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號,凌晨1點鐘正在睡夢中的人被一次次的震動吵醒。
“不好,地震了!”
率先從震動中醒來的人,立馬叫醒了自己的家人。此時,時間就是生命,大家來不及換衣服,在睡衣外套上一個羽絨服或者棉衣就往樓下跑。凌晨,慌亂中跑到樓下空曠處的人幾乎毫無睡意,一下子就被驚醒了。還能看到有人扛着自己家的被子就跑出來的。
可以明顯感覺到整個房子都在震動,這次的地震高達6.9級。地震發生在青海門源,繼凌晨1點45分至凌晨2點33分,不到1小時的時間,一共發生5次地震,總計餘震高達12次。接到通知後的消防人員立即緊急出動,派遣了754名救援人員,169輛消防車前往一線。
所幸,經過檢查之後發現無一人傷亡,也沒有房屋倒塌情況,只有一些墜落的物品。
46年前的7月28日,唐山發生了一起特大地震,7.8級。那一次的地震中,24萬生命一夜之間消逝,16萬人在這次地震中身受重傷,無數的房屋轟然倒塌,化為烏有。也正是這一次的慘痛教訓,讓我們國家更為專註於研究房屋防震技術。
什麼是隔震技術?
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通過技術手段使我們的房屋有一定的隔震效果。使用了隔震技術的建築,就好像穿了溜冰鞋的人一樣,採用“以柔克剛”的技術理念,在建築的底層,下部以及上部結構之間設置橡膠隔震支座和阻尼裝置等設備。用該設備減少上層建築的震動,上層建築平移幅度更小,可以降低1/4-1/8的地震作用。
隔震技術示意圖
譬如,某個地區發生了7級的地震,沒有隔震技術處理的樓層將會承受真實的7級震動。在如此大的地震之下,普通房屋會頃刻倒塌。有隔震技術的樓房,承受的震級大約是4.5級,大大減少了受害程度。
現在我們國家使用的隔震技術都是疊層橡膠支座,來達到減震的目的,這種技術經過多次試驗,是目前效果最顯著的一種抗震技術。隔震技術最妙之處在地基,地基部分就像一個彈簧,給上部分的結構加以緩衝,達到減少損壞的目的。如今,我們國家多個地區的高層建築都已廣泛採用隔震技術。
天津國貿中心應用了隔震技術
更值得一提的是地鐵的“加蓋”應用,地鐵的設計不同於房屋建築,想要達到抗震效果面臨的困難可不小。經過專業人士多次試驗,最後採用水平滑移支座、速度型滯黏阻尼器組合方式,給地鐵建築加以隔震層。採用了此技術的地鐵上樓梯地震作用明顯減少,若有突發地震也完成不用擔心會出現坍塌現象。如今,北京的6、8以及16號線都採用了隔震技術,為我們國家的隔震技術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地鐵上蓋隔震建築多目標一體化設計
中國隔震技術
我們國家很多地區都處於容易地震的地帶,譬如雲南所有的地區都處於6度設防區,高達78.6%的地區處於7-8度設防區。自80年代起,我們國家的專家就重點開始關注隔震技術,並且提出了橡膠支座隔震建築成套技術。
2013年雅安發生了7級地震,一些房屋受損情況特別小,是因為這些受損小的房屋都使用了隔震技術。隔震技術除了應用於房屋建築,現在還廣泛應用於橋樑建築、機場航站樓等多個地方。例如: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航站樓、北京機場航站樓等。
目前,我們國家多個省份都應用了該技術,使用過該技術的房屋基本可以保證大地震也不會倒塌,而且地震級數越大,抗震的效果也會更好。
我們從這一次的青海門源6.9級地震中,再一次看到了房屋防震技術的厲害之處。目前,我國的減震建築數量超過10000多棟,佔據全世界1/2,隔震技術建築覆蓋面積覆蓋89萬平米。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一句,中國的隔震技術樓房總數排名世界第一!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國家的建築防震技術也日益完善。希望這種技術能夠全面覆蓋所有的建築,爭取早日做到不怕地震,地震0傷害!
參考文獻:
【1】隔震技術在高層建築抗震中的應用與研究_李大立 湖北工業大學 知網 2015-06-01
【2】核電工程應用隔震技術的可行性探討_謝禮立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知網 2012-02-15
【3】基礎隔震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分析_張瑞君 太原理工大學 知網 2016-05-01
【4】隔震技術在模塊化建築中的應用研究_黃敦堅 廣州大學 知網 2016-06-01
【5】長聯大跨連續梁橋隔震技術應用研究_夏修身 橋樑建設 知網 2015-08-28
作者:怡君 校稿編輯: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