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堅守審判一線崗位,默默奉獻不求回報。他雖不善言辭,卻把最大的熱情、最好的年華投入到維護公平正義的工作中,也將法治的信仰融入到血液里。
梁家榮,1995年進入玉林地區玉林市人民法院工作,1997年進入興業縣法院工作。在他整整25年的履歷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曾擔任過的職務——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刑事審判庭副庭長、一級法官。
二十五年來,他的進階之路充滿着辛勤與苦水、壓力與擔當,憑藉著過硬的業務能力,獲得了眾多榮譽與嘉獎:全區法院辦案標兵、全區法院先進個人、全市法院辦案能手、全市法院嘉獎個人……今年,在玉林市政法系統首屆“優秀政法幹警”評選中,他又獲“優秀政法幹警”的榮譽稱號。
勤勉敬業,質優效高創佳績
“早上7點從興業縣趕往玉林市開庭,下午又趕30多公里的路程回到院里製作文書或為第二天開庭做準備。”擔任刑事法官11年,梁家榮也這樣子堅持了11年,來回奔波於開庭路上已成為他每天工作的常態。
到玉林市看守所開庭
興業縣雖然已建縣多年,但由於條件所限,一直未建成看守所,在縣內並沒有關押犯罪嫌疑人的場所。長期以來,興業縣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分散關押於玉林市內的玉州區、容縣等其他縣區,直到玉林市看守所遷址擴建投入使用後,才基本上關押於玉林市看守所。為了避免不可預見的情況出現,大部分刑事案件一直是借用其他法院的審判庭就近開庭審理,因此,每審理一件刑事案件法官都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辦案條件雖艱苦,但梁家榮毫無怨言,11年的刑事審判工作中,他踏踏實實辦好每一件案件,兢兢業業完成好每一項工作。熟知他的人都說,他就像一位在田裡耕耘的“老黃牛”,平時言語不多,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近五年來,他每年所主辦案件數、結案數均列全庭前茅,2018年、2019年結案率100%,無超審限案件,無一發還改判案件,無一錯案。
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梁家榮敢啃“硬骨頭”,克服眾多困難和壓力,主動挑起刑事審判的重任。
2016年,興業縣法院受理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東公路管理局原局長張龍平犯國有事業單位人員濫用職權罪一案,這是興業縣法院建院以來審理的第一件被告人為正處級幹部的刑事案件,該案案情複雜、社會影響較大。
“僅僅是資料就堆滿了桌面。”梁家榮無限感慨地說道,雖時隔多年,當年審判該案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作為該案的主辦法官,梁家榮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閱讀資料、審查證據、研判案情。在他看來,承辦大案要案、疑難複雜案件雖然壓力大,卻是提高自己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
多年來,他還主辦了被告人張顯麗、彭少霞等五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參與審理了興業縣首例涉惡案件等涉及人員較多、影響較大的案件。憑藉著嫻熟的審判技巧和高度的責任感,他所主辦或參與審理的案件均取得了良好的審判效果和社會效果。
審慎細緻,秉公執法辦鐵案
深夜的電腦屏幕前,梁家榮的茶換了一杯又一杯,雖然從事刑事審判的年頭不短了,但是辦案過程中的“兩難”還是讓他睡不好覺。
此時,讓他犯難的是一起妨害公務罪案件,該案系貴港市港南區羅姓村民與興業縣高峰鎮蒙某強家的土地糾紛長期未得到妥善解決而發生。貴港市羅姓村民到高峰鎮祭祖時,發現祖墳遭到破壞而懷疑是蒙某強所為,便故意毀壞蒙某強的房屋及屋內的物品,當興業縣公安局出警前往勸說、制止時,羅某夥同他人用磚頭砸警察,用長柄勾刀阻礙警務人員執行公務,並致警務人員受傷。
該案因群體性事件而引發,還涉及到兩個不同地市的群眾利益,案情也比較複雜。既要做到判決公正,又要達到穩定社會大局的效果,那到底該不該對羅某等人從重處罰?
面對這件棘手的案件,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為對案件有全面綜合的了解,他一次次到現場查看並通過走訪附近的群眾詳細了解雙方矛盾的由來,把在案的證據捋了一遍又一遍,多次與合議庭成員對不同的量刑方案進行討論、研究,最後經審判委員會討論後,決定對羅某等人從重處罰。
法庭上,他信心十足地將法槌落下去。
“如果每百件案件辦錯了一件,看起來是百分之一的誤差,但對當事人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錯誤。”這是梁家榮法官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從事刑事審判工作至今已審結幾百件案件,梁家榮始終以敬畏之心對待每一起案件,打開他承辦的案卷,會看到庭審筆錄中詳細的法庭調查,嚴謹的舉證質證和認證過程;閱讀他的裁判文書,會看到對證據的透徹分析,犯罪事實的準確認定,適用法律的充分闡述,量刑判決的公平公正。
每一件案子,他都力爭辦成鐵案,堅持不錯辦一案,不錯判一人。
辨法析理,耐心釋法化矛盾
刑事審判在嚴懲罪犯的同時,還要兼顧辦案的社會效果。面對不同類型的案件當事人,梁家榮注重耐心釋法、答疑解惑,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用一種關懷的言語去感化。
梁家榮曾主辦過一件一自然村的飲水工程反覆被另一自然村村民毀壞的故意毀壞財物案。雖然該案只有6個被告人,標的不足萬元,實屬小案,但是由於該案涉及兩個自然村,兩村群眾情緒異常激動,為此事反覆上訪。開庭時,出現被告人一方的村民大批聚集的情況,休庭後將被告人還押時,有些群眾起鬨、推搡,部分群眾甚至躺在囚車前阻攔警車離開。
看到此情形,梁家榮法官與合議庭成員通力合作,耐心地向群眾釋法明理、答疑解惑,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激動、起鬨的群眾才得以迅速平靜下來,避免了失控的現象出現。
開展法治宣傳
“拿起法槌,就應該讓人民群眾對司法裁判有更多的信任感,對權利保障有更多的獲得感”,梁家榮是這樣子想的也是這樣子做的。他始終將析案釋法工作貫穿於個案審判過程,直面當事人分析案情、講解法律、宣傳刑事政策、進行法治教育,努力化解矛盾糾紛,在彰顯刑事司法懲治犯罪力度的同時,也傳遞着司法的溫度。
青絲白髮皆司法,只為正氣滿乾坤。一路走來,梁家榮用法官的腳步考量着從證據到公平的距離,用理性的思維拉近着從法律到人心的距離。在維護公平正義這條路上,他依舊步履堅定、鏗鏘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