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其實很少能聽到那曲由英國人創作、曾為麥當娜唱響、一度風靡全球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地處南半球,這裡正是隆冬。夜幕中,馬德羅港區繁華依舊,女人橋上遊人絡繹不絕,運河兩岸的前衛街區依然燈紅酒綠。
然而,只要真正走進一點當地人的生活,就能感受到過去三周來一場罕見規模的“金融海嘯”在阿根廷股市、匯市和債市掀起了怎樣的驚濤駭浪。三周來,每況愈下的金融形勢逼迫阿根廷政府接連宣布債務重組和外匯管制。
這一次,阿根廷欲哭無淚。
主要股指腰斬 貨幣貶值六成
觸發這場“金融海嘯”的是8月11日舉行的阿根廷總統選舉初選。
尋求連任的中右派執政黨總統候選人馬克里得票率僅32.09%,落後於得票率47.66%的中左派反對黨聯盟“全民陣線”總統候選人阿爾韋托⋅費爾南德斯。
15個百分點的差距意味着,費爾南德斯和副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的“雙費組合”很可能贏得總統選舉,馬克里連任希望渺茫。

8月12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阿總統馬克里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法新
由於金融投資者擔心中左派捲土重來後中斷金融自由政策,8月12日,阿根廷股市、匯市、債市“三市齊潰”。
布宜諾斯艾利斯證交所主要股指一日暴跌38%,回吐過去數月漲幅。比索大跌23%,創201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阿主權債券平均下跌25%,在紐約上市的阿主權債券最大跌幅甚至超過60%。
阿根廷《號角報》稱之為“金融海嘯”。
至8月30日,阿根廷央行官網數據顯示,阿根廷比索對美元匯率已暴跌至62.04:1,今年以來已貶值60%。

8月14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行人經過一處貨幣兌換點。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同樣在8月30日,布宜諾斯艾利斯證交所主要股指以24024點收盤,比8月11日近45000點的歷史高位可謂“腰斬”。
阿根廷央行官網數據顯示,9月5日,阿央行已將基準利率調至高得嚇人的85.8%。相比之下,阿根廷鄰國智利目前的基準利率為2%,巴西為5.25%。
9月3日,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公布的阿根廷國家風險指數一度飆升至2553點,為14年來峰值。
當升值的美元像斷了線的風箏...
“當升值的美元像斷了線的風箏,死守國家外匯儲備沒有意義。阿根廷人民需要匯率穩定。”8月20日緊急上任的阿根廷新財長埃爾南⋅拉昆薩堅持動用國家外匯儲備平抑匯市。
自8月11日初選結果公布以來,阿根廷央行已拋售20多億美元平抑匯市,但只是杯水車薪。
阿央行官網數據顯示,為償還貸款、救市等,阿國家外匯儲備已從8月1日的677.6億美元降至8月30日的541億美元,驟減136.6億美元,一個月縮水20%。
與區區541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相比,總額3419.53億美元的阿根廷公共債務未免顯得太過巨大。阿根廷財政部官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阿根廷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高達88.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阿根廷7月、8月的基礎貨幣等財政指標未達到該組織要求的標準。最壞的可能是,該組織將拒絕於10月向阿根廷發放下一筆54.2億美元貸款。如果這筆貸款不到位,阿根廷將面臨債務重組甚至違約風險。
萬般無奈之下,新財長拉昆薩被迫於8月28日宣布部分債務重組,涉及金額約1010億美元。9月1日,阿根廷政府宣布外匯管制措施,各商業銀行需經央行同意方可購入外匯。隨後的9月3日,阿根廷股市主要股指再跌11.9%,降至兩年來最低值;債市亦再跌9%。

8月14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人員在股票交易所內工作。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拉美經濟研究室研究員謝文澤說,阿根廷比索貶值,根本原因是外匯不足。阿根廷政府實行外匯管制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限制美元等外匯流出;二是進口外國商品的企業要先出口商品、賺取外匯,再用賺取的外匯進口商品,這一要求被稱作“外匯平衡”機制。
謝文澤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阿根廷規模較大的債務重組有兩次:一次是應對80年代債務危機,另一次是應對2001年經濟危機。阿根廷的外匯收入、外匯儲備與償還到期外債的差距太大,沒有償還能力,債務重組實屬無奈之舉。
會重現2001年經濟危機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9月3日發布推文說:“為阿根廷哭泣:當馬克里就職時,他已面臨‘雙赤字’和嚴重的經常賬戶失衡問題。教科書給的答案是財政整頓外加貨幣貶值,以出口彌補內需下降。但馬克里不願削減預算開支,而且比索貶值帶來通貨膨脹後果,債務又以美元計價,也不允許比索快速貶值。於是,馬克里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外債,導致外債大幅增加。馬克里只能大幅加息,在最後時刻實行財政緊縮,最終導致經濟衰退。”
“這與阿根廷1998至2001年上演的劇情驚人相似,”克魯格曼說。
1998年下半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巴西金融動蕩衝擊,阿根廷經濟滑坡,國家風險指數飈升,外債壓力加劇。2001年11月,同樣因為阿根廷的財政指標未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的標準,該組織拒絕向阿根廷繼續支付一筆14.5億美元的貸款。阿根廷政府無法還債,財政與金融崩潰,繼而宣布凍結居民存款,引發嚴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

8月14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民在超市內選購商品。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高慶波說,近半個世紀來,阿根廷因外債快速累積導致了兩次嚴重的債務危機,並由此引發了金融、經濟、政治與社會的全方位危機。
1982年債務危機後,阿根廷花了10年才恢復增長。2001年債務危機之後,阿根廷被迫離開國際金融市場。而且,阿根廷高昂債務的相當部分用在社會福利支出上,並沒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量。
高慶波說,阿根廷經濟結構與經濟政策導致的經濟亂局形成了民粹主義的土壤,而民粹主義與選舉政治又深刻影響了經濟路徑的選擇。民粹主義、選舉政治和經濟亂局交織在一起,導致阿根廷的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長期背離。
能否走過凜冬?
親市場的中右派馬克里政府於2015年底上台,他遵循傳統經濟學理念,廢除外匯管制、縮減政府赤字、控制通貨膨脹,並試圖重振阿根廷在國際資本市場的信譽。而中左派正義黨(庇隆主義黨)強調資本為民族經濟服務,追求社會福利,主張勞資調和,維護勞工權益。

8月14日,行人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商業區街頭。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這次選舉中,許多選民選擇中左派的費爾南德斯,其實是對馬克里投出“懲罰票”。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預計阿根廷今年經濟衰退2.5%,阿央行數據顯示年通脹率高達54.4%。
費爾南德斯拒絕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阿根廷開出的“藥方”,並發布公告指責現政府和該組織應為現今阿根廷的經濟、社會困局承擔責任。
阿根廷媒體預測,該國距離歷史上第9次債務違約僅有“一步之遙”。目前,阿根廷面臨的一個最直接風險,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能暫緩發放原定於9月15日左右到位的第6筆貸款,金額為54.2億美元。2018年6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意向阿根廷發放總額為570億美元的貸款,此前已提供了5筆,共計445億美元。
不過,與2001年相比,目前阿根廷的宏觀經濟形勢還沒有惡化到崩潰邊緣。比如,2001年底阿根廷金融危機爆發時,該國已經經歷了連續3年的經濟衰退,而目前經濟衰退僅持續了不到1年半;再如,2001年阿根廷所負債務中有80%要重組,而如今需要重組的比例不到30%。此外,2001年時,正義黨是反對黨,組織了大量的罷工罷市和街頭示威,影響了正常經濟生活,而目前正義黨選情佔優,不會訴諸於街頭政治。
無論如何,由於阿根廷政治、經濟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阿根廷仍處於總統選舉進程中,金融市場恐將繼續震蕩。無論大選結果如何,新政府都將面臨巨大的債務壓力。
高外債、低外儲、高通脹等問題是阿根廷經濟的頑疾。眼下,只希望潘帕斯雄鷹先安然度過這個凜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