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均齡97歲,他們終將全部逝去:銘記是最起碼的敬意

2022年09月14日04:23:24 熱門 1563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

89年前,就是在這一天,日軍以炮轟瀋陽北大營為開端,試圖將貧弱的中國一步一步拖向亡國滅種的深淵。

如今,戰爭的硝煙早已遠去,那些悲壯與熱血也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之外,但這些為國奮戰、不懼犧牲的老兵,還有他們的故事,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王維華:戰友被打中脖子,血像泉水一樣

抗戰老兵均齡97歲,他們終將全部逝去:銘記是最起碼的敬意 - 天天要聞

年近百歲的老兵王維華,如今還能唱出一曲《松花江上》。戰爭年代的辛酸記憶,依然深深刻印在老人的腦海里。

王維華曾是一名傳令兵。在漢江邊打仗時,總司令張自忠下過命令:“不讓老日過漢江”,因此無論多晚,無論時間有多緊張,只要接到新的命令,他就必須馬上出發。

在山上打仗更艱苦。有一次,部隊為了攻佔山頭,便“順乾溝翻過去”,乾溝里只有一點泥水,戰士們口渴得忍不住,就一口一口地喝。

“喝完水,嘴裡都還有沙子,咔嚓咔嚓一聲響。”

抗戰老兵均齡97歲,他們終將全部逝去:銘記是最起碼的敬意 - 天天要聞

那場仗,足足打了30多個小時,戰士們一直都沒吃上飯。天快黑時,部隊打到山腳下,正準備做飯吃,忽然日軍的飛機飛來一頓轟炸,地上機槍大炮齊響。頃刻間,戰士們也顧不上吃飯,只能趕緊打仗。

敵人來的太多了。王維華至今仍清晰地記得,一位戰友在自己眼前被槍打中脖子,血像泉水一樣噴得老遠,慘不忍睹……

熬過戰爭的殘酷,抗戰那段過往已成為王維華骨子裡無法磨滅的印記。如今的他,說起抗戰經歷滔滔不絕,那些飽含血淚或勇氣的抗戰歌曲,他也能連唱好幾首。

他一直在山上獨居,還有一次,山裡因為修路挖斷了水管,老人水不夠用,一位志願者姑娘便給他重新裝了一根水管,修了水池。

抗戰老兵均齡97歲,他們終將全部逝去:銘記是最起碼的敬意 - 天天要聞

雖然志願者短暫地陪伴了老人,這位歷盡戰爭苦難的老兵仍然開心得像個孩子一樣。

黃海潮:那一仗,洞里的戰友全部犧牲了

黃海潮也是一位在抗戰中倖存下來的老兵。

1943年,剛新婚沒幾天的他離開妻子,上了戰場。他先是參加了常德會戰,後來常德失守,部隊被打散,他回到廣西又繼續參軍。

“你不上戰場,我不上戰場,國家就滅亡了!”

抗戰老兵均齡97歲,他們終將全部逝去:銘記是最起碼的敬意 - 天天要聞

1944年,日軍進犯桂林,桂林保衛戰打響。黃海潮所在的部隊與日軍激戰10天,斃傷敵兵近萬人,直到日軍增援部隊趕到,普陀山、月牙山等多處陣地才相繼失陷。

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黃海潮和幾百名戰士被迫撤到了七星岩洞里。

他想從後方的岩口突圍。“突圍一拼,死則搏敵成仁,生則重振旗鼓以報仇,仍不愧於國人”。黃海潮發現岩口處堆了一些麻包,爬上去或許就能出洞,便瞅准把守日軍跑開的機會,往麻包上爬。

可麻包是滑的。旁邊一位排長見狀,便用肩膀托起黃海潮,讓他爬出洞口。誰知道就在這時,洞里突然響起三聲爆炸聲,僅僅一兩秒的功夫,毒氣在洞內四散。

抗戰老兵均齡97歲,他們終將全部逝去:銘記是最起碼的敬意 - 天天要聞

從岩口跌到洞外的黃海潮,只聽得一陣“嗚嗚嗚嗚”的聲音,然後就再也沒有聲響。

那一仗,困守七星岩洞的所有人,除了黃海潮,全部犧牲。如今的黃海潮說起這段往事,話語中仍然難掩心痛:“師長自殺了,軍裡面的參謀長陣亡了,桂林城防司令部參謀長也陣亡了……”

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他,幾十年來都是獨身一人住在侄兒的老房子里。老人的左手手指幾乎全斷,走路也要拄着拐杖。由於沒有子女,他只能靠住在隔壁的侄兒時常照顧着。老房子冬天會有些漏風,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的志願者便給黃海潮送來了溫暖的被褥。

抗戰老兵均齡97歲,他們終將全部逝去:銘記是最起碼的敬意 - 天天要聞

他依舊像當年一樣關心着國家大事。為了方便老人看新聞,志願者們還給他裝了電視。有時候志願者上門探訪時,黃海潮還會跟他們討論國際、國內的形勢,一點也不像一個101歲的老人。

姚書倍:每一場仗,都是奔着犧牲去打的

老兵姚書倍的哥哥也是一名軍人。

當年,日軍攻擊洛陽,哥哥在隨部隊轉移的路上遭遇了大批敵軍,不幸犧牲。從那以後,國讎、家恨讓姚書倍將日本侵略者視為死敵,“每一場仗,都是奔着犧牲去打的。”

抗戰老兵均齡97歲,他們終將全部逝去:銘記是最起碼的敬意 - 天天要聞

記憶中打得最艱難的一場仗是在林縣。那一次,日軍集結了大約3萬兵力,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一頓猛擊。我軍雖然有萬餘人,但重武器就只有迫擊炮重機槍。激戰數日後,日軍攻陷城牆,又攻破了我軍在城內部署的四道防線,“打到最後,子彈都打完了,師長竟親自用刀和敵人拼殺”。

姚書倍所在的部隊也打過勝仗。在輝縣三角口,由於地處山區,日軍的坦克、大炮無法發揮效用,我軍便將敵人包圍在一條山溝內,由上方壓制,殺敵數千。

抗戰老兵均齡97歲,他們終將全部逝去:銘記是最起碼的敬意 - 天天要聞

不甘心失敗的日軍,隨後每天都喚來幾十架飛機輪番轟炸我軍陣地。在戰士們衝鋒的路上,一枚敵人的炸彈就曾落在姚書倍身邊,炮彈炸起的泥土把他的雙腿全部埋住——奇蹟的是,姚書倍並沒有受傷,他從土裡爬出來,又繼續衝鋒、戰鬥。堅持了半個月,日軍的殘兵敗將才趁着霧氣在飛機掩護下倉皇逃竄。

而今,這位鐵血老兵將近百歲,和兒子生活在洛陽一個老舊小區。房間並不大,但老人對生活很滿意,孩子們也很孝順。

結語:對抗遺忘,是對老兵最後的敬意

曾經有志願者問親歷“九一八事變”的老兵汪宜平,“您的父親和哥哥都參軍了,按徵兵規則,您可以不用參軍,為什麼還堅持要去?”

老人神情肅穆地捂着胸口,“我有一顆中國心。”

抗戰老兵均齡97歲,他們終將全部逝去:銘記是最起碼的敬意 - 天天要聞

在南京死裡逃生的老兵徐炳林,雖在戰鬥中幾度重傷,但回憶起戰爭歲月,他仍說,“中國軍人不怕死,要死就死!”

抗戰時期的中國軍人,幾乎所有人都不曾想過自己還能活到抗戰勝利,他們所思所想的,或許不過是拿自己的命,去換他們身後的這片河山,讓同胞們好好活着。

如今,倖存在世上的老兵平均年齡已高達97歲,辭世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這些曾經付出過生命的記憶將隨着時間被逐漸掩埋。

他們是這段歷史最後的“證人”。終有一天,他們將全部離開……用記憶對抗遺忘,是我們對抗戰老兵最後的敬意。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