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共有四百多位皇帝,其中不乏雄才大略開創大一統王朝的君王,諸如秦始皇漢武帝,也不乏勵精圖治開創盛世的明君,諸如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但也有荒淫無道的皇帝如明武宗朱厚照。但還有一類皇帝,他們雖然在治國方面毫無作為,但卻在藝術方面有着頗高的造詣,典型的代表就是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這裡我們要說的就是才子皇帝宋徽宗。
輕佻王爺君天下
趙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他的母親只是一名身份低微的御侍,她之所以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迹,也是因為他的兒子後來當了皇帝。公元1082年五月五日,宋神宗在秘書省看到了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感慨萬千。不久,宋徽宗趙佶便出生了。而且據說趙佶出生前夕,宋神宗還夢到了李後主,因此便有傳言說趙佶是李煜轉世。
雖說傳言並不可信,但是趙佶在文藝上的造詣與以後的經歷確實與李後主頗為相似。趙佶三歲時宋神宗就駕崩了,太子趙熙繼位,也就是宋哲宗。宋哲宗對於趙佶這個年幼的弟弟是非常喜愛的,兄弟二人感情也一直很好。趙佶作為一個自幼就不被人抱以期望的皇子,養尊處優,不必為國家大事煩心,逐漸養成了輕挑浪蕩的性格。
宋哲宗
但是趙佶倒也不同於一般的閑散王爺沉溺於聲色狗馬,而是醉心於筆硯丹青、圖史和射御。趙佶在這一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賦,在他年僅十六七歲的時候就已經憑藉才情名盛於世了。本來,趙構可以一直在他的藝術王國里追求他的理想,將自己的藝術天賦發揮到淋漓盡致。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壯年的宋哲宗突然病逝,偌大的北宋頓時失去了主心骨。
宋徽宗的書畫作品
因為宋哲宗並未留下子嗣,所以在太后與一些執政大臣的支持下,立端王趙佶為帝。當時宰相章惇認為趙佶行為輕挑,不能治理好國家而反對趙佶繼位,但是最終卻敵不過太后的權威。滿朝文武只怕也不會想到,章惇一語成讖,趙佶真的不是當皇帝的料。
即位之初,中興君主之勢
宋徽宗趙佶被人推上來皇位,即使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一個專心於文藝的書畫家會從事皇帝這份職業,他也不曾參與過政事,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但他心裡其實也是想當好這個皇帝的。宋徽宗即位之初,也確實拿出了一副明君的架勢。
宋徽宗
宋徽宗一上位就下詔讓天下百姓批評朝政,提供建議,想以此來革除弊政。宋徽宗在納諫這一點上倒是有幾分唐太宗的風範,對於官員和百姓提出的意見都能夠虛心採納,宋徽宗也根據他們提的意見處置了一些臭名昭著的奸佞之臣,一定程度上整頓了朝綱。
前期的宋徽宗雖不能說是治國安邦的一代英主,但也算是個勵精圖治的明主。如果他能夠不改變自己的初衷,堅持做一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的話,即使他在治國方面沒有太大的天分,但起碼也能做個守成之君,甚至是實現北宋的中興,然而事實卻沒有如期待般發展。
本性難移,昏君治國
事實上,宋朝的很多制度都已經達到了世界巔峰水平,其經濟和科技更是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但歷史上的宋朝為何如此屈辱?一方面是因為少數民族政權的崛起,用武力與野蠻踐踏中華文明,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宋朝的皇帝與大臣。制度是死的,但是事在人為,若是國君英明,忠臣當道,則政治清明;若是國君昏庸,奸佞橫行,那自然政治腐朽。
宋徽宗開始時的激濁揚清的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畢竟他當皇帝的時候還很年輕。年輕人熱血衝動,意氣風發,卻很難吃苦,更何況宋徽宗本就志不在此,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快宋徽宗就暴露了他貪圖享樂的本性。窮奢極欲,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惜動用國庫建造豪華宮殿園林。
宋徽宗即位時下詔廣開言路,但是卻因為沒有耐心對官員和百姓的建議逐條閱覽,所以就乾脆一概同意了,這樣一來,不僅失去了原先的作用,更使得朝堂混亂,政治腐朽。
宋徽宗對於官員提拔也有着一套自己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誰能夠投其所好,就能夠獲得升官發財的機會。蔡京善書法做了宰相,高俅會踢成了太尉,童貫擅長搜集奇珍異寶也做了高官。更荒唐的是,因為宋徽宗崇尚道教,還把那些遊方道士納入體制,發放俸祿。
在外交軍事上,宋徽宗的手段則更為拙劣。當時曾與北宋對峙的遼已經沒落,北方的女真族崛起。北宋與金之間有遼作為緩衝,金想要南下攻宋並不容易。而宋徽宗居然想要聯金抗遼,與狼子野心的金聯手去攻打已經腐敗衰落的遼,就算是想一雪前恥,也要考慮唇亡齒寒的後果吧,也難怪後世會認為是宋徽宗自己斷送了北宋江山。
金、遼、北宋
北宋亡國是否為宋徽宗之過
平心而論,宋徽宗是昏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宋徽宗的確不是治國的材料,但要說他是北宋亡國的罪魁禍首,也不至於那麼嚴重。畢竟,一個國家的滅亡是由很多因素導致,不可能是國君一個人造成的,不管他有多麼昏庸無能。
北宋滅亡
首先,北宋在建國之初的政策上就存在很大問題。重文輕武自不必說,在少數民族勢力崛起之時還打壓武將,勝少敗多是必然的。另一個就是士大夫進言免罪這一條,這也造成了北宋黨派眾多,政治混亂的局面。更為嚴重的是,在敵軍兵臨城下之時,士大夫之間依然在進行內鬥。
北宋自宋真宗以後就已經走向衰落了,保守派墨守成規無所作為,所暴露出來的社會弊端越來越明顯。王安石變法失敗後,朝政也愈發腐敗,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宋徽宗接受的是一個已經千瘡百孔的江山。
北宋的滅亡確實與宋徽宗之間有着必然的聯繫,但宋徽宗充其量只是加速了北宋滅亡,若是吧北宋滅亡的原因都歸結到他身上,那也實在有些冤枉。
結束語:美國教授伊沛霞認為宋徽宗在位期間中國幾乎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他引領宋朝達到了文化上的鼎盛。宋徽宗並不是個治國安邦的好皇帝,但是個偉大的書畫家,北宋或許不需要一個富有才情的帝王,但是藝術界需要一個才子皇帝來將藝術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