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9時許,60歲的安女士(化名)在南寧市中醫醫院預防保健科開具了期限為6個月的接種禁忌證明後,小心翼翼地把證明放到包里準備拿回小區複印店去過塑。曾經患有乳腺癌做過手術和化療的她說,開證明後去哪都方便了。

8月16日起,廣西全面啟動“二碼”聯查,對於一些因不同原因不能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和讀者來說,如何去開具證明成了他們最苦惱的問題。
近日,南寧市、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分別在公眾號推送了可以開具證明的二級醫療機構名單。8月23日晚上11時,南寧市中醫醫院微信公眾號推送了《南寧市中醫醫院關於規範出具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禁忌或暫緩接種建議書的通知》,告知有需求的患者如何開具接種禁忌或暫緩接種建議書的流程。

24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南寧市中醫醫院預防保健科時,已經有三名患者在等待開具證明,一名東北口音的阿姨進去不到五分鐘就出來,原來,她攜帶的疾病證明不全,需要等待女兒把其他疾病證明帶來。
安女士進去後,向預防保健科主治醫師董麗芬提供了自己的門診病歷、疾病證明、檢查結果和出院小結等相關材料。查看所有證明並進行詳細諮詢後,董麗芬在一張《南寧市中醫醫院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禁忌醫學建議書》上填寫了安女士的信息後,簽上自己的名字並蓋上醫院的公章。董麗芬同時提醒安女士最好把這份《建議書》拿去過塑,因為在6個月內她可能會無數次使用,過塑後方便隨身攜帶。
南寧市中醫醫院預防保健科科長、副主任醫師萬華傑介紹,自從開始二碼聯查後,醫院就開始開具接種禁忌證明,多的時候一天能開三四十張。“醫生對每個人開證明都非常地謹慎、嚴格,按規定,患者需要帶上自己的門診病歷、各種檢查結果、疾病證明,如果住院的話要帶出院小結。特別是身份證一定要帶。
記者留意到,不同的患者,開出不同期限的證明。董麗芬說,時間期限是根據病情和轉歸情況而定。最長可開6個月,6個月後如果還有需求,必須提供最新的疾病證明、檢查結果等材料,重新審核後重新開具。
萬華傑提醒,如果提供的材料完整,醫生一看馬上能評估出結果的話就快。如果還要詢問,或者攜帶的資料不齊全就比較久。所以資料齊全是最重要的。
據介紹,暫緩接種的情況包括任何原因引起發熱體溫正常後 72 小時內,以及呼吸系統急性感染、慢阻肺急性發作期、哮喘急性發作或未控制;結核病活動期;胸膜疾病急性期等14種情況。


接種禁忌包括對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種非活性成分、生產工藝中使用的物質過敏者,或接種同類疫苗時出現過敏者;既往有疫苗嚴重過敏反應者(如急性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呼吸困難等);患有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嚴重神經系統疾病者(如橫貫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症、脫髓鞘疾病等);正在發熱者,或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未控制的嚴重慢性病患者;妊娠期婦女這五種情況。
來源: 南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