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世界,你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2022年10月04日09:43:24 熱門 1741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又一次讓國人看到了中西醫聯合攜手抗疫的局面,時至今日在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同時,也帶給了我們更多思考的時間。中醫作為祖國傳統醫學,伴隨中國發展史近五千年,而在近百年歷史中對於其功效一直飽受爭議。那麼中醫究竟能不能治病,他在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發展壯大中究竟扮演着什麼角色呢?


中醫看世界,你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名中醫愛好者,我對中醫有着深厚的感情,自然也是力挺中醫的。但就客觀而言,中醫不是純粹的醫學,而更接近於哲學,它基本是在利用樸素唯物主義的哲學思路來給人治病。

  所以,在西醫中會有細緻嚴謹的分科,大的方面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再往細了內科又可以分為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腫瘤科、內分泌科,血液內科,傳染病科等等,受所學知識和臨床經驗的局限,一般西醫大夫只能專註和勝任於一科或幾科疾病的診療,像在本次疫情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鐘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就屬於呼吸科方面的專家。

  中醫在這一點上更像個雜家,一個有修為的中醫大夫基本上會是個全科大夫。

  以中醫的鼻祖扁鵲為例,相傳他到處遊歷,長期在民間行醫。當他來到邯鄲地區的趙國,這裡婦女患病人數較多,扁鵲就主治婦科。當他來到洛陽地區的周國,知道這裡民俗多尊重老人,而老人多是耳目不靈的病症,扁鵲就主治五官科。咸陽地區的秦國比較尚武,非常重視小孩的培養,在這裡扁鵲先生又主治小兒科。


中醫看世界,你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 天天要聞

扁鵲


  上述雖然只是傳說,但事實確實如此,中醫大夫基本都是全科醫生(沒有成為全科醫生也只是因為對某些疾病臨床經驗不足,但理論基本相通)。由於中醫治病的原理從不外乎陰陽五行、生克治化、邪正虛實、氣血盈虧這些方面,領悟到了這一點,就可以因病治宜而可不受病種的局限。這也就是為什麼當遭遇非典、新冠等新病種侵襲時,西醫往往一時拿不出特效藥物,而中醫卻可以根據老祖宗留下的寶貴理論經驗,從容不迫的辨證分型和積極應對。

  既然中醫不是純粹的醫學而是哲學,那麼證明中醫的有效性就不僅僅囿於治病救人的醫學層面,今天我們就從中醫帶給我們的哲理中,去重新認識一下我們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在中醫視角下,在整體觀念下,你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在中醫的世界裡,可以把疾病按病邪所屬經絡劃分,比如太陽經證、陽明經證、少陽經證、少陰經證等,也可以按五臟劃分,比如風寒犯肺、肝陽上亢、腎陽虧虛等,也可以按照衛氣營血(溫病學範疇)或者八綱辨證(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來劃分,但最終都不外乎陰陽,也就是最終都要通過陰陽來看待問題。


中醫看世界,你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 天天要聞


  中醫學中的陰陽概念並不一成不變的陰陽關係,而是相對的靈活的動態的陰陽關係。比如具體到人體,正面屬陰,背面屬陽,如果單看正面,則上半身屬陽,下半身屬陰,如果具體到內外,則體表為陽,體內為陰,不管怎麼變化,總是能分出陰陽來,這就是中醫認識疾病的方式。

  中醫學博士羅大倫先生曾經說過一個簡單劃分陰陽的方式,那就是能看得見的、有形的物質屬陰,而它實現的功能屬陽(這只是陰陽關係的一個層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台電腦其所有的軟硬件組成屬陰,而它能實現打字、運算、上網等功能屬陽;一張桌子,所有的木材組成屬陰,它能當桌子用可以盛放物品,它所實現的功能屬陽。

  具體到人體上,血為陰而氣為陽,因為血為有形物質,氣看不見摸不着。具體到五臟之一的腎呢,亦分陰陽,腎陰代表的是一種有形精華物質,所以腎陰虛說明身體內部有形物質的缺乏,在中成藥里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都是滋補腎陰的常用藥。腎陽虛主要說明功能出了問題,比如表現為精神萎靡、腰膝酸冷等都是典型腎陽虛的表現,桂附地黃丸、右歸丸又都是滋補腎陽的常用藥。

  將研究的事物分出陰陽來,這是一種什麼思路呢,又有什麼益處呢?這是看清事物本質的需要,當事物不分陰陽時,就像一種原始混沌的狀態,你容易陷入事物本身而無從分辨和解析,而只有分出陰陽來你才能跳出事物本身,以客觀的立場去認識和分析問題。

  比方一個人,如果沒有忠奸善惡、是非功過這些概念,就很難去做出評價,而忠與奸、善與惡、是與非、功與過其實就是一種變向的陰陽劃分,有了陰陽就等於有了標尺,忠奸可分,善惡可辨。

  陰與陽就像一架天平的兩端,而中心的平衡點就是陰陽最和諧狀態。現實生活中陰與陽很難保持平衡,要麼陰盛陽虛,要麼陽盛陰虛,真正陰陽調和者,百人之中可能也難遇到一個,所以在中醫看來,真正五臟調和的健康人很少,人們總是處於臟腑的各種陰陽失衡中。在種種陰陽失衡量狀態下,可以將疾病劃分為兩大類,一類稱之為“太過”,一類稱之為“不及”。

  何謂太過與不及,以肝氣為例,肝主升發,喜條達,肝氣升發太過則會形成肝陽上亢證(脈象弦硬,多見於高血壓患者),肝氣升發不及則會形成肝氣鬱結證(脈象細弦,多見於抑鬱症患者);心氣也是一樣,心動過速屬於太過,心動過緩又屬於不及,都屬於病態,唯有心臟調和不急不緩才是健康的狀態;肺氣亦是如此,太過則痰涎壅盛,不及則憋悶氣短……身體各部位的機能也是一樣,消化功能太過,用中醫術語叫消谷善飢,消化功能不及,用中醫術語叫胃納獃滯,消谷善飢和胃納獃滯都屬於病態;腸道水分太過則便溏,水分太少則便秘,便溏和便秘反應的是人體陰陽的失調,都不正常。還有津液的輸布,也存在太過和不及的問題,鼻腔黏膜分泌太過就會流涕不止,鼻腔黏膜分泌不及就會幹燥不適;口腔唾液分泌太過,容易流口水(在北方又叫流哈喇子),口腔唾液分泌不足又會口乾咽干。

  從中醫視角來看,偏盛則太過,偏衰則不及,不偏不倚的中立狀態才最和諧、最健康。我們把這種認識事物的方式延伸到自然、社會以及人的思維領域,結果也是一樣。在自然界中以降雨為例,雨量太過就會出現洪澇,雨量不及又會出現乾旱,洪澇和乾旱對人類對莊稼而言都不友好,唯有降水適中不偏不倚,才能稱之為風調雨順;在氣溫上也是如此,溫度太過就相當於氣溫偏高,溫度不及就等於氣溫偏低,氣溫或高或低對人而言都不會感到舒適,只有氣溫不高不低時才是人感覺最舒適的狀態。再在社會層面舉兩個例子,就拿在高速公路上行車來說吧,有最高限速和最低限速,車輛超過最高限速屬於太過,容易脫離司機掌控增加車禍風險,車輛達不到最低限速屬於不及,又容易形成擁堵,只有在最高限速和最低限速之間行駛,才是最和諧的駕駛狀態;在政治上呢,一個國家太強硬屬於太過,常會欺負弱國,在政治上太軟弱屬於不及,常被強國欺凌,只有不偏不倚狀態下,對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而言才最和諧。在人的思想層面,左傾是激進冒險主義,屬於太過,右傾是保守主義和投降主義,屬於不及,兩種思想都要不得,既不左又不右才是和諧處事之道;自負和自卑同樣屬於太過和不及兩端,而自信則屬於不偏不倚的中間位置......

  中醫這種認識疾病(事物)的方式有三個優勢,同時也存在三個劣勢!下面就一一羅列出來:

  優勢一:將紛繁複雜的疾病根據其對身體陰陽平衡的破壞特點可歸結為有限的幾類證型。無論是外邪還是內傷疾病,中醫只是研究的這種疾病對身體陰陽平衡造成的偏離結果,從而根據這一結果辨證分型給予治療,所以無論是面對非典還是新冠,抑或其它新生疾病,都不會逃出陰陽失衡這個局面,也自然不會影響到治療方案的出具。

  優勢二:如果嚴格按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可以實現治本。人體是自然界最精密的“儀器”,他具備自我修復功能,當身體各方面的陰陽狀態處於不偏不倚時,此時的抵抗力最強,自我修復能力也最強。而中醫的抗邪或扶正嚴格意義上並不是在治病,而是在調理和糾偏,使身體被疾病破壞的陰陽失衡狀態糾正到正常秩序上來。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對應人體的肝心脾肺腎(氣化的五臟,不是影像學上呈現的五臟),根據五行生剋關係,肝(居左,五行屬木)與肺(居右,五行屬金,)心(居上,五行屬火)與腎(居下,五行屬水),正好構築了一個正方形,而脾(居中,五行屬土)屬後天之本,通過消化吸收水谷之精,滋養自身和其餘四臟。當人體處於疾病狀態時,這個正方形的格局就被打破了,中醫大夫所開的“方”無非是利用藥物的五味四氣(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四氣即溫熱寒涼)的有機組合,將正方形的平衡關係重新建立起來,讓身體各項機能處於最和諧狀態從而實現自我修復。又因為這種康復是建立在機體自我修復基礎上的,不是藉助於抗生素、激素等生物化學製劑,實現了從疾病破壞身體陰陽平衡——中醫辨證分型——中藥糾偏恢復陰陽平衡——機體自我修復——恢復健康的全過程,所以可以做到治本。


中醫看世界,你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 天天要聞


  優勢三:防患於未然。西醫診斷疾病和治療方案的出具大致是需要根據影像學檢查(B超、CT、X光、核磁共振等)和實驗室檢查(血液學檢查、尿液檢查、腦脊液檢查等)來下結論,無論是功能性疾病,還是器質性疾病,此時已經發展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疾病。中醫是預防醫學,他對疾病的定義可以提早到陰陽最初的偏離。比如一個人最初由腎陰不足漸漸發展成肝陽上亢證(多見於高血壓),最後出現了出血性中風(西醫上稱之為腦出血),大概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是中醫上說得單純的腎陰虛階段,此時進行體檢可能既無影像學改變,也無實驗室檢查異常,在西醫看來一切正常,但在中醫看來由於腎陰向“虛”的方面傾斜,陰陽已然偏離,已經屬於病態了,一般會根據虛則補之的原則,用一些熟地、山藥、枸杞之類的滋補腎陰的中藥予以糾正,恢復其陰陽平衡關係,可有效預防和避免未來重大疾病的發生。

  劣勢一:過於粗放,不夠細化。就像優勢一中所說的那樣,複雜的疾病可以最終歸結為幾個有限的證型並展開治療,如此暴露出的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過於粗放,不夠細化。很多年以前曾經有一個肺癌骨轉移的患者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由於骨轉移之後非常疼痛,要經常大把大把的吃止痛藥,他曾問我如果他的病用中醫治療疼痛能降為幾級,我一時卻無從回答。中醫雖然對藥材配伍、炮製及份量的把握等方面很嚴謹,比如十八反、十九畏,具體方劑中藥材該下到幾兩幾錢等等。但在對疾病系統認識上,癥狀及療效的評估量化上非常粗放。在本次疫情中也可以看到,為了評估中醫抗疫的療效,只能啟用與純西醫治療對照的方法。在這一點上,西醫做的非常到位,以腎病為例,其尿常規檢查能確定蛋白質的性質是陽性還是陰性,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可以確定每天有多少克蛋白質從尿液中流失,還有每日體重、尿量的記錄,這些都構成了對疾病診斷及治療後的療效評估的標準。然而每一種醫學都有其自身的缺陷,西醫的缺陷在於藉助外力(一些生物化學類藥物)對症治療而非對因治療,所以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在內的很多疾病需要終生服藥。而中醫的這種認識事物粗放的缺陷是與生俱來的,是由其認識事物的方式所決定的,所以也無法得到彌補。

  劣勢二:用主觀感受來判斷客觀現實。患者的脈象是客觀存在的,要了解各臟腑間的盛衰情況,需要醫者診查脈象,很多脈象之間(比如微脈、濡脈、細脈、弱脈)差別細微,而醫者的主觀感受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干擾,有時候很難得出正確的判斷。在這一點上西醫基本是通過相對客觀的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來提供診斷依據的,如果儀器設備沒出什麼問題,一般得出的結論是相對準確的。正是基於這一點,中醫基本上是醫不自醫,也很難給親近的人看病,因為在面對自己或親人的時候,主觀感受的波動會更大,遣方用藥更是很難拿捏分寸。要扭轉這一劣勢,只能通過提高醫者的心理素質來儘可能的加以改觀。


中醫看世界,你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 天天要聞


  劣勢三:一人一方。一人一方的個體化治療怎麼會成為一個劣勢呢?這是因為中醫辨證施治的特點決定了即使一個再好的中醫大夫,他所惠及的病人也是極為有限的。同樣一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不同的人體,由於病邪侵襲的部位不同,患者自身體質的不同,體內激起的對抗不同等等,受各種因素左右導致了陰陽失衡的狀態、累及的臟腑等也完全不一樣,所以只能一人一方辨證論治。扭轉這一劣勢的方式就需要實現人人懂醫和全民皆醫,這一點倒與唐代“藥王”孫思邈提出的“家家自學, 人人自曉”的全民皆醫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中醫看世界,你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 天天要聞


  上述無論是在談論中醫,還是用中醫的視角談論世界,都採用了一個全新的角度,這個角度既跳出了中醫本身,又以一種客觀的哲學的視角來俯瞰中醫,俯瞰世界,這就採用陰陽認識事物的特點和魅力所在。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