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着汽車工業的發展,雨刷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這個在雨天行車時必不可少的裝置卻並非與生俱來。從1885年第一輛現代汽車誕生到二十世紀初的一段時間內,汽車上還並沒有出現雨刷這種裝置,司機在雨天駕車時只好開着窗戶,由於無法看清路況,常常因此而發生事故。
雨刷由來
關於雨刷的起源,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1903年,一位名叫瑪麗·安德森的女性發明了最早的手動雨刷器,這種雨刷需要駕駛員一邊駕車行駛,一邊轉動雨刷擦玻璃。而最早由電力驅動的雨刷則是由另一位名叫夏洛特·布里奇福德的女性所發明的,但一直沒有得到批量生產。直到1923年,現代雨刷才正式在汽車上安裝,其最終的發明權被博世公司獲得,並將1927年作為正式發明時間。
另一種說法是:美國特瑞科(TRICO)公司的董事長J. R. Oishei在紐約州水牛城的雨夜裡撞傷了一名騎自行車的少年,為了杜絕這類意外的發生,他發明了一種金屬桿上帶着槽狀橡膠條的手動雨刷,但對於當時的手動擋汽車而言,一邊開車一邊搖動雨刷也很危險,於是他又製造出利用真空泵驅動的幫浦式雨刷,但這種雨刷在堵車或停車的時候也會隨着停下來。後來,他在1917年成功製造出由電機驅動雨刷連桿的現代雨刷。
間歇式雨刷的誕生
在50多年前,就連最高檔的汽車雨刷也只有兩個擋位:一擋用於陣雨,一檔用於暴雨,而如果遇到綿綿細雨,它們就會在前風擋上一直刮來刮去,擾亂司機的視線。後來,一位名叫Bob Kearns的美國人在雨中駕車,由於一塊香檳酒瓶塞砸到了他的左眼,他必須集中精力才能看清道路情況,當時靈光一現:為什麼不能讓雨刷像睫毛那樣活動呢?於是產生了發明間歇式雨刷的想法。
【電影《天才閃光》又名《靈光乍現》、《雨刷傳奇》】
【電影《天才閃光》劇照】
電影《天才閃光》就是根據Bob Kearns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男主角Robert Kerns在1963年發明間歇式雨刷後,其專利被福特汽車公司盜用,此後二十多年他都投身於捍衛專利權的官司中,涉及到福特、克萊斯勒、通用、奔馳等多家汽車巨頭。在此期間,他的家庭支離破碎,他甚至還被關進了精神病院。最終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他打贏了這場官司,並獲得了1千萬美元的賠償。
感應式自動雨刷系統
除了上述的間歇式雨刷外,目前很多車型上已經配備了感應式自動雨刷系統,它能夠根據雨量的大小來自動調節雨刷擺動的速度。這樣的雨刷系統中增加了一個雨量傳感器,它利用光線在玻璃和雨滴中的散射現象,通過光反射回來的強度判斷玻璃上的雨水量。
雨刷運動形式
對於雙臂式雨刷而言,通常有三種運動形式,分別是平行式、對向式和交叉式。而單臂式雨刷目前應用較少,一般會出現在一些小型車上。
雨刷構造
1.傳動機構由減速齒輪和連桿機構組成,減速齒輪即一個蝸輪蝸桿機構,可以通過減小轉速來增大電機所輸出的扭矩,而連桿機構又可以將旋轉運動轉換為雨刷臂的搖擺運動。
2.靜位開關也是雨刷系統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可以保證在關閉雨刷後,雨刷臂仍然可以回到初始位置,即玻璃的邊緣位置,避免妨礙駕駛者的視線。
3.目前大多數車型上採用的都是間歇型雨刷,使用旋轉式綜合型雨刷開關。將操作桿拉向駕駛者時,不論雨刷臂處在什麼位置,都會啟動噴水電機,噴出玻璃水;將操作桿往上撥一下為刮一次;將操作桿往下撥時,第一擋為間歇擋,可使雨刷臂間歇擺動(通過操作桿上的旋鈕調整間歇時間),第二擋為低速擋,第三擋為高速擋。
4.雨刷臂通過固定螺絲、鎖止螺母等方式與連桿機構驅動軸連接,進行搖擺運動。雨刷片則固定在雨刷臂的末端,執行清潔風擋的工作。
康正汽車集團成立於2012年,順應國家政策號召,匠心獨運的提出在全國範圍內銷售多種品牌汽車的創新汽車超市模式。以“買車修車到康正 全國聯保萬里行”為服務理念,承諾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汽車一站式綜合服務。
康正汽車連鎖超市惠山店,是康正汽車集團旗下子公司,集品牌汽車銷售、汽車5S維修、美容保養、汽車保險、金融分期等多項一站式服務的綜合型汽車銷售公司。採用創新一站式經營模式,引領汽車銷售新模式,開創新型汽車銷售模式新紀元!
聯繫方式:051083200622
地址:無錫市惠山區錢橋街道溪南村賦和大廈一樓
超市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