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上一次性工作帽,捏緊N95口罩鼻夾,穿上醫用防護服,壓低隔離面屏,戴好橡膠手套……這是駐守在甘棠高速口的“大白們”日復一日的常規操作。清晨的魚肚白,正午的烈日,深夜的星光,在與病毒比拼速度的接力中,沖在最前沿的是基層黨員幹部。

凌晨1點的甘棠高速口採樣點燈火通明
甘棠鄉作為屏南縣的“南大門”,毗鄰古田縣,屏古高速與235國道穿境而過,車流、人流、物流均十分密集,長期面臨著巨大的“外防輸入”壓力。4月2日,一封《致全鄉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信》通過“美麗甘棠”公眾號傳播開來,全鄉黨員聞令而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主動站好崗、帶好頭、履好職,加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有效緩解了高速口前線防疫壓力。

醒目的黨員先鋒崗
“您好,請出示下行程碼和健康碼,我這邊先記錄下您的信息。”甘棠鄉機關黨支部黨員、鄉司法所幹部陳雀斌是登記點裡的一員,10年黨齡的她已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中連續工作了8個小時,由於長時間佩戴口罩和手套,她的臉上、手上已布滿勒痕。“雖然很悶,但一想到能為防疫出一點力,就覺得很有意義,而且我只是輪班值守人員里平凡的一分子。”



黨員陳雀斌堅守於核酸登記點、被汗水浸泡的雙手
“越是危機關頭,作為黨員越要挺身而出,做好帶頭表率。”除了在高速口採樣點值守,甘棠鄉衛生院院長周茂全還承擔著甘棠主村的核酸採集工作。“高速口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只有守護好這道防線,才能守護住群眾的健康,黨員幹部們都積極發揮着先鋒作用。”身為黨員的周茂全說道。

黨員周茂全正在採集核酸
污染區、清潔區、登記點、採樣點、物資儲備間……各個分區有條不紊,宛如塊塊磚石堆砌為一道攻不可破的城牆,把守着屏南的“南大門”,護衛着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300多個小時的晝夜守護,3600餘輛車次的引導,5000餘名人員的登記,2000餘人次的核酸檢測,這是3月26日甘棠高速口核酸採樣點啟動以來“大白們”勠力同心遞交的數字。
雖然口罩和防護服模糊了面貌、年齡甚至性別,卻遮不住一名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守一道門,護一座城,身着白衣,心有錦緞,“大白們”身體力行書寫着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讓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張乾舜)
來源:屏南縣甘棠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