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體施工及二次結構施工階段,9棟單體主體封頂,整體工程量已完成44%……走進煙台大學開發區科教園區PPP項目現場,映入眼帘的是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成捆的鋼筋被快速切割、綁紮,建築工人們穿梭在工地上,忙碌不停,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正在這裡上演。
“年後復工以來,該項目月均產值已超億元,各節點建設工藝提前準備,當前項目工程進度有序推進。”項目公司執行總經理盧煜說。
城市因大學而興,大學因城市而盛。作為黃渤海新區首個採用PPP模式推進的重點項目,煙台大學開發區科教園區項目的建設不僅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需要,更是提高地區產業和經濟競爭力的重大戰略選擇。據悉,該項目一期工程投資30億元,以煙台大學本部為依託,建成後將整建制入駐化工、生命、海洋、外語等學院,建設國內一流的實踐教學、人才集聚和科研創新轉化平台。項目的建成不僅會大幅增強煙台黃渤海新區高等科研院所的實力,更能提升全區、煙台市乃至山東省高等教育水平和區域創新能力。
新一輪科技革命以來,產學研融合,大學與城市同頻共振、共生共榮趨勢日益顯著,這也讓應運而生的煙台大學科教園區將會助力煙台黃渤海新區釋放更大的“磁吸效應”。據了解,項目運營後,可滿足全日制在讀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12000人,其中一期學生規模將達到本科生8800人、研究生1000人規模,預計2023年9月正式開學運營建成投用。
值得一提的是,園區還新增加了與煙台黃渤海新區主導產業聯繫緊密的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等專業,為深耕產教融、校城融合、打造煙台黃渤海新區“產學研”鏈條注入硬核力量。
“煙台大學開發區科教園的落地,對全區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煙台黃渤海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項目已經與榮昌製藥、正海生物、德邦科技等區內13家企業共同承擔技術攻關課題30項,並與山東寶雅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圍繞汽車造型設計主題開展多方面合作,聯合培養高素質、高技術研究型、應用型人才。
城市孕育大學,大學反哺城市,項目落地新區所釋放出的強大效能遠不止於此。得益於煙台黃渤海新區雄厚的工業基礎,項目建成後,高校科研優勢將被進一步放大,人才集聚效應進一步增強,區域雄厚的科技實力同產業基礎將更好地形成有機結合,在加快培植和發展特色新經濟增長點的同時,有效促進煙台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與此同時,項目的建成還將推動山東半島城市群智力資源互補與信息共享體系建設,將錯位競爭、優勢互補,提高產業集聚的區域性合作水平進一步有效發揮的同時,加速促進半島制定統一的人才吸引、培養、激勵和使用政策,合理規範人才的流動。
作為煙台黃渤海新區與煙台大學全面深度合作的重要載體,煙台大學開發區科教園區項目不僅承載着建設國內一流的實踐教學、人才集聚和科研創新轉化平台的重要使命,也寄託着煙台黃渤海新區打造人才創新高地的希冀和決心。
藍圖已經鋪開,我們有理由相信,以創新為核心、以人才為驅動、以融合為路徑的煙台大學開發區科教園區定能描繪出與新區相互賦能共生共榮的“新圖景”。
屬於煙台大學開發區科教園PPP項目的進度讀條還在持續刷新,讓我們拭目以待!
YMG全媒體記者 童佳怡
通訊員 林靖凱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