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連平:2023年全球經濟將面臨通脹和衰退並存局面

2022年10月12日16:29:44 熱門 1629
經濟學家連平:2023年全球經濟將面臨通脹和衰退並存局面 - 天天要聞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 連平

出品 | 搜狐智庫

編輯 | 鍾昕格

近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22貿易與發展報告》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5%,2023年經濟增長率將放緩至2.2%。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周將下調2023年全球GDP增速預期。

全球經濟是否將面臨衰退?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對各國有何影響?如何看待“全球競爭性加息”問題?對此,搜狐智庫對話了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

連平表示,全球經濟將面臨通脹與衰退並存的局面。他指出,目前全球物價持續走高且難以出現大幅度回落,OPEC+減產決定也助推能源價格高位運行;同時,美聯儲持續加息縮表也使全球經濟出現流動性緊縮。因此2023年很可能出現通脹與衰退的並存局面。

今年第四季度,歐洲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更大。連平表示,歐洲通脹水平大幅度升高,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未來更多歐盟成員國都可能面臨經濟負增長。“歐洲經濟下行以及衰退一旦定局,會對美國經濟帶來拖累,對日本經濟都會帶來一定影響。”連平說。

面對美聯儲的多輪加息,連平表示,目前經過五輪加息,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水平已達到3%以上,要達到4.5%的目標,仍還需加息兩到三次。他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一季度有可能出現美聯儲本輪加息終點。

“如果通脹緩和、經濟增長明顯下行,很有可能年底就是美聯儲本輪加息的終點。如果通脹並沒有出現明顯拐點、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那麼美聯儲的加息終點可能會在明年一季度出現。”連平說。

針對全球競爭性加息問題,連平認為這一含義並不準確,他表示,部分國家出現遠超美聯儲加息幅度的加息,是為了抵禦美聯儲大幅度加息對本國貨幣和資本市場所帶來的負面壓力,而不得不進行加息,所以這種加息帶有一定防禦性質和抵抗性質。“談不上競爭,防禦型加息和抵抗型加息更為準確。”

連平指出,全球經濟衰退將帶來投資收縮、貿易收縮、需求收縮、就業困難等一系列負面影響。而面對持續下行的世界經濟和高燒不退的全球通貨膨脹,企業和個人需要未雨綢繆,需要在風險管控方面給予更多關注,管理好自己的資產,避免出現明顯損失。

經濟學家連平:2023年全球經濟將面臨通脹和衰退並存局面 - 天天要聞

以下為對話內容精編:

搜狐智庫:全球經濟是否即將面臨衰退?其判斷依據是什麼?

連平:目前全球經濟將面臨通脹與衰退並存的局面。目前全球物價持續高位運行,高燒不退,未來依然難以看到物價出現持續大幅度回落,例如最近針對能源價格,OPEC+做出減產決定,對未來能源價格高位運行起到推動作用。但與此同時,為抑制高通脹,美聯儲進行大力度緊縮政策,持續加息縮表對全球經濟帶來流動性的緊縮。

融資成本大幅度上升壓力,必然會對經濟運行帶來不利影響,抑制需求、抑制消費,對生產投資產生拖累。因此,在2023年很有可能會出現通脹和衰退兩者同時存在的局面。

搜狐智庫:亞洲經濟體和歐洲經濟體誰更有可能陷入衰退?

連平:從目前來看,第四季度歐洲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更大,從月度和季度運行情況來看,是有可能出現經濟負增長的。

一方面,歐洲能源價格高漲;另一方面,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對歐洲本身也是非常不利的,加之又跟隨美國進行加息,因此,歐洲是當前經濟最為薄弱也最為困難的經濟體。從世界經濟來看,亞洲總體發展平穩,美國運行狀況也比歐洲好。

歐洲通脹水平大幅度升高,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一些主要歐洲經濟體,比如德國,最近都已經出現過月度的經濟負增長,四季度有可能出現整體性負增長。未來更多的歐盟成員國出現經濟負增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此,短期內,歐洲是最有可能走向經濟衰退的地區。歐洲經濟下行以及衰退一旦定局,至少會對美國經濟帶來拖累,對日本經濟都會帶來一定影響。

搜狐智庫: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是什麼?西方宏觀政策是否會對發展中經濟體帶來哪些影響?

連平:全球經濟如果朝衰退方向走,必然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後果,例如需求總體收縮、企業投資下行等。最近全球貿易增速已在快速下行,從我國出口數據來看,存在較明顯的下行,可能到四季度會更為明顯。

投資收縮、貿易收縮、需求收縮、就業必然困難,一些國家本身存在着較嚴重的就業問題,比如歐洲國家失業率持續處於較高水平,疫情衝擊加之這個俄烏衝突等影響,失業問題可能會更為嚴重,這些都是世界經濟逐步走向衰退過程中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壓力,對各國經濟都是不利的。

搜狐智庫:美聯儲加息終點會在哪?強美元將對非美元國家和全球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連平:美聯儲要求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水平是4.5%左右,從這一角度看,美聯儲加息的終點可能會在年底或者明年一季度,因為目前經過五輪加息,美國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水平已達到3%以上,目前已加息300個基點,未來若要達到4.5%左右的水平,可能要再加息兩到三次,可能會在今年第四季度加息兩次,明年一季度是否會加息,主要看四季度美國物價運行狀況、通脹水平是否會有所緩和、美國經濟增長狀況是否會在四季度出現明顯下行。

如果通脹緩和、經濟增長明顯下行,那很有可能年底就是美聯儲加息的終點。如果通脹並沒有出現明顯拐點、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那麼美聯儲的加息終點可能會在明年一季度出現。

強美元對非美元國家和全球市場所帶來的外溢風險已經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了。由於美元指數快速上行,美元利率明顯抬升,美元資產和其他非美元資產之間利差投資的收益差,都在明顯擴大。因為長期以來美聯儲持續不斷地向全球發行美元,美元在全球是高度泛濫的。當利差和投資收益差明顯提高之後,不少國家美元儲備不斷減少,對非美元國家的貨幣貶值和資本市場帶來巨大壓力。

這是目前很多國家所面臨的最為嚴重的挑戰,尤其是那些經濟運行周期與美國相逆的國家,美國和西方國家目前通脹處於較高水平,經濟增長保持恢復狀態,但是有些國家通脹水平並不高,經濟增長速度相對偏低,需要貨幣政策寬鬆的這些國家,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搜狐智庫:如何看待全球“競爭性加息”問題?

連平:對於全球競爭性加息問題,我個人認為,防禦型加息和抵抗型加息的表述可能更為準確。聯儲加息之後確實有部分國家,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出現了遠超美聯儲加息幅度的加息,這種加息似乎包含一定競爭性含義。但我認為,其目的是為了要防禦或者說抵抗由於美聯儲大幅度加息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和負面的壓力,這些國家不得不進行加息,其實它們並不需要加息,但是沒有辦法。因為不跟隨加息,資本就會大規模流出,本幣會大幅度貶值,所以非美元國家加息具有防禦性質和抵抗性質。

搜狐智庫:企業和個人,以及政府應該如何應對經濟衰退?

連平:面對持續下行的世界經濟和高燒不退的全球通貨膨脹,企業和個人需要未雨綢繆,需要降低風險偏好,在風險管控方面給予更多關注。

經濟增長速度下行、全球需求明顯收縮、貿易下行、投資下行等,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出口是勢必會承壓,因此對於出口企業,在2022年的第四季度以及2023年,要對出口給予高度關注,在出口方面採取一系列舉措進行應對。

但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其中所存在的機會,因為歐洲和美國面臨高通脹壓力,成本大幅度抬升、勞動力工資高,有可能使其製造業生產陷於困難,市場供給就會出現不足,這時我國出口可能會迎來一些機遇,需要積極、及時地加以把握。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未來一個階段需要降低風險偏好,謹慎管理風險,尤其是在境外投資方面,需要高度關注風險。

END

運營編輯:張禕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