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啦~
他年輕有為,白手起家創立了華爾街最有名的證劵投資公司。
他一手推動股票交易“電子化”,是納斯達克開山祖師兼董事局主席。
然而,他出入美國精英圈,在40年里騙遍了136個國家37,000位投資人。
無數名人名企中招,從紐約大都會棒球隊老闆,到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甚至滙豐銀行都賠得血本無歸…
他被判入獄150年,於昨天在獄中逝世,享年82歲。
他,就是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製造者,Bernie Madoff。
今天,我們來說說他的故事…

白手起家殺入華爾街
1938年4月,Bernie Madoff出生在紐約皇后區一個中低收入猶太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童年時的Madoff,生活過得並不寬裕。
父親是水管工,母親曾在皇后區開了一家證券公司,後來因不合規被監管部門關閉了。
雖說母親的公司沒賺到什麼錢,卻影響了Madoff——年幼的他便對金融業產生了興趣。

1956年,Madoff高中畢業,進入了長島霍夫斯特大學,拿到政治學學士,之後又進入布魯克林法學院深造。
法學院讀了不到一年,Madoff就退學跑去華爾街開公司了。

原來,Madoff高中時代的戀人,也是他後來的妻子Ruth,早已在華爾街一家股票交易所幹得風生水起,
在妻子的鼓動下,加上長久以來對金融業的興趣,1960年,Madoff鼓起勇氣正式進軍華爾街。

他用從岳父那裡抵押借來的50000美元,和自己當保安打工攢下的5000美元作為啟動資金,創辦了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MADF)。
MADF所在的辦公大樓

誰能想到,這個年僅22歲的年輕人,會憑這家公司躋身美國金融界風雲人物行列,也同樣會憑這家公司,在未來一手炮製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龐氏騙局”…
一開始,Madoff的公司只能買賣一些“粉單市場”的公司股票,所謂“粉單市場”的公司,大多是一些不滿足掛牌上市條件的公司。
這好比股票的“跳蚤市場”,龍蛇混雜,既有可能幸運投資了成長型的優質公司股票,也可能買到劣質公司股票賠得血本無歸。
就是在這樣一個地方起步,Madoff竟然逐漸做大做強,成了華爾街叱吒風雲的人物。

Madoff成功的第一項舉措就是大力推廣當時最先進的電腦技術來革新股票交易,讓買賣股票從電話轉移到電腦終端。
在MADF等一干證券公司的推動下,眾多在電腦上進行的“場外交易股票”,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今天的納斯達克。

當然,不單依靠技術先進,Madoff也憑藉其優秀的業績在華爾街聲名鵲起:
MADF證券公司的業績實在太好,太穩定了。
他們承諾的投資回報率穩定在一個月1%,年化投資回報率在10%~12%。

簡單粗暴一點地說,投10000美元進去,每月收益100美元,每年收1000到1200,十年以後,10000美元就翻一番變成了20000美元。
甚至到後來,Madoff經常給人承諾的年化收益率高達18%~20%。
這簡直不要太好賺!!
亮眼的業績讓Madoff的公司蒸蒸日上,他本人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一些富豪慕名而來,開始將大把資金投給Madoff,獲取穩定豐厚的回報。
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猶太裔億萬富翁Carl Shapiro,作為Madoff最早的投資人之一,他在試水後,不但放心地把自己的幾百萬放在Madoff那裡增值,還拉了自己的大堆親戚朋友入坑。

有了Shapiro這位大亨背書,許多人放心把錢投給了Madoff,個別人也礙於Shapiro的面子也不敢有異議:
“Shapiro這樣的億萬富翁推薦的證券公司,一般人都不敢質疑…”
新的“龐氏騙局”
穩定的業績讓Madoff成了華爾街一個神話般的存在,也引發了一些人的質疑。
事實上,正如懷疑論者所預料的,完美的業績背後,很可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Madoff到底什麼時候突破道德底線,開始炮製“龐氏騙局”已不可考證了,
但據他的一個元老財務經理交代,此人早在1975年進公司時就發現Madoff公司的賬目有問題了。

原來,Madoff對外宣稱“MADF證券公司有無比穩定的投資回報率”,實際上是他採用古老的“龐氏騙局”,造假炮製出來的…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簡單來說就是“拆東牆補西牆”的騙局。
具體做法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製造“非常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它最初是一個名叫Charles Ponzi的意大利移民在1919年策劃的,他騙人投資一個子虛烏有的公司,許諾三個月內40%的高額回報。
結果,短短七個月內,Ponzi吸引了3萬多不知情的投資人,他不斷拿着新入伙的投資人的錢,去支付舊投資人的收益,整個騙局持續了一年才穿幫…
Charles Ponzi

事情到了Madoff這裡就不一樣了,無比精明的Madoff利用技巧手段,以及在業內的名聲打掩護,竟然把騙局掩蓋了40多年,將“龐氏騙局”運用到了登峰造極,前無古人的境界…
同樣是拉新投資人進來,用新人的錢償還舊投資人的收益回報,但是Madoff打掩護的手法要高明得多。
首先,Madoff很善於包裝自己,他利用自己在金融行業的江湖地位,加上在猶太富豪俱樂部的影響力,打造出一個“完美高端投資人”的光鮮人設。
他從不主動招攬生意,而是通過打入有錢人的圈子,吸引富豪朋友和社交達人投資,並通過他們進行“口碑宣傳”。
為了吸引富有的投資人,Madoff的生活儘可能向超級富豪靠攏,在佛羅里達購置了這樣的別墅…

曼哈頓中心地段擁有這樣的豪宅…

坐着這樣的私人飛機出行…

在積攢了豐富的富豪,名流人脈後,Madoff又刻意抬高投資門檻:
加入進MADF證券公司投資的人,光有錢不行,還必須對他百分百信任。
於是乎,通過各種熟人渠道,“費盡心機”得以結識Madoff的投資人,在Madoff人設的耀眼光環下,對他的所謂投資深信不疑,乖乖的把大筆資產交給他打理…
Madoff的另一大法寶,是儘可能“玩神秘”,如果有投資人想了解錢的投資項目或去向,例如追問以下問題:
為什麼能常年保證這麼穩定的回報?
為什麼無論股票,期貨市場跌宕起伏,Madoff公司投資回報永遠穩定不變?
Madoff的證券投資公司通常回復這幾個字:
不要問,不要說。
因為最厲害的投資策略從來都是秘不外宣的…

如果實在要打破沙鍋問到底,那Madoff很可能立馬就不做這單生意,直接踢你出局。
總之,Madoff堅持一個原則:
要麼進來交錢拿收益,什麼也別問。
要麼就別來!
就這樣,憑着立人設,玩神秘,加上整個90年代,Madoff本人擔任納斯達克董事會主席,舉足輕重的金融界地位,讓人們越發難以質疑他投資收益的合理合法性。

這些年來,也不是沒有人質疑過,但在Madoff精心營造的人設下,他那些明顯任人唯親,缺乏管控,利用不知名會計事務所進行的審計矇混過關…
統統被華爾街高層精英們睜一隻眼閉一眼地放過了。
這些年,被Madoff直接間接拉進來的投資人越來越多,名頭也越來越響。
演藝圈名人有大導演斯皮爾伯格…

好萊塢老牌女星莎莎嘉寶…

老牌影星約翰·馬爾科維奇…

商界人士有夢工廠總裁Katzenberg…

紐約大都會棒球老闆,房地產商Fred Wilpon…

最牛的是,Madoff連專業同行都騙得團團轉,把大筆資金投入到他公司的全球知名金融機構有:
滙豐銀行…

瑞士私人銀行Reichmuth,紐約Fairfiled Greenwich基金等…

這麼多名人名企把錢投進來,Madoff有用這些錢去買股票,投期貨,投資固定資產,來填補一下支付收益的虧空嗎?
答案是:沒有…
很早開始,Madoff就已經停止了投資,完全用新投資人的錢來補償舊投資人的收益回報,所謂“拆東牆補西牆”,雪球越滾越大,卷進來的公司,名企,個人越來越多。
到了2008年前夕,已經有37000個投資人,遍布全世界136個國家,投資金額高達650億美元…

真相大白
多年來,Madoff在公司一手遮天,不僅遮掩着公司的財務狀況秘而不宣,還把投資顧問業務的賬目文件都鎖在保險箱里。
也因此,Madoff的超級“龐氏騙局”玩了這麼多年,竟然連他親兒子都不知道…
最終一切還是應了那句老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迅速波及金融市場。
許多投資了Madoff的公司和個人紛紛要求贖回資金,總金額高達70億美元,資金壓力之大,Madoff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他終於意識到:騙局兜不住了…
當年12月10日晚,Madoff不得已向在自己公司擔任高管的兩個兒子坦白了整個騙局的真相。
兩個兒子在驚愕之餘,火速向當局舉報了父親。
第二天,Madoff因涉嫌欺詐被FBI拘捕,這場持續近40年,涉案650億美元的美國史上第一大“龐氏騙局”終於大白於天下。

2009年,紐約南區法院以多達11項罪名判處Madoff本人150年監禁,並處以1700億美元罰款。
Madoff鋃鐺入獄,一發而動全身,他的兒子Mark因為涉案遭到調查,2010年在父親被捕兩周年之日上吊自殺。
Mark

他的另一個兒子Andrew,於2014年罹患淋巴瘤去世。
Andrew

受牽連的不止Madoff的家人,一名法國基金經理因為投資了Madoff的公司,難以承受巨大的投資損失帶來的責任,2008年在紐約辦公室自殺…
Madoff“龐氏騙局”里的詐騙款項,有超過98億美元被追回,其中52.5億美元退還給了受害人。
然而,大多數企業投資人的損失都難以追回,賠得血本無歸。
例如滙豐銀行,日本野村證券,法國巴黎銀行等,它們的損失動輒高達數十億。
昨天,一手炮製了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的Madoff在獄中去世,媒體大多推測他是自然死亡。

作為一位騙遍了全世界,讓無數投資人蒙受慘痛損失的史上頭號巨騙,Madoff本人在監獄裡蹲到了死,兩個兒子卻先離他而去,眾多受牽連的人或自殺,或破產,
而這樣的結局皆源自那個古老的起因:
貪婪…
回看整個“Madoff龐氏騙局”,個中手法其實並不高明,實際操作也有很多漏洞。
然而,即使最精明,最權威的投資人,也會被騙子營造的人設光環蒙蔽了雙眼。
看起來,最厲害的騙術,永遠是欺騙人心…
Ref:
https://nymag.com/news/crimelaw/66468/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9470699/Rise-fall-Americas-biggest-Ponzi-conman-Bernie-Madoff.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9472031/Fraudster-fleeced-list-Bernie-Madoff-running-65bn-Ponzi-scheme-writes-TOM-LEONARD.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rnie_Madoff
https://www.nbcnews.com/news/us-news/bernie-madoff-mastermind-behind-largest-ponzi-scheme-history-dies-82-n113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