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剃平頭,女生齊耳短髮,這個規定不久前遭到一位福州學生的投訴。那麼,初高中是否應該強制統一髮型?你怎麼看?
近日,12345便民網站上一份關於“福州初高中強制統一髮型”的投訴曝光,寫了足足1805字,引起市民熱議。
訴求件原文如下
▼
你好,我是一名普通初升高的學生。對於福州市內各學校強制要求髮型統一的這麼一回事我想發表自己的觀點:
從初中開始,便要求強制髮型統一,男生要求剃平頭,女生則是齊耳短髮。我認為這種所謂“學校的良苦用心”是畸形的,是不正確的。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中學生:“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髮,不染髮,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中學是一個人的重要成長階段,學校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上級要求,加強對學生的髮型管理,自主規範學生的髮型,目的在於使其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增強集體歸屬感,樹立中學生良好形象。
這段話從書名號到高跟鞋那一部分我強烈認同,但是這種管理方式真的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增強集體歸屬感,樹立良好的中學生形象嗎?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舉個例子:
“在我的初中生活中,有一位同學喜歡吸煙,一位同學喜歡喝酒更在課堂上喝酒,一位同學在學校罵罵咧咧。”
但他們的髮型都是合格的呀,這些問題真的和髮型有關嗎?而不是和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缺失所引起的嗎?
再舉個例子,我本人的例子:
“因為某次為班級服務的事情上,我被全班同學針對、嘲笑,甚至踩踏完我的考卷才發還給我。”
我的髮型也是過關的呀,為什麼我在這件事情前後都感受不到任何的集體歸屬感呢?這些問題真的和髮型有關嗎?我們的髮型全部都是統一的,但為什麼在學校全都是“病懨懨”“無精打采”的呢?這些問題真的和髮型統一有關嗎?
答案是否定的。你可能會認為我上述的例子全部都是少數的情況,可它們確確實實發生在我們的身上,這些是髮型統一能夠解決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這難道不是教育的缺失嗎?為什麼要把鍋甩到“髮型”的身上呢?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所謂“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留長發還是短髮不是主要問題,有些學校出於管理考慮,要求學生統一剪短髮,目的是想讓女生留乾淨利落的短髮,避免把心思過多花在穿衣打扮搞髮型上無心學習,形成打扮上的攀比風氣。”
歸根結底不還是因為學生認為自己的外表因為短髮和統一的校服而變得毫無區別,面目可憎嗎?這難道不是青春最可悲的面目嗎?
所謂“青春期的男生也容易對長發美女產生萌動心理,為培養學生自我約束的能力,動員學生時代的你們從樸素出發,以簡單為要,欣賞樸素中的大方美,簡單中的單純美,做腹有詩書氣自華、由內而外的氣質美女”難道不是一種謊言?一個連自己都不會打扮的人,你還想要他的未來能夠是五彩斑斕的嗎?
“對長發美女產生萌動心理”體現的不正是青春對於異性的好奇嗎?為什麼很正常的一件事要被特別提出呢?這體現的難道不是性教育的缺失嗎?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對於異性形體的好感是很正常的,沒有必要因此回味無窮,影響正常生活”不就可以了嗎?
現實中第一印象就是外表,長得好與不好就是異性評判一個人的第一標準,而不是內在。這些所謂的統一髮型的好處是真是假不是早已有了定論,為什麼還要披着虛偽的大衣,帶着有色眼鏡來看正處青春的學生呢?青春的美好不是在於活力、容貌、心靈嗎?
為什麼要因為一個“髮型”就要扼殺學生追求美的權利呢?所謂“保持良好的中學生形象,也是一種特殊的美”難道不是騙人的嗎,別人看你頂着一個幾乎光着的頭,穿着和大幾百號人一樣的衣服,會覺得“哇,你真的好漂亮誒”?
青春是五彩斑斕的,每個人都應有不同的青春,馬雲曾經也說過,如果用他現在所有的財富來換回青春,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去換取。不正是因為青春的美麗嗎?當學生年老時回憶過往的青春,頂着難看的髮型,穿着統一,劣質的校服,難道這份回憶就是美好的嗎?難道不是最可悲的事情嗎?不正是扼殺了青春的創造力嗎?這樣培養的學生少部分可以成才,但培養的學生難道不是麻木的嗎?
都說“你們要有服從意識和集體意識,理解學校的教育苦心”。但為什麼呢?為什麼要服從完全沒有必要服從的東西呢?明明集體都是不願剪頭髮的,為什麼還要服從所謂的“集體意識”。
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教育制度的缺失,和成年人內心對未成年人的猜忌嗎?為什麼要披着虛偽的外衣,說著虛偽的話,給虛偽的理由一個合法的身份?這不正是成年人世界的黑暗面嗎?為什麼不能給學生一個做自己,選擇怎麼享受青春的權利呢?為何要苦苦相逼?讓學生變成你們不想看見的模樣?虛偽,虛榮,相互猜忌。
所以,我認為應當給學生一個自我選擇的機會,可以設立試點,通過試驗來驗證結論,而不是一棒子打死,讓學生的青春是黑白的,了無生機的。應該給我們一個機會,也是給你們成年人一次重新審視自己行為和思想的機會。
可以看得出來,這位同學很有自己的思考,對於學校統一髮型管理,有着自己的思考。
他認為,學校給出的髮型統一管理的理由是不恰當的,並且通過詳細的舉例論證了“髮型管理”與“增強集體歸屬感”,是沒有直接關係的說法。
此外,這位同學也提出了訴求,認為學生也有追求美的權利,應該要給學生一個自我選擇的機會。
你是否也是這麼覺得呢?對於這位同學的投訴,教育局給出了回復,足足有1616字。
同學好!訴求悉,回復如下:
你對我市中學髮型管理問題提出見解,充分證明了你是一位有獨立思考能力與勇敢、求真精神的好學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一教育的真諦,在你的長篇訴求中得到印證,特別是你開宗明義,主題集中,直言統一短髮治標不治本;追求個性,率性自由,坦言青春五彩斑斕而非黑白;抽絲剝繭,環環緊扣,敢言結合實際打破定勢整改……單從建言角度,你的訴求難得一見。
但,也要看到,訴求確實還有欠周到處:
其一,你對為什麼要統一髮型的認識還不夠科學。髮型管理是中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增強集體歸屬感、樹立良好形象的充分條件,而並非必要條件。你提出的三個反例,其不良結果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而未必與髮型管理有直接因果關係。若因為其他原因的出現就否認髮型管理的積極作用有失偏頗,這屬於認識論問題。
其二,你對管理共性與青春個性的認識不盡全面。學校教育希望同學們能夠展現出青春美麗個性天然的一面,但同時也希望同學們有集體主義觀念。集體主義是我們的民族、國家能夠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集體與個體是相輔相成的,脫離於集體,個體不可能生存。
髮型與校服是集體的統一要求,但其實我市的不同學校對學生髮型也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對校服更有不同的選擇,這就是共性中的個性。在共性條件下的個性展示才是青春最美的模樣。
對髮型加強管理,並沒有扼殺學生追求美的權利。美有不同標準,剛健、幹練、陽光同樣是青春之美,軍警之美正如此。青春之美從未聽說因髮型而被抹殺。
人的成長是一個自己和自己較勁,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的過程。你推崇的馬雲,若沒有青蔥歲月的積澱,能成為今天的馬雲嗎?馬雲說過,“這個世界只要有夢想,只要你不斷努力不斷學習,不管你長得如何,不管你是不是有錢,不管是這樣還是那樣,你都是有機會的。”一個人的美是內在與外在的統一,二者都重要。
正是因為青春期愛美的同學們容易把時間花在外在美的打理上,容易浪費寶貴的學習時光,學校才以規範髮型、校服等方式引導大家養成樸素、簡約的審美觀,以免因“造臉”而影響“修心”。
其三,你在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把握上還有待提升。哲學辯證法中有一個重要觀點“整體不是其部分的總和”,這是古代樸素整體觀最有價值的遺產,是現代系統論的一條基本原則。
系統整體的功能,既可以表現為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也可以等於部分之和,還可以小於部分之和,這種綜合效應決定於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性質。當各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體的功能就會大於各個部分功能之和。而當部分以欠佳(無序)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就會損害整體功能的發揮,整體的功能就會小於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同樣道理,每一個教育措施共同組成了學校教育措施的整體,共同發揮着各自的作用,形成整體的育人效果。學校對髮型進行統一管理,正是從系統論出發的。我們不希望也不能任何一分子從這個“整體”脫離。
綜上,我們真誠希望,作為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你能進一步懂得:
1.善辨。懂得辨別,不因錯誤而否定正確,不因有人犯錯犯罪就否定規則法則。不因有了“錯誤”而推崇“錯誤”,某些人的“犯錯”並非規矩之錯,而是他們不能表裡如一地去做好自己。
2.善立。有正確的立場,不因有“壞人”就決定不做一個“好人”,身邊的各種不良現象都不能成為我們拒絕“向善”的理由,比起“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更重要的是“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3.善舉。對於那些偏離航跡的人,除了看到他們的錯誤,更應該在必要時候伸出援手,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弘揚正能量。在是非面前,我們不應該是個過客,也不應該是個看客,相信你有這樣的智慧,也有這樣的能力。
最後,衷心感謝你對福州教育的信任和“直言相告”,也請你理解老師們的“仗義執言”。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希望你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學業上,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專此回復,祝你學習順利,幸福快樂!
對於這位同學的訴求件,教育局的回復首先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是一位有獨立思考能力、有求真精神的好學生。單從建言角度,訴求件難得一見。
也就其中的不足之處給予回復,並說明了髮型管理的原因。最後也提出了希望這位同學能夠進一步懂得善辨、善立、善舉。
統一髮型或服裝是一個老問題,歷來都有不少看法,這位學生的訴求點很新奇,市教育局的回復也很有意思,總的來說,不管是訴求,還是對於訴求的回復,這二者的討論都很精彩!而且是經得住細細品味的,更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