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反反覆復
疫情有關騙局常出常新
民警提醒廣大居民
警惕以下六種涉疫詐騙套路
⚠️請引起重視⚠️
1.冒充疫情防控人員詐騙
情形一
不法分子偽裝成“疫情防控中心”或“衛健委”工作人員,謊稱健康碼/檢測報告/流調異常。如果你未去過中高風險地區,也未接觸過風險人群,對方則會以“系統故障,需重新核實身份信息”為由,發送“木馬鏈接”,如果點擊鏈接,就會泄露你的個人信息,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情形二
不法分子偽裝成“疫情防控中心”或“衛健委”工作人員,謊稱健康碼/檢測報告/流調異常,要求你前往公安機關核查。攻破受害人心理防線後,主動提出將電話轉接至“公安局”,以清查資金洗清嫌疑為由詐騙錢財。
民警提醒:
防疫工作人員在進行流調(流行病學調查)時,不會詢問與疫情防控無關的個人隱私信息,不會發送任何鏈接或二維碼,更不會向被調查人索要銀行卡號、密碼或驗證碼等信息,也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流調人員加入QQ群、微信群,更不會以任何理由讓流調對象轉賬和進行所謂的“資金核查”。一旦遇到此類情況,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輕信。
2.快遞陽性理賠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冒充快遞公司客服,謊稱你的快遞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無法送達需要進行銷毀。同時,對方以可以提供理賠為由,引導受害者掃描二維碼或下載APP,誘騙受害者在軟件內填寫了自己的銀行卡號、驗證碼以及支付密碼等信息,從而騙取錢財。
民警提醒:
此類詐騙手法,歸根結底還是屬於“網購退款”類型的電信詐騙。當遇到所謂“客服”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任何非原購買渠道,聲稱“快遞或訂單出現問題進行退款賠付”的,一定不要輕信。此時,應返回原購買渠道,或撥打快遞公司官方客服電話,聯繫工作人員核實情況。切勿掃描未知二維碼或下載來源不明的軟件、APP等,切勿隨意透露個人隱私信息。
3.冒充“疫情流調員”推銷特效藥
有不法分子自稱“防控中心某主任”,打電話告知居民健康碼和檢測報告上有異常,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而且對方會在電話里透露,稱有治療新冠的特效藥,只需5800 元 3個療程,每天堅持服用就會恢復健康。
民警提醒:
目前治療新冠肺炎還沒有特效藥。不要相信所謂的特效藥,要密切關注官方發布信息,不要相信非專業醫療機構,網上交易要在正規網購平台。
4.核酸檢測詐騙
騙子通常會冒充防疫人員,打電話稱檢測到群眾行程異常,可能是密切接觸者或者次密接觸者後,會以系統出錯要重新登記為由,讓其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預約核酸檢測。隨後,受害人銀行賬戶錢被轉走。還有不法分子冒充“防疫工作機構人員”群發信息,謊稱可以快速檢測核酸。如,有微信聊天記錄顯示,不法分子稱“快速出核酸檢測結果”“加急最快半個小時”“家裡也能做核酸檢測”,並提供送報告上門服務或送至火車站出站口等,便於買家持報告通行。
民警提醒:
我國的核酸檢測結果,是由經衛健部門認證的、具備資質的醫院或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核酸檢測根本沒有所謂的“快速通道”,不要輕信網絡上的小道消息和所謂的“私人渠道”。
5.虛假投資生產、銷售“新冠疫苗”
自稱掌握特殊渠道的“神秘人”,宣稱投資生產“新冠疫苗”可賺大錢,誘導公眾在虛假平台、APP 上投錢。還有不法分子潛伏在社交軟件、網絡直播平台等,冒充部隊軍官等稱有內部渠道可購買“新冠疫苗”。
民警提醒:
陌生人拉你投資賺大錢千萬不要相信, 一旦你相信了騙子的話,結局只會是無法提現或全部虧損。面對所謂“高收益 零風險”的投資,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相信騙子的花言巧語。
6.“領取居家隔離補貼”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財務部門通過郵箱向公司員工群發郵件,稱根據國家政策發放工資補貼,需及時掃碼登記領取,將被害人引流至“釣魚網站”後將被害人的銀行卡盜刷。
民警提醒:
政府和職能部門不會要求市民提供個人或銀行等詳細信息,請勿點擊電子郵件或短信中與資金補貼有關的鏈接(即釣魚網站),更不要提供個人信息!
“流調”來電
不會讓你干這些事情
//
1.不會以任何理由發送二維碼讓流調對象掃描;
2.不會索要銀行卡號、密碼或驗證碼;
3.不會以任何理由發送鏈接讓流調對象點擊;
4.不會推銷任何產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流調對象付費;
5.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流調人員加入QQ群、微信群;
6.不會以任何理由讓流調對象轉賬和進行所謂的“資金核查”。
“
民警溫馨提醒
如果您接到隨訪電話請一定要積極配合,務必提供準確信息。故意隱瞞情況,將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