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等媒體報道,中國網信網發布消息,我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美企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的產品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美光方面表示會“全力配合”。
該報道還說,中國對美光產品展開的審查,或許會影響到該公司的營收狀況,因為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額,佔到美光公司總銷售額的11%以上。
除此之外,外媒還擔心美光不是最後一個受到審查的美企,稱全球著名的美國高通公司,其64%的銷售額都來自於中國大陸市場,如果中國也對該公司進行網絡安全審查,那麼很可能會在影響這家半導體巨頭企業的大部分利潤。
美光公司
最近這兩年以來,拜登政府採取不同於特朗普時期“粗放式”制裁和打壓中國的策略,轉而專註於打壓中國高科技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其中半導體行業又是美國打壓的重中之重。
前不久美國出台芯片與科學法案,限制對華半導體產品的出口,隨後又把這種限制通過國會立法的方式擴大化,而且還裹挾着日本、荷蘭等全球半導體產業中比較有話語權的國家,一起對中國進行技術上的封鎖,不允許這些國家生產的比較高技術水準的芯片流入中國。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打擊,很容易受到西方媒體的關注,因為該行業可以說是中美貿易戰的“起源之地”,而且由於美國在技術上擁有絕對優勢,所以可以在打壓中國相關企業時迅速的見效,有利於美國政客的宣傳。
美國打壓華為
而這種制裁,也的確讓中國很多比較厲害的跨國企業,比如華為,不管是市場份額還是在供應鏈中的地位,都受到了衝擊。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雖然說反對美國這種霸權作風,但並沒有用相同的手段對付美國企業,這不是因為中國害怕美國,而是因為我們依舊想保證相關產業鏈的完整與暢通。
但一些西方國家,包括我們自己國內的媒體,故意忽略或者說看不到這一點,說中國拿美國對我們國內半導體行業的打壓沒有絲毫辦法,只能被動挨打。
拜登主持半導體峰會
事實上,以如今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就算美國在技術上佔據着半導體產業的上游,可以從源頭上卡死對中國半導體技術的出口。
但實際上,說中國對美國制裁和打壓沒有任何反制的辦法,多少有點誇張了,其中的邏輯很簡單,任何一項技術想要商業化,除了你得有技術本身之外,市場同樣重要。
而眼下中國作為全球最活躍、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本身對於這些半導體技術產品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不管是美國的公司還是日本的公司,他們這些半導體產業鏈上游的國家所生產出來的芯片,大部分還是要出口到中國消費市場來的。
高通公司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真的撕破臉了,不顧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跟美國在芯片領域打一場不計代價的貿易戰,那麼中國固然會受到技術封鎖的影響,美國相關企業也好不到哪裡去。
全球80億人口之中,除了美西方發達國家的十幾億人口之外,中國這個14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基本上就是全球科技產業鏈前沿最大的消費市場了。
說的通俗一點,第三世界的很多窮國小國,人口加起來也不少,他們本身消費能力有限,沒有對芯片的巨大消費市場,美國就算是有相關技術,也不可能說把3納米的芯片技術,賣到非洲去賺太多的錢。
半導體
換而言之,除了歐美之外,中國就已經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芯片消費市場,過去中國不願意反制美國,根源在於我們還想要在半導體產業鏈中長遠布局,讓中國的相關企業得到發展。
但是如果美國完全不給中國活路,對中國半導體相關產業進行最嚴格的制裁,甚至要把中國排除在成熟的半導體產業鏈之外,那麼美國企業也別想從中國市場賺到錢。
這麼一來,實際上美國打壓和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就不僅僅是影響中國了,也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穩定,最終又必然反噬到美國自己的頭上。
中美關係
現在美光公司在華受到安全審查,可能只是一個警告,如果美國不能儘快的調整心態,非要跟中國在半導體領域你死我活,零和博弈,那麼中國絕對是有能力,讓美國也感到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