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阿里有18位創始人,號稱“十八羅漢”,他們基本上是馬雲的前同事,學生。1999年,這18人湊齊了50萬,創立了阿里巴巴,雖然沒有公開每個人出資多少,但馬雲應該是最多的。
50萬在當時來說也不算少,但互聯網燒錢的速度太快了,根本就支撐不了多久。很多人都知道馬雲用幾分鐘說服孫正義,讓軟銀投資,拯救了阿里的故事。但實際上阿里的第一筆融資,並不是來自軟銀,而是美國高盛集團,金額是500萬美元,由阿里創始人之一的蔡崇信牽頭引入。有意思的是在2015年,阿里將高盛集團副主席J. Michael EVANS挖來,擔任集團總裁,如今還進入了董事會。
高盛投資後,至於阿里團隊讓出了多少股份,並沒有公開。隨後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發生,阿里陷入絕境,馬雲到處求救,最後孫正義出手,投資2000萬美元。在2004年,阿里又獲得8200萬美元融資,其中軟銀投資6000萬美元。
到這個時候,馬雲團隊的股份已經大幅稀釋,只剩下47%,軟銀持股20%,富達持股18%,其它VC持股15%。不過,他們仍然是第一大股東。
到了2005年,阿里拿到了美國雅虎10億美元的巨額融資。由此,雅虎成為第一大股東,持股40%,馬雲團隊持股31%,軟銀持股29%。雖然失去了大股東地位,但馬雲很厲害,和雅虎約定到2010年10月前,馬雲的CEO職位不能解除,並且繼續擁有控制權。也就是說,雖然不是大股東,但馬雲團隊仍然掌控公司。
馬雲還是很厲害的,為了不在2010年之後失去控制權,阿里開始試行合伙人制度,通過合伙人控制一半以上的董事,從而控制公司。果不其然,過了2010年後,馬雲就和雅虎鬧僵,阿里花費71億美元收購了雅虎20%的股份,從而再次奪回了控制權。
2014年是阿里巴巴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時刻之一,這一年,阿里整體在美國上市,募資高達220億美元,阿里集團市值也是一路攀升,之後成為了全球市值前十,亞洲第一的公司。上市後,各大股東的股份都被稀釋了,軟銀持股34.4%,成為第一大股東,雅虎持股22.6%是第二大股東,馬雲持股8.9%,蔡崇信持股3.6%。
之後幾年,雅虎持續減持套現,到2019年9月,不到0.2%,消失在主要股東名單。曾經巨額投資的雅虎,終究沒能和阿里一直走下去,不過,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卻一直在阿里董事會。
自從在美國上市後,馬雲幾乎每年都有減持,從2014年9月到2020年7月,馬雲持股比例分別為8.9%、7.8%、7%、6.2%、6.1%、4.8%,一路減持,套現了不少錢。
特別是在2020年,減持套現了430億元。有人說馬雲在阿里高位套現,因為從下半年到現在,阿里的股價大幅下跌,目前市值為4382.73億美元,相比最高點的近8000億美元,幾乎是腰斬。
到2021年7月,阿里提交業績報告顯示,馬雲已經從主要股東名單中消失,並沒有顯示還持有多少股份。有人說馬雲是不是已經全部套現離場了?畢竟這半年多來,馬雲遭遇了很多事情,口碑大幅下降,他也變得低調起來,很少公開露面。
不過,阿里給出的解釋是馬雲既不擔任阿里高管,也不是董事,持股低於5%,所以不用披露。蔡崇信雖然持股只有1.4%,但他仍然是阿里董事會執行副主席。
2020年10月,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侃侃而談,再次說出狂言。隨即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並被調查,要求整頓。在這之後,也沒有了什麼時候能上市的消息。而阿里集團也被反壟斷調查,最終被罰了182億元。
馬雲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逐漸消失在公眾視野。那他到底在幹什麼呢?今年蔡崇信透露了他的動向,說他把精力放在了公益和興趣愛好上,保持着低調。
其實,馬雲不管持有多少股份,都牢牢掌控着阿里,因為他是永久合伙人。馬雲全部套現也不可能,至少目前還不會,他仍然關注着阿里的發展。在前段時間,他還出現在浙江嘉興,考察農場,為阿里的農業發展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