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西方全面制裁後,普京政府積極“向東看”,不斷加強與非西方國家的合作,拓展外交空間,突破經濟圍堵。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為重點的中俄經貿合作,自然是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並不斷交出亮眼成績單。不過儘管如此,在兩國經貿領域,目前仍存在着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在此前舉行的中俄經貿合作分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俄方代表表示,今年中俄貿易額預計將突破17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希望中方進一步暢通邊境口岸運輸。對於俄方的期待,中方日前也給出了積極的回應,那就是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基礎上,中方將進一步暢通口岸通關和物流運輸。
這裡所點出的要素,其實就是隨着中俄之間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相關政策的完善,中俄之間的口岸通關已經變得十分便利。而目前主要影響物流通關的主要因素,其實就只剩下了疫情。
雖然俄羅斯方面多次提出“希望中方進一步暢通邊境口岸”,但是控制疫情輸入這塊,中方對各個國家一視同仁,在放開國門的問題上,不可能對任何國家有任何“特殊待遇”,俄羅斯不行,美國也不行。
我們都知道,美國之前就想要在民航領域跟中國要“特殊待遇”,希望中方放寬防疫政策,停止對美國航班的熔斷。美方認為,中方嚴厲的防疫政策影響到了“美國航空公司的收入”。
人民的健康安全高於一切,中方自然是拒絕了美方的無理要求,繼續一視同仁,對不符合防疫要求的美國赴華航班進行熔斷。而為了打擊報復,美國暫停了中國航司的多趟赴華航班,並稱之為“對等措施”。
對比一下我們不難發現,美國對中國提出“特殊要求”的背後,是“唯我獨尊”心理在作祟,誰不滿足美國的要求就要挨上美國的“大棒”。相比之下,俄羅斯對中國提出的是“期待”,更像是跟老朋友在“打招呼”,問問中國能不能幫忙辦一下這件事。
國與國之間,有時正如人與人之間。俄羅斯這種求人辦事的態度,更符合中國“禮尚往來”“和氣生財”的傳統文化,自然也會得到中方更加積極的回應。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中方這次明確對俄方表態,在確保防疫這個合理要求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暢通兩國之間的口岸通關。而且眾所周知,中國不像某些大國那般喜歡信口開河,我們從來都是說到做到,因此中方這次肯定會作出行動,儘可能消除中俄物流之間的阻礙。
但核心問題在於,除了我們這邊的努力之外,俄羅斯在過境防疫的問題上,也同樣需要展現出足夠的誠意。從目前看來,俄羅斯的疫情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從8月初開始,俄羅斯各地又掀起了新一輪大範圍疫情,26日單日新增超過了4萬6千例,俄傳染病專家預計,俄羅斯此輪疫情恐怕將持續超過半年,到明年3月才能結束。
雖然普京政府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來控制新冠疫情傳播的趨勢,但俄羅斯目前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的人口仍不到60%,完整接種3針疫苗的人口僅佔52%,遠低於世界63%的平均水平。
這是因為,俄羅斯屬於聯邦制國家,許多地方政府對疫情的控制其實並不完全遵循莫斯科的意志來嚴格執行,尤其是在車臣、達吉斯坦、布里亞特這種高度自治的地方,更是如此。以上多種因素疊加,才導致了俄羅斯目前疫情控制的困難局面。
總的來說,中方當然有能力配合俄方的請求,進一步暢通物流口岸,但希望俄方在控制疫情方面也加一把勁,否則新冠疫情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會一直高懸在中俄經貿領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