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2日上午9點,MLB、MLB球員工會與日本職棒達成協議,同意將原有日本球員進入MLB的制度有效期延長一年。儘管這份協議需得到MLB各支球隊批准,但協議生效已成定局。外界一致認為,這為日本球員大谷翔平前往MLB鋪平了道路。
“前幾天和球隊官員見面並表達了意向後,我的請求得到了積極的回應與支持。”大谷翔平在11月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希望從明年開始能在美國打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24歲的大谷翔平被視為棒球天才。2016年,他曾同時將日本職業棒球聯賽的最佳投手和最佳擊球手納入囊中,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同時獲得這兩個獎項的球員。

大谷翔平在新聞發布會上表達了前往MLB的意願。
從中學開始,大谷翔平的夢想就是進入MLB。
2012年夏天遺憾地與甲子園正賽失之交臂後,高中畢業的大谷翔平得到了洛杉磯道奇、德州遊騎兵和波士頓紅襪三支球隊的面試機會。儘管他個人非常明確地表示希望直接進入MLB,但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還是在2012年選秀中在第一順位強行選下了大谷翔平。
五年後,為北海道帶來一座日本聯賽冠軍獎盃的大谷翔平,終於迎來了第二次機會。但這次擋在他與美國之間的,也不只是太平洋。
入札制度的複雜和球員工會的強硬態度,一度讓大谷翔平的美國之路蒙上陰影。MLB球員工會原本將11月21日上午9點定為達成新協議的最後期限,可為了解決大谷翔平的問題,工會破例將最後期限延長24小時。11月22日達成的協議,也被很多人視為球員工會對大谷翔平的特殊對待。
實際上,在MLB、球員工會和日本職棒的角力過程中,大谷翔平的聲音反而最不重要。那麼,實現了夢想的大谷翔平到底闖過了幾道關?
獨特的入札制度
根據現有規則,在日本職業棒球聯賽(NPB)、韓國棒球聯賽(KBO)效力時間不足9年的球員無法自由地前往MLB。究其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NPB和KBO不願在沒有經濟補償的前提下白白流失自己的明星球員;其二,並不是所有被NPB和KBO送到MLB的球員都願意在美國發展。
在這個背景下,1998年MLB與NPB達成協議,確定了亞洲球員進入MLB的基準制度,即“posting system”,日語為“入札”,也就是競標。韓國棒球聯賽隨後沿用了這個制度。
按照這個制度,當日韓球員有意前往MLB時,他們需要向母隊提出要求。母隊同意後通知MLB總裁,與MLB共同確定一筆最高不超過2000萬美元的“入札”費用。費用確定後,球員有30天時間與MLB球隊協商。如果有MLB球隊願意簽下這名球員,除球員合同外,入札費將轉為“轉會費”,由MLB球隊支付給NPB或KBO球隊。
不過,上述版本的入札制度已經在2017年10月31日到期。按照2016年球員工會與MLB達成的新版勞資協議,海外球員轉會時,母隊只能得到球員新合同15%到20%作為回報,可這個新制度需要等到2019賽季才能生效。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段里,亞洲球員進入MLB處於制度空窗期。
按照《紐約郵報》的消息,除非將入札費確定為2000萬美元,否則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不同意放人。
考慮到大谷翔平的潛力,願意出2000萬美元的MLB 球隊不在少數。MLB也不介意特殊對待大谷翔平,允許他使用已經作廢的體系。
這裡遇到了第二個問題。亞洲球員能否進入MLB,除了需要球員本人、亞洲母隊、MLB球隊和MLB同意之外,各方達成的協議必須得到MLB球員工會的認可——即便球員尚未正式加入美國的球員工會。大谷翔平能否如願進入MLB,工會的態度變得至關重要。
北美四大聯盟中影響力最大的工會
職業棒球的第一個球員工會成立於1887年8月,這也是北美職業體育歷史上的第一個工會組織。這個名為“兄弟會”的工會成立的最根本目標,就是廢除等同於賣身合同的僱傭合同。儘管這個工會在1890年便宣告解散,但1966年成立的MLB球員工會,通過在勞資談判中的球員薪金條款,實際上延續了“兄弟會”最初的價值與追求。
MLB球員工會也是北美四大聯盟中影響力最大的工會——在他們的努力下,MLB是北美四大聯盟唯一一個不對球員薪金設置上限的聯盟。
“棒球擁有非常高效的工會,這讓他們的球員在協商高價合同時擁有更多自由。”《棒球經濟學家》一書作者JC·布拉德貝里這樣評價。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世界職業體育歷史上的巨額合同,基本都出自MLB,比如邁阿密馬林魚2014年吉安卡洛·斯坦頓簽下的13年3.25億美元合同,或者洛杉磯道奇2014年與克雷頓·科肖恩簽下的七年2.15億美元合同。
按照《紐約郵報》之前的報道,在與大谷翔平及經紀人面談前,MLB球員工會的態度比較消極。
MLB球員工會的邏輯其實很簡單,最大程度的保護球員利益是他們的根本目標。避免大谷翔平成為被高價買賣的“商品”,是球員工會在這個問題上猶豫的最主要原因。
確立入札制度後十多年時間,MLB與NPB沒有對入札費的上限做出設定。為了爭搶優秀球員,MLB球隊不得不付出巨大代價。日本母隊成為最大獲益者,而球員的個人收益卻大打折扣,這正是入札制度實行初期受到各方指責的原因。

鈴木一朗初期的年薪只有入札費的四分之一。
最初通過入札制度進入MLB的鈴木一朗和石井一久就受到了影響。2000年,西雅圖水手利用入札制度從歐力士藍浪隊競標鈴木一朗時,水手隊付出了1312.5萬美元的入札費,但鈴木一朗在MLB的第一份合同只有三年1400萬美元。2002年,洛杉磯道奇付給養樂多燕子隊1126萬美元入札費,而石井一久的合同只有四年1230萬美元。2006年松阪大輔的入札費達到5111萬美元、2011年達比修有5170萬美元的入札費,分別創造了歷史紀錄。而兩個人的年薪,分別不到1000萬美元。
這種不平等的狀態從2013年開始終於出現改變。就是在那一年,入札費的上限被限制在了2000萬美元。從樂天金鷹隊轉到紐約洋基的田中將大,簽下了七年1.55億美元的巨額合同。
可大谷翔平面臨的問題在於,他無法像田中將大那樣直接簽下高薪。
新版勞資協議
球員工會在2016年與MLB協商勞資協議時,增加國際選秀曾是提案之一。雖然這一提案最終不了了之,但雙方還是就25歲以下外籍球員(主要針對古巴和日本)的薪金限制達成了協議。這份勞資協議規定,按照球隊市場大小、年營收不同,MLB各球隊的國際球員簽約薪金池分為575萬、525萬和475萬美元三檔。所有不滿25周歲的國際球員只能在這一硬工資帽範圍內簽下合同。
MLB擁有北美職業體育最為複雜的小聯盟體系,這讓絕大多數美國本土(包括加拿大球員)很難在25歲前成為擁有簽訂巨額合同權利的完全自由球員。為國際球員設立25歲的門檻,也是為了保護美國本土球員。
根據美聯社的報道,所有MLB球隊都使用了部分薪金池。目前薪金池剩餘最多的是德州遊騎兵,為353萬美元,其次為紐約洋基隊的325萬美元和明尼蘇達雙城隊的324.5萬美元。薪金池剩餘超過百萬的除了上述三支球隊,只剩匹茲堡海盜隊(226萬)、邁阿密馬林魚隊(174萬)和西雅圖水手隊(157萬)。
也就是說,想在2018賽季登陸MLB的大谷翔平能簽的合同,只在30萬美元的底薪與353萬美元之間。
若是沿用剛失效不久的入札制度,日本火腿鬥士隊得到2000萬美元,大谷翔平簽下一份不超過353萬美元的合同,某支MLB球隊得到“日本貝比·魯斯”,這會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可按照勞資協議的規定,從2019賽季開始,海外球隊的轉會費用將限定為球隊合同的15%到20%。
如果提前適用這個規定,日本火腿鬥士隊靠大谷翔平最多收穫60萬美元。對於想靠賣球員掙錢的日本球隊來說,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能否如願進入MLB,決定權並不在大谷翔平。
從《紐約郵報》、Fanrag Sports等多家媒體披露的消息來看,MLB球員工會最初的態度是無意延長舊入札協議有效期,不願特殊對待大谷翔平。
至於工會在最後時刻改變態度的原因,有美國媒體認為,工會此前的冷談不過是虛張聲勢,他們只是想在海外球員中建立權威。不過雅虎體育表示,拖延協議只會為工會未來帶來更多的問題,這才是他們同意延長舊制度有效期的原因。
現在,球員工會同意沿用舊入札制度後,剩下的唯一疑問,就是大谷翔平新賽季的落腳點了。儘管本人尚未明確表達意願,但美國媒體表示,洋基和道奇這兩支在日本影響最大的球隊具有明顯的優勢,但道奇的薪金池只剩下30萬的底薪,這讓紐約洋基在大谷翔平追逐戰中處於領跑位置。
為了招募大谷翔平,洋基預計會派出球隊特別顧問、日本棒球名宿松井秀喜。“如果他能來美國,洋基也有興趣,那我會加入談判,說服或招募他前往洋基。”松井秀喜表示。
延展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