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
全球聞名的房產諮詢“五大行”
隨着房地產行業的興起,房產諮詢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據“青青灣求職”(微信公號ID:qqwjob)所知,外資“五大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五大行包括: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戴德梁行(Cushman& Wakefield)、仲量聯行(JLL)、世邦魏理仕(CBRE)、高力國際(Colliers)。
這幾家公司在亞太地區業務開拓基本上是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後,遵循從澳洲、新加坡、中國香港,逐漸進入中國內地的節奏。
它們基本上都以商業房地產(包括寫字樓、商鋪、工業地產、酒店等)項目為主,服務的客戶包括各類房地產開發商、運營商、投資機構、跨國公司、政府機構等。
也就是說,如果各類房地產開發商是甲方,那麼,五大行就是俗稱的乙方。
舉個例子,新落成的寫字樓需要招商,那麼開發商就聘請房地產諮詢公司,來幫忙進行租戶的招商等。
此外,除了運營層面的業務,“諮詢”工作不可或缺。比如,“五大行”的諮詢部可以為土地的生地(指不具備城市基礎設施的土地)進行前期規劃,出具諮詢報告。
還有房地產估價業務,這個主要講的是戴德梁行,因為只有它在中國內地可以開展估價業務,別的“五大行”都要拿香港牌照來做,比較麻煩。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覺得,戴德梁行在中國內地的發展是優勢的。
事實也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幾年,當時市場的領導者是戴德梁行和第一太平戴維斯。
不過,戴德梁行在大中華區的後續發展速度疲軟,不如後來居上的世邦魏理仕和仲量聯行。
CBRE和JLL通過不斷併購,現在已經成為行業內絕對的一線公司。它們逐漸把業務線覆蓋到酒店、房地產估價、投資管理等相對專業化的領域。
面對頹勢,戴德梁行當然不會甘心落於人後,將市場份額拱手讓人。
據“青青灣求職”青青君了解,2015年,戴德梁行花大價錢把另一家知名的房產諮詢公司高緯環球收入囊中。
合併後實力變得更強的戴德梁行迅速拿下了大連、上海、南京等地的一堆項目。他們家不僅與政府的合作程度更加深入,在地產跨界領域與平安金融、阿里巴巴等公司也有不錯的交情,更有甚者,還開始涉足海外房產領域。
2018年8月2日,戴德梁行於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敲鐘上市,算是把公司推上了另一個里程碑。
當然,不管是在全球範圍內,還是中國大陸地區的業務,戴德梁行還不足以撼動世邦魏理仕和仲量聯行的地位。不過,作為強有力的挑戰者,戴德梁行可謂勢頭正勁,漸入佳境。
本土化程度高 辦公環境“高大上”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房地產諮詢公司每年的校招名額不多,競爭激烈。特別是如果能入職像戴德梁行這樣的“五大行”,薪酬福利和職業前景,都是挺有保障的。
首先,講講辦公環境。因為是乙方的緣故,戴德梁行的辦公地點基本位於“高大上”的區域。比如,戴德梁行上海公司的辦公室就位於恆隆廣場寫字樓高層,公司前台可以俯瞰上海南京西路全景,相當驚艷。
其次,與其他大行相比,戴德梁行因為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比較早的緣故,被稱為本土化程度最高的外資“五大行”。也因此,他們家雖然對英語有要求,但要求也沒有那麼高。
事實上,公司有很多外國高管,年輕同事中有很多海歸,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能說流利的中文,所以溝通交流很方便。
另外,據“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所知,戴德梁行雖然在幾年前收購了美資背景的高緯環球,但企業文化仍然具有濃厚的“港資”公司特點。公司和香港商會合作密切,每年會收大量港大、港中大的實習生。他們分布在不同部門,其中投資部會比較多。
這樣一來,對於我們中國內地的學生來說,這家公司算不上純粹的外企,風格間於外企和民企之間。像很多外企那樣,他們家對入職的新員工有完善的培訓體系;而在具體的工作中,又比較了解國情,政商關係把握得比較有分寸。
不過,需要提醒一句的是,房地產諮詢行業雖然前景不錯,但是個挺累的活,有時候會沒有周末,平常加班加點也比較正常。這種工作狀態,比較適合有野心、想挑戰的同學,而不是很適合那些喜歡穩定的同學。
解讀戴德梁行2020校園招聘
說到這裡,有些同學可能會問,如何應聘戴德梁行呢?
一般來說,他們家比較偏好海外名校或者國內985、211的學校,房地產相關專業的同學會更加有優勢。
在房地產諮詢工作中,ppt很重要,所以要做這行,ppt製作要過硬。
並且,大家在面試前要多了解你那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宏觀、微觀的情況都要有所涉獵。
而在正式的面試時,要着正裝。因為我前面就說過了,房地產諮詢公司是乙方,“賣相”還是很重要的。
按照官方說法,在這次的戴德梁行2020校園招聘中,管培生項目為期20多個月,將參與公司關於戰略、管理、業務發展等方面的項目,成立項目組完成任務。
為了幫助大家應聘,“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整理了2019年管培生的求職經驗:
宣講會:
宣講會很重要,因為公司會優先考慮參加過宣講會的同學參加面試,如果回答問題還能拿到直通二輪的pass卡。
電話面試:
不會事先通知,電話打過來直接面試,全程英文,問的問題比較個性化,主要是根據自身簡歷在問。
Office Open Day:
大家一起做遊戲,然後HR會帶着去辦公室參觀,並且講解各個業務線是做什麼的,之後會進行英語筆試(翻譯,數學計算,邏輯推理等)。
AC面:
先是將事先準備的PPT展示5min(英文),然後是辯論賽(中文),最後是par面,會問為什麼想進戴德梁行,還有對於職位的了解等。
中海地產:
房產界的“一代宗師”
眾所周知,中海地產是家巨無霸央企,它在很多方面,都是業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不少房產公司的“爺爺輩”。
早在1979年,中海以100萬元香港貸款起步,後來又於1992年在香港上市,完美印證了“出名要趁早的”理論。從一個外派學習的28人小分隊,成長為年銷售額超過3000億的房企,其中的故事也是豐富多彩。
成立之初,中海在港澳承建、參與過很多重要的工程:修建香港新機場客運大樓,1997年投入使用;建造香港迪士尼樂園,港珠澳大橋連線段……
但真正讓中海大放異彩的還是在中國大陸。
中海自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在珠三角做房地產,1981年開發了中國內地首個房地產項目深圳海豐苑。
之後經過7年積累,1988年8月,中海中標深圳第一塊以美元作價的拍賣地塊,1990年於這個地塊上建成海富花園,開發經驗基本照搬香港,並取得了空前成功。
據“青青灣求職”(微信公號ID:qqwjob)青青君所知,中海主打中高端改善產品,走高端住宅的性價比思路,依靠主力開發改善和高端門檻型產品,來獲取利潤、平衡風險;同時猛摳成本,保證產品價格靈活性好、利潤空間大。
多年以來,其企業風格向來以穩健著稱。即使過去幾年,很多房產公司都拚命加槓桿,狂飆突進,但中海還是走出了自己的節奏。
截至2018年末,中海地產的資產負債率不到60%,只有59.5%,這在負債率動輒超過100%的房地產行業,可謂是一朵奇葩。
與之對應的是,中海的銷售業績也在同步增長。
2019年上半年,根據中海發布的銷售簡報,以港幣計價,中海官方口徑銷售增速為28.7%,銷售合約額達1942億港元。在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僅增長5.6%的背景下,這一增速,相當亮眼。
在如今房地產的“小年”中,中海卻一如既往步履輕盈,其背後的底氣,不可謂不大。
當然,這個“巨無霸”也並非完全無懈可擊。
中海也有央企的通病,正因為體量太大,因而反應遲緩,領導層思維保守,創新能力不足。部分管理人員薪酬水平不高,上升空間受限,紛紛選擇出走,導致公司人才流失嚴重。
而那些新興的房地產公司也不忘趁火打劫。
“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根據新聞報道得知,2001年開始,萬科啟動了知名的“海盜行動”,從中海地產大規模吸納高級職業經理人,一下引進了50多位高管人才,曾經20多個一線公司的負責人中,有1/3左右源於“海盜行動”。
龍湖是另一家喜歡從中海挖人的房企,有段時間,其管理層中中海背景的高管竟達9人之多,而且時間跨度長達4年。
碧桂園、世茂等很多行業企業,也是中海人才的“消費者”。
久而久之,中海無奈地成就了地產界“黃埔軍校”的美名。
解讀中海地產2020校園招聘
在這次的中海校招中,公司主要發布了“海之子”、“海之星”校園招聘項目。
有些同學可能不是很理解這兩個項目的區別,“青青灣求職”青青君在這邊介紹下:
“海之子”已經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是為廣大應屆生提供地產開發及商業管理類崗位的管培生項目,立足於精英化、國際化,通過系統化的培養,立志於把“海之子”打造成為“行業英才”。
如果同學們一旦成為“海之子”,那麼這個管培生項目的好處就是:內部晉陞快、有輪崗機會,優先競爭條線管理崗。換句話說,成為“海之子”,是通往中海高管之路的捷徑。
而“海之星”項目則比較新,2018年才開始舉辦招募。“海之星”主要分為銷售類、商業類、教育類、養老類。
銷售類“海之星”,主要是房地產銷售方向;商業類,主要是往中海的酒店、寫字樓、購物中心基層管理崗位發展;教育類,主要是中海的各級學校教師崗位方向;養老類,主要是從公司的養老業務的基礎健康管理、運營、宣傳等崗位開始發展。
兩相比較,大家可以發現,“海之子”的要求相對較高,培養的是綜合管理人才,而且項目比較成熟;“海之星”的要求略低,培養方向是專業人才,並且項目還處在草創階段。
至於,應聘中海校招項目的利弊,“青青灣求職”青青君覺得,主要有兩方面:
其一,我前面文章中已經提到了,中海是應屆生不可多得的職場起點,平台大,業界認可度高。工作了幾年後跳槽,幾乎所有房產公司都會搶着要。
但是另一方面,央企的工資是比較低的,在同級別房產公司中,他們家幾乎是處於中下游水平。而且和其他央企相同的是,他們家充滿着服從、保守、無私奉獻的企業文化,因而有可能扼殺員工的創造力和實現自我價值。就這點而言,性格張揚、有個性、創新意識強的新員工會感到格格不入。
說了那麼多,接下來,“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整理了2018年中海地產“海之子”營銷策劃崗的應聘經驗,助力大家接下來的應聘:
網申、測評:
測評難度適中,中海也是為數不多公布面試名單及高校的企業。進入面試環節的主要以名校為主,學歷以碩博士居多。但是普通院校的同學應聘成功的情況,也並不是沒有。
初面:
面試形式是60秒演講,給定主題為“我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應該是這幾年沒有變化的題目了。
面試過程是,20個人被一次性帶入面試場地,場下坐着一群HR。每個人依次上台發言,一位發言完畢則站在旁邊的候補面試者補上,下一位候補面試者再進入候場區。
整個流程沒有提供給面試者觀看的電子錶或其他計時裝置,只有在時間到了的時候工作人員會“叮”得一聲敲一下鈴,所以時間把握是一個技術活。
二面:
二面也叫“評估中心”面,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現場的即興演講,其二是無領導小組討論。
首先是各組依次開始即興演講,題目現場抽取,抽到題目後有60秒的讀題思考時間,而後進行60秒的即興演講。
整個即興演講的題目五花八門,很難提前做出準備,有同學抽到的題目就是“新零售”。
無領導小組討論題題目非常長,非常詳細介紹了某公司的三個項目,然後需要定出一系列的營銷策劃方案。
三面:
下半場的面試邀約是各分公司各自展開的,HR一對一單面,內容依舊是從自我介紹開始,由簡歷展開,重點關注實習經歷,補充結構化面試的常規問題。
終面:
終面形式是人力總1對1面試,內容依舊常規,從自我介紹開始,由簡歷展開,着重關注實習。當時被問了不少關於營銷的理解,為什麼要做營銷等。
其他的問題還包括“你到現在手裡有哪些企業的offer”。
萬科:
房地產牛市神話的終結
不可否認,房地產行業對中國經濟做出過很大的貢獻。我們國家地方債務,很多都是由房地產賣地收入來緩解。過去,每當經濟有下行苗頭時,提振房市,然後各項經濟指標回升,是屢試不爽的手段。
但時間一長,這東西就像毒癮,易染上,又戒不掉,對實體經濟也造成了愈來愈多的損害。最直觀的例子就是,企業主的廠房租金、辦公室租金,直線上升,利潤卻不見增長,導致經營環境惡化。
在全民炒房的浪潮中,有些上市公司的年業務收益,都比不上賣掉一套房賺的錢多。
此外,老百姓的收入並沒有像房價那樣年年飆升,在掏空“六個錢包”購房後,其他的消費慾望被抑制。居民家庭槓桿率太高,內需又不足,久而久之,便成了惡性循環。
也許是過去十多年的房地產牛市,讓老百姓有了房價只漲不跌的觀念,今年年初出現“小陽春”的時候,不少人仍然覺得,房地產行業的盛世,還將持續。
但“青青灣求職”青青君(微信公號ID:qqwjob)認為,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肯定會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被逐漸打破。原因歸根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國家祭出了“重拳”。
和以往“穩房價”,以及單一的限售限購政策不同,今年國家已經定調“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並從根源上打出組合拳。
首先是房貸利率新政,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
新政目的是,為了將更多信貸資源流向小微和民營企業,而針對最近房貸利率普遍上漲的房地產行業,官方表態“不會下降”。
與此同時,銀保監會也啟動了一系列金融機構對房地產的融資專項檢查,信託、銀行理財等場外融資渠道同時收緊。
消息一出,就有新聞爆料,安徽合肥已有多家銀行不做二手房貸款,甚至還有部分銀行停止了新房貸款。而中信銀行更是由於“以流動資金貸款名義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等原因,被銀保監會開出了千萬級罰單。
而隨着調控進入深水區,房地產銷售下行,土地流拍頻現,行業集中度提高,中小房企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增加。
所以,“青青灣求職”青青君覺得,如果大家對房產領域感興趣的話,今年最好應聘行業領軍房企,可能會更保險些。
解讀2020萬科校園招聘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就提到,萬科是房產領域公認的“好學生”。即使房產大環境不比以前,能夠拿到萬科的offer,大家在該領域的發展,還是有保障的。
據“青青灣求職”青青君了解,2020萬科“新動力”招聘計劃,覆蓋地產、物業、商業、長租公寓、物流、冰雪、教育等各業務領域。
而本屆“新動力”,將以區域整體(職位可選區域包括:上海區域、北方區域、南方區域、中西部區域)為奮鬥舞台,接受集中培養與輪崗鍛煉,後續根據業務發展以及個人能力特點,在區域輻射城市範圍內“以戰代學”。
“新動力”在兩年的成長期後,可申請全國範圍內,各城市及業務領域的調動。
另外,除了國內的諸多面試地點,“新動力”為了方便留學生,還設置了海外面試站點,包括英國倫敦、美國紐約、舊金山、芝加哥。
而據“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所知,這次2020校招的流程和往年並沒有多大區別,包括網申&測評、小組面試、專業面試、HR面試、終審&體驗之旅等。
為了方便大家應聘,我整理了一下去年2019萬科“新動力”校園招聘的情況:
網申:
會有兩個OQ,題目是:寫出你的三個核心競爭力和你為什麼選擇萬科,你能為萬科帶來什麼?
筆試:
4個部分的行測題,每個部分十分鐘,時間不太夠,大家可以提前先做一做題找找感覺。
言語理解題:考察句子排序,病句,恰當詞語,段落理解,和高中語文考試接近。
數學題:考察速算能力和一些速算技巧(比如幾個五位數相加的結果,一個數的幾百次方的個位數是多少)。
邏輯題:考察邏輯能力和推理能力,具體題型有骰子摺疊後三視圖;圖形推理;數列推理;
案例題:給一些數據表格,按要求做分析,回答問題。
群面:
有同學抽到的題目是,“萬科如何差異化做聯合辦公平台?”題目和時事熱點、房產熱點會有一定關聯,大家平時要注意多看相關新聞報道,並形成自己的獨到的看法。
HR面:
自我介紹,問實習經歷,最成功的事和最深刻的教訓,對崗位有什麼理解?
專業面:
一對多,自我介紹,最深刻的教訓,怎麼判斷是否做長租公寓業務,你認為本組表現最好的是誰?
終審:
多對多,自我介紹,最深刻的教訓,以及圍繞實習經歷提問。
體驗之旅:
不要看字面意思,以為是參觀旅遊,其實有考察環節,整體並不輕鬆。
參觀樓盤,設計一個萬科的業務產品並展示(不同組題目不同,期間會不斷讓組員相互打分,並且會有hr全程觀察記錄,熬夜完成),還有總經理面對面環節。
萬科的面試很專業,要求嚴格,競爭相當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