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如今已是一個“百年老店”,孫中山先生當年領導的政治團體為了推翻腐朽的清政府而不斷奮勇前行,當時的支持者完全是為了信念而戰鬥。但是隨着孫中山先生的離世,國民黨最初的成立精神也慢慢消散,特別是蔣介石利用政治手腕清除了胡漢民等潛在對手後大權獨攬。這就讓國民黨的理念開始變質,而在蔣介石敗退台灣後,在一次又一次的內訌中,國民黨的“黨魂”徹底瓦解。以至於今日中國國民黨連自己名字中的“中國”兩字都不敢直視,其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內訌與分裂則是其衰落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其具體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來。
百年老店國民黨
國民黨在二十世紀的爭鬥歷史
國民黨的歷史總是離不開“內訌”這個詞,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國民黨內就是山頭林立,派系爭鬥不斷。從康澤和蔣經國之間的鬥法到中央軍和地方軍的明爭暗鬥,大家所爭的都只是利益而已。家國大義在利益面前顯得尤為脆弱,而敗退到了台灣之後。蔣介石建立起了“唯我獨尊”的統治,閻錫山、孫立人等“異己”都慢慢開始靠邊站,甚至身陷囹圄失去了自由。在兩蔣的威權時代,國民黨一家獨大,爭鬥都局限在黨內。當時的國民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政治團體之一,內部有大把的資源可供分配。因而內訌的問題所產生的影響還不明顯,但是隨着民進黨的成立,國民黨就面臨了攸關未來的重大挑戰。內訌就成為了打垮國民黨的最重要原因,每一次國民黨的失敗基本上都和內訌、分裂有關。
中山先生,天下為公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李登輝上台執政之後把兩岸的關係搞得烏煙瘴氣,李登輝不斷在兩岸之間製造事端也引發了國民黨內部的不滿。加上李登輝與李煥、郝柏村等人的“二月政爭”日趨白熱化,以趙少康、陳癸淼、王建煊等少壯派為代表,在1989年8月的國民黨內部組成了“新國民黨連線”。他們意在促使國民黨內部進行改革,停止無休止的爭鬥。但是這卻引發了國民黨內當權派的不滿,開始對於這一派系進行打壓。當時的趙少康是國民黨內的“政治金童”,擁有極大的政治能量。所以他索性帶領着新國民黨連線在1993年八月正式離開國民黨,自立門戶之後取名為“新黨”。剛剛建立的新黨內部不僅有政治金童趙少康,還在台灣立法機構內部擁有多個席位,而在台北市議會更是擁有兩成以上的席次,能量不可小覷。趙少康在脫離國民黨之後不久便以無黨籍的身份參與民意代表選舉,竟然一個人囊括了當地近八成的選票,在台灣內部的政壇颳起了“趙旋風”。但是在199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中,正是因為國民黨內部力量的分裂,給了民進黨陳水扁以可乘之機。
新國民黨連線成立
台北地區一向就是藍營的勢力範圍,國民黨在這裡擁有很深厚的政治基礎。如果趙少康沒有組織“新國民黨連線”,他就會是台北市長的不二人選。可是國民黨李登輝在趙少康離開國民黨之後,故意在199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中派出了實力戰將,時任台北市長黃大洲與之競爭。黃大洲是時任國民黨主席李登輝的學生,1987年就出任了台北市政府的秘書長。他還在1990年代理台北市長,在任期間政績頗多,有很深的人脈基礎。遇上這樣一個對手,無論是誰都會面臨一番苦戰。結果是趙少康得到了424,905張選票,黃大洲得到了364,618張選票,陳水扁得到了615,090張選票。陳水扁隨即當選台北市長,走上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台階。而趙少康也在選舉之後心灰意冷,徹底離開了政壇投身媒體界。這樣的結果真可以說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國民黨內部的爭鬥讓民進黨最終成了贏家,還在2000年得到了台灣地區的執政權。
政治金童趙少康
2000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當時已經是台灣省長的宋楚瑜全力爭奪國民黨內的提名資格。宋楚瑜是蔣介石時期就出仕從政的政治人物,曾經當過蔣經國的英文秘書,十分受到蔣經國的信任。李登輝時期開始大辦民主選舉,台灣省長一職也由最初的任命制改為了選舉制。宋楚瑜在1994年的台灣省長選舉中獲得了56.62%的支持率,成為了台灣首任民選省長。他也是當時國民黨內少數幾個經歷過“政壇選戰”的政治人物之一,所以他對於2000年的大位選舉十分有自信。結果卻是他輸給了連戰,這讓宋楚瑜十分惱火。他於是決定脫離國民黨自行參選,隨即在台灣島內的政壇引爆了震撼彈。
宋楚瑜與蔣經國
宋楚瑜在當時的國民黨內可以說是兵強馬壯,有了一批自己的子弟兵。所以這次事件直接導致了國民黨內和藍營陣線的分裂,宋楚瑜因為自行宣布參選違反了國民黨內的規定,很快就被開除。而脫離國民黨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的宋楚瑜竟然在2000年的選舉中獲得了36.84%的支持率,收穫了4,664,932張選票。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代表國民党參戰的連戰,連戰總共獲得了2,529,913張選票。藍營內部鷸蚌相爭的戲碼再度上演,同樣還是陳水扁漁翁得利。陳水扁當時僅獲得了4,977,737張選票,險勝宋楚瑜。如果藍營當時能夠團結一心,共同抗敵,那麼陳水扁絕對沒有勝算。
陳水扁等於是被藍營的分裂送上大位
國民黨在二十一世紀的內訌歷史
相同的事情也發生在了2016年和2020年,2016年的國民黨被民進黨操弄出來的“太陽花之亂”徹底嚇破了膽。2016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竟然無人敢報名與蔡英文一戰,結果是只做過立法機構副主管的洪秀柱挺身而出,代表國民黨與之抗衡。洪秀柱親民的形象和強硬的性格讓她得到了很多民間人士的好感,連帶着國民黨的聲望也開始走高。可是國民黨內部高層的人士卻很不喜歡洪秀柱的兩岸論述,美國方面對於洪秀柱的觀點也不認可。美國是國民黨真正的後台老板,直接可以左右國民黨的內部事務。而美國也是國民黨內最大的政治利益,所以很多人都不會輕易放棄。這就讓國民黨的內部引發了分裂,這次分裂最特殊的就是洪秀柱一個人要面對着整個國民黨高層的詰難。這就是當年轟動一時的“換柱風波”,國民黨高層的元老換了一個相對親美的朱立倫取代了洪秀柱。這樣的行徑讓國民黨的基層大失所望,因為洪秀柱無端受委屈讓許多人為之不平。民眾也是罵聲連連,結果是國民黨在2016年遭到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慘敗,徹底潰不成軍。
洪秀柱慘遭撤換
2020年,打着庶民旗號的韓國瑜橫空出世,他所舉着的招牌“一碗滷肉飯,一瓶礦泉水搞政治”的確吸引了許多普通百姓。可是這卻引發了國民黨傳統“精英政治貴族”的不滿,他們認為韓國瑜的風格和國民黨不搭調,可能會影響基礎選民。國民黨長期自詡“政治精英”,如果讓一個草根出身的人上位,那豈不是顏面掃地。所以在國民黨高層的運作下,一個從來沒搞過政治的富商郭台銘突然粉墨登場。他不僅火速被確定為國民黨失聯黨員,各級機構馬上着手恢復他的黨務關係等相關事宜。隨後他就成為了國民黨內競選2020年的熱門人選,廣泛受到關注。韓國瑜當時已經是高雄市長,完全可以不參選2020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可是韓國瑜也被利益沖昏了頭腦,鐵了心要出來參選。所以造成了韓國瑜的支持者“韓粉”和郭台銘的支持者“郭粉”(又名老虎軍團)之間的激烈矛盾和衝突。郭台銘雖然沒有政治經驗,但是其多年在商業界的經歷也讓他有了很多的支持者。一些狂熱的韓粉在網絡上大肆攻擊郭台銘和其支持者,所用的言論十分激烈。這次分裂直接讓很多郭台銘的支持者和不喜歡韓國瑜的人徹底對於選舉失去了興趣,甚至有些人寧可投給蔡英文也不願意投給韓國瑜,這就促成了蔡英文817萬票當選的事實出現。
韓國瑜與郭台銘
可以說國民黨的衰落就是其一次又一次的內訌分裂所造成的。實際上這也非常容易理解,百年老店家大業大,所擁有的資源也自然眾多。而自從蔣介石敗退到了台灣之後,國民黨的黨魂和信仰就已經消失,沒有了理想與信仰,那麼就只能是通過利益來維繫。而一旦涉及到了利益就要進行分配,一分配就會出現矛盾。在一個沒有信念的集體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直接就能讓兩個集團大打出手,徹底翻臉。所謂的“相忍為國”,“顧全大局”在國民黨內部已經成為了官樣文章,根本就沒有人會去執行。所以,一旦遇到了利益爭鬥,國民黨內必然分裂,一旦分裂,必然虛弱。民進黨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斷撿到了便宜,順風順水贏得了一切。
國民黨主席選舉開始
眼下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又一次鳴鑼開跑,最後的結果如無意外還是會由朱立倫勝出。雖然目前看來蔡英文和民進黨的確是走了背運,因為疫情和疫苗的關係讓民間的支持度不斷走低。但是,如果國民黨再度發生了分裂,那麼民進黨漁翁得利的情況也不是不會發生。從歷史上看只要藍營內部能夠團結一致,就沒有什麼對手不能戰勝。如果朱立倫未來能夠整合好侯友宜、郭台銘、柯文哲、韓國瑜等人的政治力量,那麼戰勝民進黨也不是不可能。可惜的是根據國民黨的慣常操作看來,只要民調聲望提高,黨內就會有不和的聲音。只要出現了利益,就會有大量的人湧上去瘋搶,絲毫不顧忌吃相。實際上筆者認為如今的台灣社會台獨氛圍濃厚,已經不是一個政治團體用四年或者八年的時間可以改變。國民黨靠不住,民進黨不能靠。真正能夠徹底解決台灣問題的關鍵還在於大陸,只有讓天威降臨,才能真正擊散台獨的陰霾,還台灣一個天朗氣清。未來台海局勢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