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長沙最著名的兩大網紅品牌之一,超級文和友門外坐滿了排隊的遊客。長沙市天心區宣傳部 供圖
如果城市有“頂流”,那麼今年的長沙,一定算得上“頂流之城”。
國慶期間,長沙頻繁登上微博熱搜,儼然已成當下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打開朋友圈,一半人在結婚,另一半人在長沙!”這種看似有些誇張的說法,卻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網紅城市”的受歡迎度。
數據顯示,今年國慶8天長假,長沙共接待遊客人數793.04萬人次;黃金周期間的鐵路客流量排名全國第五,僅次於北上廣深;國內酒店預定量首次躋身前十;地鐵甚至創下單日客運量超200萬乘次的新高……
相對於抽象的數據,熱門景區摩肩接踵的人流、網紅打卡點前排起的長龍,無疑更直觀地印證着一個事實:長沙,火了!
“網紅”的表與里
文和友排號超3萬桌,即時排隊超1萬桌;茶顏悅色甚至沒開始營業就排起了長隊……這座過去曾因臭豆腐和湖南衛視而深入人心的城市,如今靠着網紅地標和美食,再次翻紅網絡。喝茶顏悅色,吃文和友龍蝦,已然成了遊客到長沙的必點套餐。
作為貨真價實的“美食之都”,從清晨的一碗米粉,到午夜火辣辣的小龍蝦;從地道的“蒼蠅館子”,到“老口子(長沙方言,指有經驗的人)”才知道的口味菜館;更別提臭豆腐、糖油粑粑、熱鹵、豬油拌粉、紫蘇桃子姜這些美味街頭小吃……對吃貨來說,長沙絕不會虧待他的味蕾。
一條老街,濃縮着一座城的文化精髓。漫步太平老街、都正街等長沙老街市,既古色古香,又潮流時尚,能摩挲歷史,一眼千年。如果你緊追潮流,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李自健美術館這樣的“打卡”聖地,最好不要錯過。
當然,長沙的魅力,絕不僅僅限於朋友圈的吃喝玩樂拍照打卡。如果你鍾情人文景觀,可以去嶽麓書院品千年書香,觸摸鐘靈毓秀文脈地;可以到橘子洲頭望湘江東去,體味青年偉人壯志情;可以進省博物館,看一看兩千年前的辛追夫人;可以登天心古閣,品一品古老長沙的斑駁歷史……
“長沙既不是一夜之間的‘網紅’,也不是無緣無故的‘網紅’。一夜之間的‘網紅’,可能會隨着網紅因素的消失,最終曇花一現。但‘網紅’長沙不一樣,它是由多種因素形成的,是有歷史積累的。”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謝玉華認為,作為湘楚文化的發源地,長沙有着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但又不拘泥、不固守,而是放下身段,熱情寬容地擁抱變化,引領潮流。“這種包容性和多樣性,讓長沙有了爆火的基因。”
在謝玉華看來,“網紅”長沙持續刷屏,有其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獨具湖湘文化魅力的原因;但更深層的動力,來自湖南經濟發展迅速、長沙躋身新一線城市所帶來的促進作用。“作為中部最大的全國性高鐵樞紐城市,長沙便利的交通,讓全國人民實現了‘說走就走’的旅行。”
煙火氣里尋長沙
“長沙一直是晚上比白天熱鬧的‘夜貓子’城市,茶顏悅色很多店晚上生意也很好。晚上零點一過,有些城市街上都沒什麼人了,長沙可能還會堵車。”在長沙“伢子”、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看來,長沙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特別有煙火氣”。而這種“煙火氣”,更多來自於長沙繁榮的夜間經濟。
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個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標誌。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長沙一直名列前三。即使今年一度受到疫情影響,長沙的夜經濟仍實現了逆勢增長。
夜晚的長沙,就像一間開在沙漠中的客棧,接待着厭倦了羈旅風塵的客人。卸下一天的疲憊,擠進都正街、化龍池人聲鼎沸、熱火朝天的燒烤攤,或一人大快朵頤,或三五好友舉杯共飲;抑或跳進解放西路燈紅酒綠的酒吧,在強大的音浪中揮灑汗水,消遣減壓;抑或化身都市麗人,穿梭於國金中心和黃興路步行街,用“買買買”忘卻煩惱……
“長沙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很進取,沒有北上廣深那麼大的壓力。吃宵夜、唱歌,長沙很多消費業態,是最適合晚上出現的。通過消費,讓壓力得到釋放。”在呂良看來,夜間消費已成為長沙的一種生活方式。
長沙旅遊看天心。作為長沙的核心城區,曾孵化出茶顏悅色和文和友兩大超級IP的天心區,更是視夜間經濟為拉動消費升級、帶動經濟增長的“新藍海”。
去年,國務院印發提振消費“20條”,特別提到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假日消費市場。天心區迅速響應,率先在黃興路步行街建立湖南首個“夜間經濟服務中心”。該中心每天安排專人值班,在晚上8時至次日凌晨2時,為市民、遊客和商家提供服務,為長沙夜經濟保駕護航。
“可以說,長沙的夜間經濟已成了一張亮麗名片。”據天心區文化旅遊體育局局長張磊介紹,位於天心區的五一商圈,20多條商業街、2萬多個商業網點林立其中,構成完整的吃喝玩樂購產業鏈,吸引着大量遊客,“我們將不斷豐富夜經濟產品,打造安全、便捷、暖心、開放、網紅的‘夜間天心’,形成集夜遊、夜宴、夜嗨、夜品於一體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旅遊業態。”
一座會“自我營銷”的城市
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今天,城市之間的較量,不僅有經濟總量的比較,還有發展模式與轉型升級之間的角力。
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潮經濟·2020網紅城市百強榜單》顯示,長沙“網紅指數”排第六。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背景下,長沙充分發揮“媒體藝術之都”“娛樂之都”的特長,利用新媒體傳播手段,可以說真正抓住了“網紅風口”。
在如今的短視頻時代,景點美食可能因一條短視頻的走紅,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長沙顯然是其中的受益者。“經常在抖音、小紅書上刷到長沙的特色美食和好玩的地方,一直想親自感受一下。從廣州坐高鐵過來用了不到3小時,很方便!”一位正在太平街“打卡”的廣州遊客說道。
成功入選“中國最美夜景十大城市”,長沙市舉行“點亮中國夜經濟版圖”首發儀式,隆重推介在長沙過夜的新鮮打開方式;國慶黃金周期間,藉助廣電湘軍力量,舉辦形式多樣的快閃、打卡活動,“霸屏”央視上了熱搜;“七夕”節來臨,長沙交警將紅綠燈改成心形,暖心動人;馬雲現身長沙,天心區結合其線路行程,借勢推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同款文旅路線,蹭了一波熱度;天心區參拍的紀錄片《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以時尚新潮的拍攝視角,展示核心商圈民警守護營商環境的堅守和付出,上線以後迅速躥紅,甚至引來粉絲專程到長沙“打卡”。
會“來事兒”,能玩轉各類網紅IP,長沙似乎天然具備網紅資質。謝玉華認為,融媒體的迅速發展,新晉社交APP的互動傳播,擴大了長沙的城市宣傳效應。長沙旅遊如何借“網紅”之勢實現可持續發展?謝玉華表示:“繼續打造更具長沙韻味的網紅地標、網紅品牌,凸顯湖湘特色;不斷更新城市新鮮感,依靠市場力量,引領時尚潮流,才能讓長沙一直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