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強勁財報背後隱憂:重度燒錢的AI和元宇宙都能起飛嗎?

2023年04月28日21:19:33 熱門 1033

每經記者:李孟林 每經編輯:高涵

當地時間4月26日美股盤後,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股價209.40美元,市值5372億美元)發布了2023財年一季度的財報。

在經歷了慘淡的2022年之後,最新財報的多項數據超過市場預期,Meta26日盤後大漲11.58%;27日盤前一度漲逾10%。

在ChatGPT引發全球對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熱情之後,扎克伯格在電話會上的重點自然也落在了自家的AI技術和戰略上。但他同時強調,元宇宙仍然是公司的長期願景,不會改變。

18個月前,扎克伯格將Facebook重新命名為Meta,以展示公司全力投入元宇宙(Metaverse)的戰略雄心。時過境遷,資本市場的熱點早已轉向生成式AI,而Meta由於一系列戰略失誤,已經在AI上落後於第一梯隊的谷歌(GOOGL,股價103.71美元,市值1.32萬億美元)和微軟MSFT,股價295.37美元,市值2.20萬億美元)

2023年是扎克伯格定下的“效率年”,降本增效是核心,但在新的行業大環境下,Meta一邊要持續投入以追趕在AI上的差距,一邊要維持虧損嚴重的元宇宙部門。如何實現“雙管齊下”的目標,考驗着扎克伯格“走鋼絲”的能力。

Meta強勁財報背後隱憂:重度燒錢的AI和元宇宙都能起飛嗎? - 天天要聞

扎克伯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Meta發力晚,生成式AI算力緊張、產品開發進度落後

據財報,一季度Meta總營收為286.56億美元,時隔近一年再度上升,高出分析師預期10億美元;每股盈利2.2美元,比預期高10%。此外,Meta給出的二季度營收預期為295億至320億美元,同樣高出分析師預期。

“在現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加上2022年的災難性表現,3%的營收同比增長可以說是一項成就。Meta對二季度的強勁營收指引意味着這家公司可能已經開始走出低谷,”Insider Intelligence的首席分析師Debra Aho Williamson表示。

2022年,由於美聯儲加息引發科技股拋售潮,加上蘋果隱私政策收緊衝擊Meta的廣告模式等因素,Meta的股價在當年11月觸及谷底,較2021年的頂峰跌去76%。今年以來,Meta的股價則已經反彈了近68%。

Meta強勁財報背後隱憂:重度燒錢的AI和元宇宙都能起飛嗎?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谷歌財經

在財報電話會上,Meta特別指出了AI技術對業務的助推作用。據Meta,一季度里,AI推薦技術讓用戶在Instagram上停留的時間增長了24%。

扎克伯格在財報電話上向投資者強調了Meta在AI領域的實力:“在這個階段,我們在AI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不再落後於人。正相反,我們現在有能力在這一領域展開領導性的工作。”

扎克伯格所指的基礎設施建設,指的是Meta去年以來對AI戰略的大調整。據路透社報道,這場大調整匆忙而混亂,顯示出Meta在戰略上的失誤。扎克伯格雖然自稱硬件上不再落後,但在OpenAI、微軟、谷歌紛紛推出生成式AI的消費端產品時,Meta顯然是掉隊了。

2022年夏末,扎克伯格召集了高管開了五個小時的會,專門分析Meta在開發先進AI技術的算力儲備。據路透社看到的會議記錄,Meta的基礎設施負責人當時寫道:“我們在開發AI的工具、工作流程和程序上存在顯著差距,我們必須得大筆投資。”

Meta最大的失誤是沒有及早採購英偉達的GPU芯片來訓練AI模型,而是一直在使用傳統的CPU芯片,這種芯片在訓練AI上表現顯著落後於GPU

直到2022年,Meta才開始大規模採購GPU芯片,但這需要完全重新設計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導致Meta數個數據中心項目暫停,等待向新設計過渡。相比之下,谷歌早在2015年就開始部署定製版的GPU(即TPU),而微軟雲Azure也為OpenAI提供了數萬張GPU芯片的算力支撐。

實際上,Meta在AI領域的技術積累其實並不差,其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 Cun)是圖靈獎得主,被視為“AI教父”之一。Meta的AI實驗室成果也備受業界推崇,自2021年底就開始發布生成式AI的研究。

然而,Meta一直對開發生成式AI產品並不是十分上心,直到去年11月ChatGPT引發轟動效果後才幡然醒悟。直到今天,楊立昆仍然堅稱ChatGPT背後的技術沒有什麼新鮮的,但這無法掩蓋OpenAI在將技術產品化上的領先優勢。

扎克伯格很顯然不願意錯過新的風口。2023年2月,他宣布成立一支頂級生成式AI團隊。Meta首席技術官Andrew Bosworth近日也表示,生成式AI是目前他和扎克伯格花時間最多的領域,將在今年發布一款產品。據知情人士,新團隊的工作仍處在早期階段,目前的中心放在開發基礎模型上。

儘管Meta在努力提高GPU部署,但目前的算力仍然捉襟見肘。首席財務官Susan Li在2月曾坦承,Meta目前投入生成式AI的算力有限,“基本上所有AI能力都投向了廣告、信息流和(短視頻項目)Reels”。

算力緊張,產品開發進度落後,Meta在追趕的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提及AI128次、元宇宙7次,扎克伯格:雙管齊下

與生成式AI的熱鬧相比,前兩年火熱的元宇宙概念已經冷清了很多。越來越多的公司認識到,元宇宙或許是一個很激動人心的概念,但離現實實在太過遙遠。今年以來,迪士尼公司關閉了制定元宇宙戰略的部門,微軟也關閉了2017年收購的一個虛擬現實社交平台。

在元宇宙戰略上下了重注、連名字都改了的Meta日子也不好過,其元宇宙旗艦應用Horizon World早已出現吸引和留住用戶的困難,虛擬現實頭盔Quest 2的銷量也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滑。

Meta強勁財報背後隱憂:重度燒錢的AI和元宇宙都能起飛嗎? - 天天要聞

扎克伯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最新一季的財報顯示,元宇宙業務Reality Labs營收3.39億美元,同比腰斬(51%),虧損則同比擴大近35%,至39.92億美元,元宇宙業務在Meta的總收入中的佔比已經從一年前的近2.5%下滑至1.2%。去年一年,元宇宙業務虧了137億美元,而Meta預計,今年的虧損還將擴大。

在2月份的四季度財報會上,早有細心的觀察者注意到,扎克伯格提到AI28次,元宇宙則只有7次。外界紛紛猜測,扎克伯格是否要遠離元宇宙這個燒錢無底洞,新財報的數據則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猜測。

對此,扎克伯格在財報會上回應道,“有一種說法是我們正在逐漸遠離元宇宙的願景。我想一開始就說清楚:這是不準確的。我們已經在AI和元宇宙上專註了很多年,我們將繼續專註於這兩個業務。”他表示,建設元宇宙是一個長期項目,但其背後的原理並沒有變化,“我們仍然投身於元宇宙。”

按扎克伯格的說法,AI是近期着力點,元宇宙是未來願景,發展AI也會促進元宇宙的建設,兩者之間並無非此即彼的關係。兩手都要抓,這無疑考驗着Meta的資本投入能力。據路透社報道,為了搭建AI硬件設施,Meta單個季度的資本支出上升了40億美元,同比上升了近一倍。

今年以來,為了提振Meta疲軟的股價,扎克伯格宣布將2023年定為“效率之年”,其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裁員。在去年年底裁員1.1萬人之後,今年Meta又將裁員1萬人,並在5月裁員結束後開始精簡中層管理隊伍。

儘管大幅裁員削減成本,但Meta在一季度財報會上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仍在300億到330億美元之間。這一支出水平與谷歌和微軟相當,但後兩者花出去的資本支出部分用於建立規模龐大的雲計算網絡,可以向企業用戶收費,而Meta則沒有這一收入來源。

早在生成式AI出圈之前,硅谷投資大鱷彼得·蒂爾就對Meta大力投資元宇宙表示不滿。據路透社報道,蒂爾在2022年年初退出了Meta的董事會。在退出前的一次董事會會議上,他告訴扎克伯格及其他Meta高管,Meta對自己核心的社交媒體業務過於自信,而在元宇宙上投入過多,讓公司難以應對TikTok的挑戰。

“扎克伯格非常清楚他的花錢習慣會被外界仔細地審視,如果他再度試圖把預算投到未經證實的領域,反響肯定不太好,”英國金融服務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證券分析師Sophie Lund-Yates表示,“另一方面,花錢太少又會讓公司很難擠到業內領先水平,這就讓Meta必須小心翼翼地走鋼絲:一方面維持公司健康運轉,另一方面又必須讓前景足夠耀眼,才能讓投資者激動。”

每日經濟新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