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企圖“洗綠”中華文化總會遭抵制

“中華文化總會”舉行“執委諮委”會議,因眾人反對民進黨以人頭會員的方式介入該組織而拒絕出席導致會議人數不足,宣告流會。圖為開會現場,時任會長劉兆玄看着手錶確認時間。(圖片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台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任期屆滿,即將改選,蔡當局近日大量動員“自己人”申請入會,人數高達原本會員兩倍以上。但10日文化總會召開臨時執委咨委會議,因出席人數不足,宣布流會,無法審核新入會會員資格,當局派出人頭會員“洗綠”文化總會企圖踢到鐵板。
據報道,文化總會共有35名執委(理事)、11名咨委(監事),會議最低出席人數23人,但昨天只有17人出席。劉兆玄證實,出席人數不足的原因,部分因為文化總會原本只有285名會員,突然有623人集體申請入會,讓部分執委、咨委覺得不可思議,不願出席審查會。 【閱讀】
劉兆玄辭職 吁蔡英文勿“去中國化”

劉兆玄。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台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11月22日宣布辭去“會長”一職,後續業務“將邀請主管機關‘內政部’介入,輔導‘文化總會’完成後續工作”。他同時對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提出建言,希望她將來若當“文化總會會長”,“可將‘文化總會’列為公務單位”,不要“一手當會長,一手去中國化”。 【閱讀】
文化總會改選再現馬王政爭!

綠營運作六百多人加入台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左)與秘書長楊渡(右)等候會員到場,劉不停看手錶。(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在文化總會換屆過程中,蔡英文大舉提出包括自己在內的600多位新會員入會名單,希望稀釋馬英九時代的會員比例,做法太過粗糙,讓現任會長劉兆玄覺得不滿,運作讓討論新會員加入的執委會無法召開,就是要挫挫蔡當局的銳氣。
蔡當局轉而透過柯建銘,拉攏王金平支持,主要是執行委員許多都是馬英九的人馬,包括: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劉兆玄、毛治國等人。尤其“馬王政爭”,就發生在江宜樺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江當時也與馬站在一起,對王不假辭色,這時候,王當然還是想報一箭之仇。【閱讀】
“中華文化總會”鬥爭是要推動“文化台獨”

而在近日,圍繞着“中華文化總會”發生的“奪權鬥爭”,就更是蔡英文推動“去中國化”及“文化台獨”互動的重要一環,而且還是自己親自赤膊上場。誠然,從中華文化總會”的發展軌跡看,在2010年1月之前,該會的會長都是由領導人兼任。但在兩岸關係緩和之際,馬英九考慮到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需要,因而不但是為該會改名,將帶有“兩國論”意涵的“國家”改為“中華”,而且還讓沒有任何公職的劉兆玄接任原由自己兼任的會長,以方便到大陸參與文化交流活動,及邀請大陸文化團體或個人到台灣地區進行文化交流。
但蔡英文卻急不迫待,要向劉兆玄進行“奪權鬥爭”,要劉兆玄辭職,並在新一屆會員大會舉行前夕,託人急忙向總會送交新入會的幾百人名冊,而且更是赫然有蔡英文的名字在內。這顯然就是要接任會長的部署,因而倘是連會員都不是,又如何會被會員們選舉為會長?劉兆玄的抵制,包括以技術的理由拒絕接收該批入會表格,及拒絕辭職。這如其說劉兆玄是 “棧戀”,但不倒說是他不願見到這個主要職能是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團體,落入拒絕承認 “九二共識”的蔡英文的手中,並被她改造成為推動“去中國化”和“文化台獨”的重要利器。【閱讀】
【背景資料】
蔣介石於1966年創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會長”以往都由台灣地區領導人擔任。馬英九接任後決定轉型,2010年初改選劉兆玄擔任。劉兆玄於2013年連任“會長”,應於本月21日卸任。
今年520政黨輪替後,“文化總會”成為蔡當局目標。8月間有親綠媒體發難,認為“文化總會”應回歸過去,由蔡英文擔任“會長”,並批評劉兆玄“戀棧”、“賴着不走”。隨即“文化總會”突然湧入大量入會申請表,總數達到623人,包括蔡英文在內。此舉被認為蔡當局欲“洗綠”“中華文化總會”。
[策劃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