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福看兩岸】文/楊昆福
今年2月26日,台灣中華文化總會召開第8屆第一次會員大會,蔡英文毫無懸念地連任會長一職,繼續霸據中華文化總會這個平台。
中華文化總會成立於1967年7月,顧名思義就是要傳播和宣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台灣民眾的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認同。然而,目前霸據這個機構的人員,基本都是以蔡英文為首的綠營人士,可想而知,被這群人“佔了茅坑”後,不但會宣揚中華傳統文化,反而是“掛羊頭賣狗肉”,在平時的運作和活動中,不但隻字不提中華文化,而是凸顯所謂的“台灣文化”,也就是台灣區域文化。不過,台灣區域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但在綠營的扭曲和洗腦之下,他們將台灣區域文化和中華文化並列甚至是對立起來,試圖讓台灣民眾特別是台灣年輕一代產生錯誤的文化認知和認同。誤以為,所謂的“台灣文化”是台灣原生性的本土文化,而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很明顯,以蔡英文為首的台灣綠營,在刻意灌輸“文化台獨”意識,企圖將中華文化形塑成“他者”,割裂兩岸文化聯結和認同,最終為“政治台獨”鋪路。“文化台獨”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它常常用所謂的“台灣本土文化”作為偽裝,試圖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廣大台灣民眾進行潛移默化地滲透和影響。
蔡英文霸據前的台灣中華文化總會
而同樣令人不齒的是,蔡英文把持的中華文化總會在灌輸“文化台獨”意識的同時,也刻意不斷灌輸“親日媚日”的思想意識。2017年3月,蔡英文利用“綠色人頭”,也就是動員運作不少綠營支持者入會,“洗綠”成員結構後,硬生生地把當時的藍營會長,曾經擔任馬英九時期的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的劉兆玄擠下,成功將會長職務拿下。
台灣中華文化總會前會長 劉兆玄
在蔡英文的主導之下,這些年以來,台灣中華文化總會不務正業,不斷宣傳和推介日本文化,同時也不斷鼓吹所謂的“台日友情”。以近期為例,該機構時不時和所謂的“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共同舉辦活動,灌輸所謂的“台日友情”。並且,中華文化總會還經常邀請日本的藝術家到台灣地區辦展或演講等等,試圖培養和推波助瀾台灣年輕一代的“親日”傾向。在綠營的操控之下,台灣中華文化總會,不但不宣揚正統的中華文化,反而淪為了親日媚日思想的溫床,以及宣揚“文化台獨”意識的策源地之一。蔡英文當初花大力氣奪下中華文化總會這個平台,外界的評論一針見血,就是取“中華”而去中華。一語成讖,只要在綠營的把持之下,這樣的局面,估計很難以扭轉。綠營處心積慮在文化認同的層面,不斷侵蝕和扭曲台灣民眾,尤其是台灣年輕一代的認同取向和文化偏好。
馬英九與劉兆玄(右)
雖然台灣中華文化總會自我定位為“民間社團法人”,但這是台灣綠營瞞天過海的搪塞之辭。它最早是由台灣當局出資設立的,官方色彩十分濃厚。除了2010年,由劉兆玄擔任會長外,基本都是由台灣地區領導人兼任。可以說,這個機構是披着民間外衣的,台灣當局官方色彩十分濃厚的機構。可見,它作為文化宣導平台,有一定的位階,影響力不容小覷。在劉兆玄擔任會長的6年多時間當中,他曾經率團登陸參訪,並推動兩岸文化交流。這也可以看出當時,馬英九在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期間,破例讓劉兆玄主導台灣中華文化總會的用意所在。
如今,中華文化總會已落入了綠營手中,儘管沒有如同陳水扁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之時一樣,將文化總會強行更名,蔡英文保留了馬英九上台恢復的名稱,但這個機構已經完全變調,淪為了名不符實的綠營政治操弄工具,悲哉,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