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8月CPI通脹高於預期,對下周美聯儲加息100個基點的押注升至47%,美股創兩年多最大單日跌幅,道指和標普跌約4%,為2020年6月來最大跌幅。
衰退交易恐怕會是接下來的主流。昨晚CPI數據出來後,連中金都出來說美國將要遭遇股債雙殺,美股市場底似乎遙遙無期。那麼,普通投資者該怎麼辦呢?
一、現象:能源價格明顯下降帶動CPI略微回落,但核心CPI還在上升
美國8月未季調CPI同比增長8.3%,預估為8.1%,前值為8.5%。這是9月22日美聯儲決議前最後一份重磅經濟指標,這個超預期的通脹數據,使得9月加息75bp的概率基本板上釘釘。
不得不說,美國總體CPI的確出現了增速回落的現象。5月CPI為8.6%,6月9.1%,隨後回落到7月的8.5%,8月則是8.3%。這裡主要是隨着能源價格明顯下降帶動CPI略微回落,但核心CPI還在上升的。
- 我們剔除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的核心CPI,比7月份上漲0.6%,比一年前上漲6.3%,這是6個月來的首次年度加速。所有數據都高於預測。住房、食物和醫療還是價格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之一。
再從分項分析來看,由於能源價格漲幅明顯回落,帶動機票、物流價格下滑。但是食品價格和地租相關的明顯持續上漲中。
另外,家用電器價格出現增速下降,但是本土生產量不多,大部分為進口,可能受美元匯率上漲影響變得便宜;至於醫療價格增速相對下降,但藥物價格上升明顯。
在持續加息,且能源價格下降的背景下,核心CPI依舊快速上漲,這說明通脹沒有得到控制。目前市場利率還大幅低於CPI,實際依然為負利率。
- 如今看來,美國8月份CPI數據高於預期,美股三大指數就直接史詩級大崩盤。但這個數據並不是終點,未來更差的CPI數據不難預期。
二、分析:美國這次麻煩大,想兩全其美不可能了,美股和美債必廢其一
可以說,兩害相權取其輕,美聯儲勢必會保美債。那麼,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加息會更快,可能直接加息到100個基點。
- 也就是說,美聯儲只能保美元,畢竟美元才是美國的命根子。保美元就要繼續加息,加息的話歐盟和日本就要先去“藥丸”了。
至於美聯儲會加息到多少?這不好說,主要是看歐洲、日本和中國的抗揍能力了。當然,美國自己也不好受,會不會像2008年那樣自己先倒了,也不好說。
- 歐元的命門是失去俄羅斯廉價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日元的命門是超高規模的日債,只要日本繼續保持零利率,歐盟繼續制裁俄羅斯,那麼美元加息不斷,日本歐盟就失血不斷。但是,日本又不能不繼續保持幾乎零利率,不然國債利息承受不了。
日元號稱是“可自由兌換貨幣”,所以美國爸爸的對沖基金可以從日本銀行借來幾乎零成本的日元,然後馬上命令日本用外匯儲備換成美元,日本不敢不借,也不敢不換。然後,美國爸爸享受利差,可以說是無風險套利。最後,日本國內手握大量日元的權貴財閥家族,也會丟掉底線,加入這場賣國套利活動。
- 如今,歐元已經開始加息反抗,可是日元只能繼續自由落體地跌下去。
三、預測:我們普通人投資該怎麼辦?
我記得去年年底時候做的整體判斷是2022年投資不好做。隨着2022年馬上進入第四個季度,年初極少有人預測到今年宏觀經濟如此“精彩”,所以最好辦法就是:等美聯儲轉向。
如今美元指數110附近,其實意圖是驅趕全球資本去美國美股接盤,可是事與願違。誰也不知道美國通貨膨脹這個黑盒子運作機制如何,什麼時候能被控制,所以投資的信號只能是看美聯儲認為通貨膨脹到底有沒有被控制住。
- 對A股投資人來說,肯定會受到影響,但相比歐洲股市、日本股市和美股那種強聯動性,還是影響小一些。因為人民幣不是全球性貨幣、我們的經濟從2018年被美國有意識地打斷融入全球化的過程、疫情開始之後沒有跟隨歐美放水,還是能找到不少獨特性的。
歐美國家最近10年其實並沒有找到替代“放水促經濟”的好辦法,我個人判斷未來幾年也仍然找不到,放水促經濟實在是太上癮了。
如此看來,美股不來幾次熔斷把市場上的熱錢割乾淨,這就不算完。多少散戶等着在抄底呢。特斯拉PE還在110呢。美股還是比疫情前高出不少,還有極大的下跌空間,比如特斯拉要跌70%,這個市場才算矯正完。
- 最後,如果真的硬着陸,要麼就是看不下去的時候貨幣政策再度轉向、要麼就是還得拿回“全球化”,用產業分工阻止經濟下滑。無論哪一種,對我們來說都是好事。
總的來說,相比美股,美聯儲和美國經濟駕駛的,是一個更大號的壓路機,可想而知。
最後的話:明年,美國經濟陷入倒退局面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當越來越多的資本看清這一切時,就會被持續高企的通脹驅趕着儘快離場。畢竟美元持續通脹、美股走熊又不可能給出能夠抵消通脹的漲幅,那在這裡天天等着虧損、滋味兒好受么?
- 這就是美國霸權大廈傾頹的預兆,之前吃着火鍋唱着歌、坐着火車爬山坡有多爽,現在被槍口懟在腦門上就有多慘,一切,早都已經標好了價格,哪兒有免費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