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普通年輕人,對B站的認識總要經歷過好幾個變化過程。
最初,你眼中的B站是一個二次元社區,這裡盛產最新番劇和cosplay文化,在彈幕中能交流最新的“啊啊啊啊啊啊”;
緊接着你發現,在B站,看二次元視頻和彈幕,不如去看鬼畜。一個明星還沒有被鬼畜過,顯然是不夠紅,當然一個不夠紅的“明星”,經過鬼畜的手,就可能變得爆紅;
然後,你可能發現B站的特長是搞CP,從賈玲X權志龍,到迪麗熱巴X張藝興,再到林黛玉X伏地魔,你想不到的一切組合,B站都能看到。

賈玲和梨泰院的組合,讓人重新發現賈玲也可以這麼美 / 嗶哩嗶哩@AI王子
直到最後你發現,還有不少的一幫人,在B站不看二次元、不看鬼畜、甚至連生活旅遊小片都不看,而是沉浸其中看學習視頻。
UP主在視頻里專心學習讀書,幾百上千人在彈幕里熱烈觀看。這樣的奇觀,只有在B站才會有了。
B站,原來是個學習平台
B站的學習內容到底有多豐富,網易數讀爬取了截止到2019年10月的學習類視頻,光是最受歡迎的計算機科學類,其視頻數量達24.8萬個,是第二名英語課程的三倍多。
編程”、“人工智能"、“深度學習”、“AI”,當下最流行的計算機學習趨勢,只要你想學,這裡都有。
而讓無數中國人痛苦又不得不學習的英語,在B站上也有7.6萬個視頻。

各式各樣的視頻,供你選擇,不怕英語學不好/ 嗶哩嗶哩截圖
學習的方式也是花樣百出,有人靠TED演講、美劇分解、外刊精讀來學習英語,也有UP主在線教學,分享自己“26天背完7000單詞”、“雅思8分”、“留美9年”的英語學習經驗;當然還少不了外國人的身影。
如果你想自學設計,來B站就對了。
從平面設計、UI設計到工業設計、建築設計,再到更加專業和小眾的景觀設計、五金模具設計......相關課程B站上都能找得到。

ps是學習平面設計必備的技能,在這裡會有一些大佬手把手教你 / 嗶哩嗶哩@oeasy
想學習第二外語的同學,可以在B站上找到日語、法語、韓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俄語……的課程。
而想學心理學,也可以找到《變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心理學導論》等各種專業課程。

搜索犯罪心理學,播放量最高的就是中國政法大學的老師在線課堂 /嗶哩嗶哩@五味666
很多高校的課程,在B站的播放量都超過百萬,比如北大、復旦、清華、麻省理工學院以及耶魯大學。
如果你還不知道要學什麼,來B站溜達溜達,說不定就愛上學習了。
B站“網紅”,原來是知識達人
B站的許多內容都是靠用戶自己產出、上傳,再經專業策劃和製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
如果說公開課每個視頻平台都可以上傳,那有趣的人類——也就是B站UP主,才是B站最特別、最獨一無二的寶藏。
在其他視頻網站,被推上首頁的可能都是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或者特別一點的,是美食或者搞笑的博主。

B站當然也有這樣有趣的吃播。比如吃播界的清流 ,一不小心就被安利了太多韓式醬料 / 嗶哩嗶哩@韓國吃播小姐姐Hamzy
但是在B站,他們可能幽幽地給你的首頁上推薦一個其貌不揚的人類——刑法老師羅翔。
羅翔,你們肯定都知道了,他讓人們在看盡人間稀奇段子的同時,又學到了不少的法律知識。
羅翔本人,也成了B站漲粉最快成為百萬UP主,短短兩天之內,賬號就從剛剛開通猛漲粉絲到500萬。
但羅翔有趣的地方不止在於他的法學段子講的好,把他當段子博主就太小看人了。他同樣是刑法學界頗有建樹的大佬,還寫過一本叫《圓圈正義》的書,講解他如何看待抽象的“正義”概念,和刑法中如何去實現正義。
而這個平時以講段子著稱的法學老師,在B站“讀書等身”讀書日活動中,推薦書籍時認真懇切地推薦了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
用《懺悔錄》的目光,探尋自己內心幽暗的成分。如此嚴肅的話題,在B站依舊能贏得170萬的觀看。
我們也第一次知道,原來騰格爾老師不光愛唱《隱形的翅膀》、《日不落》,還愛看書。
騰格爾的書房裡,有蒙文書,也有漢語作品。
他在讀書等身活動中推薦的書是鮑爾吉·原野的散文集《銀說話》。

騰格爾老師就連給大家讀書的時候,都像是有着配樂 / 嗶哩嗶哩@騰格爾
鮑爾吉·原野是跟騰格爾、畫家朝戈並稱為中國文藝界“草原三劍客”的作家。當我們在想象着草原的遼闊時,鮑爾吉·原野則用他細膩樸實的筆觸,勾勒草原的俊美。
你可能在初中時就學過鮑爾吉·原野的作品,他在《靜默草原》中寫道:
二十世紀哲學反覆提示人們注意自己的處境,在草原上,人的處境感最強烈。天,果真如穹廬一樣籠罩大地。土地寬厚仁慈,起伏無際。
草原也帶着哲思。
騰格爾在念《銀說話》段落時的一臉真誠陶醉,就能看出他真的喜歡這本書。我們以為的草原歌喉與搞笑擔當,可能本質上更是一個文藝青年。
就連“膚淺到只剩有錢、樸實無華且枯燥”的朱一旦,都有自己的讀書體悟。
比如他推薦馮驥才的《俗世奇人》,因為這本講述天津三十六個小人物故事的書,能讓你感受到,“世間奇人樸實無華且枯燥”的生活。

朱一旦推薦的書,是馮驥才的《俗世奇人》
這樣的推薦語,也只有朱一旦說出來會吸引人了。畢竟當初他可是說得跟當真一樣——有錢人的生活樸實無華且枯燥。
而當書籍的世界展開,你就會發現,天津衛的那些“俗世奇人”,背後是動蕩歷史的見證,是人性對善良勇敢的追求。
B站年輕人,還會醉心讀書
不僅是中老年網紅會在B站上讀書,年輕人更是把B站當成一個讀書、學習、分享知識的平台。
比如B站知名學習UP主兔叭咯就曾立下豪言壯語,“讓整個B站充斥着學習的氛圍,就是那種學習視頻在B站遍地開花的感覺”。

在B站,不管你是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還是博士生,只要你想學習,只要你想分享你的學習,就總有人能跟上你的節奏,和你一起。
比如,有的學習視頻里,UP主可能啥也不幹,就悶頭學習,每天都記錄自己的學習日常。
乍一聽,是不是覺得有點無聊?但對於同樣在學習的年輕人來說,這就像有人在陪着自己一起學習。
看UP主@瓜哥Melon的視頻,就是這種感覺。小姑娘不說什麼話,但是學習的認真勁就足夠感染人了。何況她還是一個高中生。

B站是一個可以讓你看到小UP主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的地方。
讀書UP主@小圓臉Paprika,最開始火起來的視頻,是為大家推薦她2018年最喜歡的15本書。

薦書這種事,很多地方都有,各大報紙雜誌每年都會薦書。
但小圓臉非常可貴的一點是,她讀的很多書都是冷門書。而且因為她讀書涉獵很廣,總能有那麼幾本直擊你的心。
和有趣的人一起讀書,走過別人來時的路。這種共同激勵着成長的感覺,可能才是那麼多人喜歡在B站上看讀書UP主的原因吧。
在B站,讀懂年輕人
B站曾經聯合出品過一部專門講書的紀錄片,名字就叫《但是還有書籍》。這部5集小短片,在B站自己的評分上有高達9.8分,在豆瓣上也拿到了9.2的成績。
不像《舌尖上的中國》這樣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美食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講述的是圖書編輯、二手古舊書收藏者、繪本作家、圖書設計者等不人物與書的故事。

這是一部非常小眾的紀錄片。但從2019年12月開播以來,在B站就有了805萬播放,光彈幕就有5.8萬條。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年輕人。
有文科大學的學生、醫科大學學生、理工科大學學生,還有高中生、初中生……
他們來自廣東、湖北、四川、寧夏、浙江、貴州等各個地方,學着不同的專業,有着不同的年齡經歷。

《但是還有書籍》第一集,各地學生的打卡報道 / 《但是還有書籍》
他們也可能喜歡不同的明星,看不同的節目。

《但是還有書籍》第三集,看不同節目卻聽到同一首歌的年輕人 / 《但是還有書籍》
但是讀書,卻一部講書的紀錄片,卻能帶來廣泛的共鳴。
有看過《但是還有書籍》的觀眾,尋蹤覓跡,找到了紀錄片中提到的那本《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並認真讀完。書籍的閱讀連着人,人再連着書籍,就這樣完成了歷史的漫步。

你不會想到這些前腳刷着二次元新劇,後腳又去鬼畜區找樂子的年輕人,在讀書上也可以這麼認真。
B站用戶推薦最多的一本書,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這本凝聚了太宰治畢生心血,太宰治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對內心世界的剖析,都融入這本小說中,近乎是他的半自傳。在寫完該書的同年,太宰治也自殺身亡——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這都是一本深沉的、嚴肅的小說作品。

這才是讓人意外的地方,你以為B站的小年輕們還在沉迷於青春疼痛文學,但他們已經抱起《百年孤獨》,在加西亞·馬爾克斯魔幻的手法中,追尋拉丁美洲的百年歷史。
也許在B站,你看到的是年輕人的複雜:
他們會在鬼畜區看羅翔版的《驚雷》,但也會去認真聽羅翔講課,去討論《懺悔錄》不光要看聖·奧古斯丁的,還要看盧梭的;
他們會在音樂區看騰格爾和花澤香菜一起唱《戀愛循環》,但也會讀他推薦的書,聊一聊那個遼闊的草原;
他們會在搞笑區看朱一旦“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小劇場,但也會在朱一旦的視頻彈幕里聊文學作品,比如《百年孤獨》、《悲慘世界》。
還有無數人,拍下自己生活、旅行、學習的視頻上傳到B站。再小眾的話題,也能找到同好。
B站,這個絕大多數用戶都是年輕人的平台,如果真的要給年輕人下什麼定論的話,那就是:不要輕易用標籤定義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