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 不到一個月,2020年就要“翻篇”。回想這被疫情籠罩的一年,哪些關鍵詞浮現腦海?近期,多家外國機構評出年度詞彙,為2020年作總結。不約而同,這些詞彙都圍繞這場疫情,點出魔幻一年的各種痛點。
新冠疫情無疑是今年全世界面對的共同敵人,也是給全世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詞語。因此,多家機構評出的年度詞彙,不少都和新冠疫情有關。
美國:大流行
美國韋氏詞典和美國詞典網不約而同地將“大流行”評為年度詞彙。
韋氏詞典表示,根據數據統計,“大流行”一詞今年被查詢次數顯著高於往年。今年3月11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構成“大流行”,當天這個詞彙的查詢量與2019年相比暴增115,806%,並且在全年熱度都接近熱搜詞榜首。

3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當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新華社記者陳俊俠攝
詞典網在解釋這一決定時表示,今年新冠大流行在全球導致超過100萬人(現已超過150萬人)死亡,並仍沒有消退。大流行導致社會和經濟受到歷史級別的衝擊,這還不算對每個人的心理衝擊。2020年發生的其他大事,包括反種族歧視示威和美國大選,都在疫情的影響下呈現出格外激烈的情形。
德國:10個詞裡面8個相關
德語語言協會評委近期評出了2020年的十大年度詞彙,其中8個與新冠疫情相關,可以看出這一貫穿全年話題的熱度。

這是11月17日在德國多特蒙德拍攝的沒有觀眾的劇院。新華社/法新
德語語言協會主席彼得·施洛賓斯基說,德國很少出現全年的熱點詞彙都圍繞一個主題,這種情況上次出現要追溯到2008年末發生的金融危機。
施洛賓斯基說,今年德語語言還誕生了一批構詞含“新冠(Corona)”的新詞彙,比如新冠遊行(Corona-Demo)、新冠數字(Coronazahlen)、新冠隔離(Corontäne)、反新冠限制措施的蠢貨(Covidioten)等等。
日本:“3密”是哪三密?
日本“新詞流行語大獎”12月1日揭曉,新冠疫情防範標語“3密(密閉、密集、密切接觸)”一詞獲最優秀獎。
最早使用該詞的是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為便於人們更好地理解疫情防控要領、方便在生活中操作,小池百合子將疫情專家的意見總結為嚴防“3密”。如今,嚴防“3密”已成為日本國民防控疫情的新生活方式。

11月25日,在日本東京,一名男子戴口罩出行。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台統計,截至當地時間24日20時30分,日本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135846例,累計死亡病例達2015例。這些數據均不含“鑽石公主”號郵輪病例。新華社/美聯
其他與新冠疫情相關的詞彙也入選年度流行語。例如,日本政府為促進觀光旅遊及外出就餐而實施的“GO TO 促銷”政策、受疫情影響各種線下活動紛紛轉到線上的“在線〇〇”、社交網站上可以包治百病的小妖怪“尼彥(AMABIE)”等入選年度十大流行語。
此外,還有一些文娛類作品名稱,如任天堂發售的模擬經營類遊戲的簡稱“動森”,韓國電視劇“愛的迫降”、超人氣漫畫作品“鬼滅之刃”等也入選。
日本“新詞流行語大獎”由日本自由國民社主辦,每年12月1日公布當年新詞及流行語。(記者:張遠、郭丹、劉陽;編輯:徐曉蕾、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