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家鄉菜,擁有悠久的歷史。(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許多材料來自中國,人手也從中國越洋而來。(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9月18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馬來西亞吉蘭丹州政府與中國臨夏市展開經貿合作“友誼花開”,第一家來自臨夏的穆斯林華裔經營的清真餐館在哥市唐人街“落戶”,在人們迎頸長盼“鄭和牌樓”美化工程竣工的當兒,來自遠方的同胞,已率先進駐此城覓商機。
丹州政府是在2013年和中國的臨夏市締結為姐妹城,當時,州政府也訪問考察了臨夏、烏魯木齊及蘭州等地的清真業投資商機。
吉蘭丹副州務大臣莫哈末阿瑪還曾經說過,希望透過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的協助,讓哥打峇魯有直飛中國的航班,並建議在丹州設立馬中經貿往來的秘書處,作為中國到中東國家進行投資發展的轉站。
臨夏人馬占福(45歲)去年首次造訪大馬,幾個月前在朋友的介紹之下,一家五口,即他的妻子和3個兒子,再帶着2名臨夏工人,選在哥市賓都邦路1家酒店底樓的空間,開設清真餐館。店子本來是酒店的咖啡廳。
賓都邦路一拐彎,就是丹州政府於3年前宣布名命為“唐人街”的哥本蘇丹路美食街,走幾十步就看到目前已投入美化工程的鄭和牌樓。從商業策略來看,可謂選對地點。
他的妻子和2名兒子都在店裡幫手。
馬氏曾經在中國的南京、昆明、廣州開過餐館,在飲食業擁有20年的經驗,惟招牌菜都是中國臨夏菜。
他在店裡賣紅燒牛肉麵、紅燒土豆蓋澆面、炒刀削、臊子面、青椒土豆絲蓋澆飯、爆炒雞(大盤雞)等。
手工拉麵採用當季買的麵粉,材料超過20種,而且大部份是來自中國。他以中藥入菜,因為甘菜和當歸在甘肅很出名。
拉麵現叫現拉,而且完全透明化,食客可以全程欣賞煮麵過程,也不會拒絕遊客拍照。馬占福說,不怕大馬本地巫裔吃不慣中式清真佳肴,他會以誠信打動馬來朋友,顯露滿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