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國嚴格執行零病毒政策,關閉邊境大門。雖然很多國家已經完全放棄了邊境管制,但我國的邊境管制仍然很嚴格,不過我們就在近日,我國國境的限制有可能迎來限度解除,目的主要就是為了恢復國際文化旅遊業。
香港入境免隔離,2022年9月26日生效:
1.由機場入境檢疫安全將由“3+4”改為“0+3”(即入境後不需酒店隔離,並只需居家檢疫3日);
2.取消上機前必先取得48小時PCR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只需24小時ART陰性,到達香港機場後做快測代替,無需等待結果方可離開;
3.取消未接種疫苗者登機限制;
4.來港易/回港易不設限額,適用內地,及澳門來港人士。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入境實施0+0政策,會根據疫情發展情況來推進措施,但這確實是香港特區政府的目標。
澳門即將開放旅遊團: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9月24日表示,預計11月將恢復澳門居民赴內地及內地旅行團赴澳旅遊,恢復內地居民赴澳電子簽注。
一、我國開放國境提上日程,出入境旅遊即將引來試點計劃。
近日,我國人大代表黃細花提出一份關於旅遊行業發展建議書,建議書設計了境內及境外的旅遊行業未來的發展計劃,其中讓華人和留學生特別關注的就是關於啟動出入境旅遊試點計劃,黃西華提出的建議是: 選擇部分島嶼國家或地區試點退出,部分島嶼國家和城市試點開放入境旅遊。
根據自己這份工作建議,專家希望旅遊部和文化局或者全國性經濟社會發展組織,選擇不同部分有品質資質並且由於疫情防控基礎教育做的好的旅行社來試點開展有組織性的團隊出境旅遊,出境旅遊發展方面我們可以進行選擇一個部分島嶼國家或者其他地區試行出境試點旅遊,逐步將部分海島建設成疫情中國內出入境旅遊復興具有重要窗口,雖然與疫情發生之前的自由行處境隨意有些企業不同,但是我們必須通過依託中國旅遊發展團體,允許出境是在國境解封上面開啟的重要一環。
也是釋放了中國將要緩慢解除國際限制的信號,專家建議,應該建立一個開放的旅遊沙箱,以確保一個目的地是安全的,一個目的地是開放的。崇明島和海南島可選擇作為振興國際旅遊的優先目的地,給予出入境試點政策優先權和自主權,
二、推動復興旅遊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收益。
雖然我國為了疫情防控,一直沒有嚴格遵守國境限制,大程度上將病毒隔離在國際之外,但是我們對於我國旅遊業發展有着一個巨大的影響。邊境不開放,疫情可能頻繁發生,目前中國僅恢復國內旅遊,恢復程度有限。根據我們中國國內經濟發展文化旅遊產品市場調查研究數據統計結果分析相關資料進行顯示,2021年國內游總人次32.46億,旅遊總消費2.92萬億元,分別可以通過恢復至2019年的54%和51%。
由於經濟復蘇有限,一些旅行社已經破產清算,一些企業生存艱難,難以生存,這是在國內游開始恢復以後,整體發展我國文化旅遊服務行業企業都還處於冰河時期,只能通過艱難的生存,對曾經以境外游衛生的旅行社或者導遊,已經消聲滅跡一大半了,專家表示,隨着全球最大出境旅遊市場的發展,中國對全球旅遊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如果我國的出境游能夠可以得到恢復,對全球旅遊產品市場經濟恢復都會起到一個重要的作用。
專家建議,在恢復國內旅遊的同時,要盡量慢慢恢復出境旅遊,有限度地放寬出境游的入境限制,這樣也可以促進經濟的繁榮,恢復出入境旅遊的另外一層含義則是企業為了能讓學生更多不同的人可以了解到真實的中國,在疫情期間,我國的形象被許多傳統媒體的報道所玷污。只有一個開放其邊境進出境旅遊,並慢慢放寬邊境限制,以便讓學生更多不同的人可以看到我國的真實面貌。
三、民航官宣2023年恢復國際航班
我國民航局發布了到2025年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公司社會發展進行戰略管理規劃,考慮到市場經濟建設全球疫情狀況,規劃將分為以下兩個重要部分:
2023年至2025年是一個增長期,重點是擴大國內旅遊市場,振興國際旅遊市場,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2、 預測 2035年,民航將實現從單一航空公司進行運輸企業網絡文化強國向多個不同領域具有中國民航強國跨越的戰略資源管理工作目標。
疫情時代仍然將維持高速發展,國際航班的正式恢復可能要等到2023年。一旦恢復,恢復中國速度的問題將超出我們的想象,最後,建立出入境旅遊經濟發展試點,允許我們作為國內企業社會主義團體出境旅行,允許境外遊客在試點工作城市遊玩,雖然沒有他們只是為了實現一個重要問題提出建議,但是也讓大家看到了國境解封的希望,對於留學生和華人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