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全球,經濟一片哀鴻。旅遊業成了受大家最嚴重的行業之一,以旅遊為支柱產業的國家,都要挺不下去了,在疫情稍微好轉之際,都紛紛打開大門,重啟旅遊。
希臘
歐洲多國在疫情得到控制時期,希臘最先宣布向19國開放,其中包括中國。而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先後打開國門,鼓勵歐盟遊客進入。希臘有五分之一的人從事旅遊行業,這對經濟一直低迷的希臘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而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旅遊分別佔GDP的13%和12%,同樣是撐不下去了,在累計確診人數還沒有清零的情況下,就急切地開始恢復旅遊的步驟。
5月18日,重新開放的飯館和理髮店,是意大利恢復生活的重要標誌。瑞士5月11日開始恢復餐廳營業,但每桌不能超過四人。西班牙雖然復工,但每個人必須強制戴口罩。德國5月8日復工,但必須是家人坐在一起,或者家人加一位朋友。而法國目前還沒有要求餐館恢復。從馬德里到巴黎,到處都是令餐食的人,若不是疫情,還會被當做是難民。但是在復工以後,從法國到德國,卻也多次出現了群聚感染。
意大利
意大利人祈禱觀光產業復蘇,教堂、美術館都紛紛重新開放,6月3日起開放機場。而希臘則最為迫不及待,急於在7月1日開放國際航班,早早宣布恢復旅遊。西班牙本想再等一等,可是一看意希兩國要解封,也開始着急要解封。一方面,超過2個月的隔離,讓民眾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夏季是歐洲旅遊旺季,各國都想在旺季來臨前,早早做好旅遊接待的準備。
但是,重啟後會有多少人敢來?這是大家心中的疑問。此外,國門交通能開放到什麼程度,也是且看且行。儘管歐盟急於開放邊境,但各國的確診病例,卻仍在每天增加。
至少,歐洲是控制住了疫情,而美洲卻成了重災區中的重災區。美國在最高點開始反覆,南美卻接棒美國,成了第四階段的震中。巴西的確診病例迅速增加, 取代了俄羅斯成為僅次於美國確診病例第二多的國家,目前有統計的已超過30萬人。但對於巴西糟糕的檢測條件和中央地方扯皮的防疫來看,巴西不容樂觀,有專家認為,巴西的時機的確診病例,是現在的15倍,也就是超過了450萬人。而亞馬遜雨林深處的土著人,也受到了感染,範圍擴大速度很快。
秘魯
而巴西糟糕的防疫態度,也害了南美的周邊國家,受影響最深的秘魯,同樣是旅遊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國家,確診病例同樣突破了10萬。而很多貧窮的秘魯人,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從大城市徒步回家,上演了印度的一幕。有多少人得不到檢測,這是一個不敢去想的實際問題。最糟糕的是,南美才剛剛開始,北半球進入夏天,而南半球則剛剛進入冬天。另一個不敢想的是非洲,這次疫情凸顯了貧富差距帶來的問題,而非洲除了群體防疫,似乎無路可走。
印度
亞洲最慘的可能是印度和孟加拉國,一邊是疫情,另一邊又是天災:熱帶氣旋安芬強襲印度和孟加拉國,近100人確認死亡,受災群眾不得不集中躲避,這又加速了各種疾病的流行。從非洲東海岸到太平洋島國,再到印度洋上的印度和孟加拉,熱帶氣旋的打擊仍在持續。
泰國
經濟上最慘的可能是以旅遊作為支柱產業的泰國。泰國比任何國家都急切地要開放旅遊,本來去年該國的經濟就一慘再慘,旅遊成了最後的遮羞布,這場疫情則把最後的遮羞布也扯了下來。泰國去年3800萬入境遊客,中國遊客超過1100萬人,對他們而言,好消息是,超過70%的中國受訪群眾表示,願意去泰國旅行。
在全球糟糕的狀況背後,所有國家都在等疫苗的研發,避免病毒捲土重來。也許這一次,是最徹底的一次大洗牌。誰也不要笑話誰,誰輕忽,誰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疫情、天災,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歧視和不信任,都是讓旅遊業得到徹底恢復變得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