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8日,美國奈史密斯名人堂入選典禮上,無數籃球人齊聚一堂,見證新的歷史誕生。
13位新成員加入這一榮譽殿堂,而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鳳凰城“風之子”:史蒂夫·納什。
他是為數不多的沒有獲得NBA總冠軍而入選名人堂的球員,是怎樣的技能讓他脫穎而出呢?讓我們來走進這位NBA巨星。
01
史蒂夫·納什
百度百科對這位風之子的介紹如下:
史蒂夫·納什(Steve Nash),1974年2月7日出生於南非約翰內斯堡,前加拿大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控球後衛,綽號“風之子”。
史蒂夫·納什在1996年NBA選秀中於第1輪第15位被菲尼克斯太陽隊選中,1998年加盟達拉斯小牛隊,2004年重回太陽隊,在2005-06連續2年榮膺NBA常規賽MVP,2012年簽約洛杉磯湖人隊。
8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7次入選NBA最佳陣容(3次一陣,2次二陣,2次三陣),5次榮膺NBA助攻王,2次奪得NBA全明星技巧挑戰賽冠軍。
2007年榮獲詹姆斯·沃爾特·肯尼迪公民獎,4次入選“5-4-9俱樂部”(2分球命中率50+%;3分球命中率40+%;罰球命中率90+%)。
2015年3月22日,史蒂夫·納什正式宣布退役。
史蒂夫·納什是NBA史上第九個拿到MVP的後衛,並是後衛中第三個蟬聯MVP的人。他也是自奧拉朱旺之後第一位拿到常規賽MVP的國際球員,還是NBA96黃金一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2015年10月31日,太陽為史蒂夫·納什舉辦了退役儀式,納什被授予“榮譽之戒”,與此同時,太陽球員也穿上納什紀念版球襪,向這位傳奇巨星致敬。
2017年6月13日,擔任金州勇士隊球員發展顧問的史蒂夫·納什隨球隊奪得2016-17賽季NBA總冠軍。
2018年4月1日,史蒂夫·納什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納什在名人堂獲獎演講上洋洋洒洒動情的講了很多,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這麼一句:即使達成目標,也別停止努力。
02
納什發表入選名人堂感言
納什不是一個天賦異稟的人,很多大名鼎鼎的籃球運動員,比如飛人喬丹,在他的學生時代,便已展露才華。而納什,從來沒有顯露過半點“天才”的影子。
大學上的是名不經傳的NCAA學校--聖克拉拉大學,當時的他患有先天性頸椎前移,身高、體重都沒優勢,彈跳平平,還被主教練評價“防守最差”,這幾乎讓他放棄了籃球。
但納什的偉大之處也體現於此,越是倍受打擊,越會打磨本領。
作為一個立志進軍NBA的人,他深知硬碰硬只會讓自己更吃虧,於是他開始尋找自身的優勢。
他知道,NBA高人林立,他的特點在於靈活。於是,他刻意訓練自己的球場視野,以及傳控能力。
終於,在星光熠熠的96黃金一代,納什以15順位進入NBA。排在他前面的,有大名鼎鼎的艾弗森、科比,以及後來曾幫助北京隊打造新一代王朝的馬布里。
“你不一定非要是天選之子,質疑自己的時候堅持下來,一切都會豁然開朗。”納什如是說。
他也的確做到了。歷經太陽隊、小牛隊、湖人隊,他於2015年3月22日宣布退役。
在他退役之時,留下的是一大把值得炫耀的數據:10335次助攻;連續兩年蟬聯NBA常規賽MVP;連續9個賽季NBA進攻效率最高球隊的組織核心。
唯一的遺憾,在於他從來沒以運動員身份,獲得哪怕一個NBA常規賽冠軍。
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偉大。2018年9月8日,納什終於入選籃球界的最高榮譽殿堂:奈史密斯名人堂。
03
科比
一次記者問科比“你為什麼能如此成功呢?”
科比反問“你知道洛杉磯每天早上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
記者搖搖頭,科比繼續說:“滿天星星,寥落的燈光,行人很少。”
”每天凌晨四點,洛杉磯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街道上了。一天過去了,洛杉磯的黑暗沒有絲毫改變;兩天過去了,十多年過去了,仍然沒有改變,但我卻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
雖然納什的成就無法比肩科比,但這也是他的真實寫照。
從一個夢想進入NBA的大學生,到在NBA站穩腳跟,納什付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艱辛。但他的野心不僅於此,所以即使他達到了最初的夢想,也沒有停止努力,哪怕NBA冠軍離他那麼的近,又那麼的遠。
日本著名音樂人久石讓說,今日的我要超越昨日的我,明日的我要勝過今日的我,以創作出更好的音樂為目標,不斷地超越自己。
這才是一個優秀的人對待成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