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
近日,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半年度報告,相繼發布;新浪財經醫藥頻道從公司市值、營收凈利等經營狀況及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等各方面進行統計,發布了《中國醫藥公司市值100強》榜單。該榜單數據來源wind,截止8月24日,覆蓋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申萬一級分類為醫藥生物和美容護理行業近600家公司。
(上述為前十排行,完整榜單文末可見,數據來源:新浪財經醫藥頻道及wind)
01
醫械企業市值排行
從榜單中我們可以看出,醫械行業邁瑞醫療以3562億元市值再度位居榜首,同時也是整個葯械行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後依次是恆瑞醫藥、京東健康、愛美客、復星醫藥等企業排名較前。其中市值在2000億元以上的有邁瑞醫療和恆瑞醫藥,1000億元以上的有京東健康、愛美客以及萬泰生物。
邁瑞醫療-海外市場增長較好
作為中國最早一批的醫療器械公司,邁瑞醫療核心業務橫跨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領域,經過多年發展已成長為醫療器械以及解決方案供應商。
8 月20日,邁瑞醫療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該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53.5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27.78億元增長2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52.47億元,同比增長21.76%。基本每股收益為4.3682元。
其中在國際市場的營收為60.79億元,同比增長17.74%,扣除抗疫相關產品後增長超過40%。第二季度在國際市場的營業收入為33.11億元,同比增長28.72%,扣除抗疫相關產品後增長超過45%。
恆瑞醫藥-營收同比下降23.08%
8月19日晚,恆瑞醫藥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2.28億元,同比下降23.08%;凈利潤21.2億元,同比下降20.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0.09億元,同比下降24.12%。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
京東健康-運營數據可觀
8月23日,京東健康2022年上半年財務報告發布,公司上半年實現總收入202億元,同比增長48.3%;經調整凈利潤12.1億元,同比增長82.0%;在總收入穩定增長的同時,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同時京東健康還披露了其可觀的運營數據,醫療健康服務方面,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日均在線諮詢量超過25萬,京東家醫升級、引入更多專業角色,提供更豐富全面的健康管理;消費醫療服務合作商家覆蓋全國超過500座城市、超4萬家服務門店。
醫藥供應鏈方面,全國範圍內的藥品倉庫和非藥品倉庫數量分別增至20個和超過450個,京東大藥房藥品“自營冷鏈”能力已覆蓋全國超240個城市,京東大藥房線下DTP藥房拓展至全國26個省級行政區。“京東葯急送”與超過6萬商家合作,為400多個城市的用戶提供覆蓋全時段的全渠道服務。
愛美客-毛利率較好
2022年8月24日,愛美客(300896)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9%。
其中,溶液類注射產品實現銷售收入6.43億元,同比增長35.12%,毛利率為94.07%;凝膠類注射產品實現銷售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59.71%,毛利率為96.05%。
愛美客近幾年的毛利率均維持在90%以上。今年上半年銷售毛利率達到94.39%,比去年年底的93.7又提升了0.69%,毛利創歷史新高。
02
醫療器械板塊跌幅較高
2022年上半年,二級市場上整個醫療板塊整體並不樂觀不樂觀,大多企業股價走勢下調並持續盤整,這裡面醫療器械行業跌幅最高,一度超過17%。其中微創機器人、微創醫療、金域醫學等企業下跌較高。
微創機器人-近年持續虧損
微創醫療機器人系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旗下子集團,2014年啟動研發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作為微創®集團的內部孵化項目),2015年在中國正式成立公司,並啟動研發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2021年11月2日,微創®機器人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經過6年左右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唯一一家業務覆蓋腔鏡、骨科、泛血管、經自然腔道和經皮穿刺五大“黃金賽道”的手術機器人公司,不久前其自主研發的SkyWalkerTM膝關節導航定位系統(即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獲得美國FDA的510(k)認證,成為當前第一款獲得FDA認證的中國手術機器人。不過近年來公司持續虧損,其2021年全年凈虧損高達5.84億元,比2020年的2.09億元翻了一倍還要多。
微創醫療-萬億市值基因的公司
從1998年成立至今,微創醫療已經有23年的發展歷程,但不同於其他公司通過重組、合併壯大業務,微創醫療的成長在於其不斷拆分、壯大子公司,並不斷開闢新賽道。細數醫療器械圈可以發現,微創醫療的觸角已到達了多個行業領域;包括心血管及結構性心臟病、電生理及心律管理系統、骨骼與軟組織修復、大動脈及外周血管疾病、醫療機器人、體外診斷與體內影像、實體腫瘤治療。公司董事長常兆華曾表示說:“微創是一個有萬億市值基因的公司”。
8月19日,公司旗下微創電生理正式開啟網上網下同步申購工作,戰略配售回撥後,最終發行合計數量為本次發行總數量扣除最終戰略配售數量,共65,866,107股,本次發行價格為16.51元/股,發行市值為77.70 億元,不低於40 億元。在這之前微創醫療已成功分拆心脈醫療、心通醫療、微創機器人和微創腦科學四家上市公司。
金域醫學
金域醫學的核心創業團隊自90年代即積極探索醫學檢驗外包服務在中國的運營模式,基於對於行業的深刻理解和積澱於2003年正式成立的廣州金域醫學檢驗。現已發展成為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規模大、檢驗實驗室數量多、覆蓋市場網絡廣、檢驗項目及技術平台齊全的龍頭企業。
主要從事第三方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向各類醫療機構等提供提供包括理化質譜檢驗、基因組檢驗、病理診斷、生化發光檢驗、免疫學檢驗、其他綜合檢驗等六大類合計近 80 類檢驗技術,近 3,200 項檢驗項目的外包及科研技術服務。
近日,金域醫學披露2022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營收達83.12億元,同比增長52.37%,歸母凈利潤達16.43億元,同比增長55.11%。醫學檢驗主營業務收入達78.73億元,同比增長51.34%;其中,大規模新冠篩查收入約為26.6億元,占醫學檢驗主營業務營收的33%。
01
逆勢上漲的企業
從二級市場來看,今年的醫械行業板塊雖普遍下跌,但也有漲幅較高的公司,比如四大醫械流通巨頭中的華潤醫藥和國葯控股兩家企業便位居前例,其中華潤醫藥以37%的漲幅排在第一,國葯控股7%次之,其後是愛美客。
國葯控股
國葯控股業務包含醫藥分銷、醫藥零售、醫療器械和其他業務幾大板塊,2021年其醫藥分銷業務收入3899.55億元,同比增長11.96%,佔總收入的72.62%。
旗下醫療器械板塊主要承載公司為國葯器械,成立於1966年,業務涵蓋醫療器械研發、製造、流通、服務等各領域,經銷國內外醫療設備、耗材、IVD等全品類產品,覆蓋全國32個省(市區),分/子公司超過300家,服務全國6000餘家大中型醫療機構。是全國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標杆企業,集中配送、FLI+等創新服務模式引領行業發展,是我國規模、實力、覆蓋、專業全面領先的醫療器械綜合服務運營商。
華潤醫藥
華潤醫藥是國內知名的大型醫藥流通企業,主要從事醫藥商品營銷、物流配送以及提供醫藥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經營規模位居全國醫藥商業企業前三位。2021年公司總營收2368.0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1976.84億元,同比增長18.2%;歸母凈利潤37.69億港元,同比增長14.3%。其中,醫藥分銷業務實現收入1991.25 億港元,同比增長17.9%;醫藥零售業務實現收入76.05億港元,同比增長17.6%。
集團旗下的華潤醫療器械全面負責醫療器械板塊業務,於2017年5月掛牌成立,有着覆蓋全國的供應和分銷網絡,為華潤醫藥商業集團醫療器械全國總部平台。擁有醫療器械一、二、三類全品類,以及進出口業務資質及信息諮詢、設備維修等業務範圍。
完整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