局的。
我之前預估只要藍營不分裂,鄭運鵬大概率落選,但網紅、桃園市議員詹江村堅持參選到底。
詹江村的選區是桃園區,跟本區幾乎沒有重疊範圍,沒有根基,即便獨立參選,帶走的選票也較為有限。
所以下修一檔,如果是牛煦庭代表國民黨出線,大概和鄭運鵬可以五五波。
當然因為選民結構問題,勝選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大環境,就目前國民黨總體落後民進黨5%上下,不算大逆風,還是有希望奪回該區的。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綠營保有難度:5⭐
藍軍翻轉難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