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南海諸島都是我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但由於自身的種種因素,致使南海周邊國家在上個世紀侵佔了我諸多島礁。
隨着海軍力量的不斷增強,南海諸島的主權得到了有力地維護,同時也收回了部分被侵佔的島礁。1974年,我國與侵犯西沙的南越進行了一次海戰,並成功收回了西沙主權。
1987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委會在巴黎召開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一項名為《全球海平面聯測計劃》,確定了全球200個海洋觀測點,其中我國有5個,其中4個都已建成,只有在南沙的74號觀測站需要新建。
為確保在南沙建站的科員人員安全,海軍於5月6號派出一支聯合編隊在南沙巡航。
1988年,越軍為干預建站,不斷在建站點附近襲擾,並試圖侵佔赤瓜礁。在看穿對方的意圖之後,南海艦隊於2月下旬搶先一步派人登上赤瓜礁並插上了旗幟。
3月14號,越軍果然帶着一些建築器材偷偷上了島礁,卻不料和早就等候多時的我方戰士碰了正着,40多名越軍和我方50多名戰士劍拔弩張陷入了對峙中。
由於規定不能主動惹事,不能首先開火,所以戰士們都努力剋制,沒有率先開火,只要一旦對方有侵佔島礁行為就立即驅離。
早上8點左右,一名越軍當著我方戰士的面將旗幟插在了珊瑚礁上,我方一名戰士立即將對方的旗幟拔了下來,越軍便做出瞄準動作,戰友楊志亮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對方槍管,交手中越軍開火打傷了楊志亮的左胳膊,我方戰士立即開火還擊,雙方隨即交火。
楊志亮不顧自身傷勢,繼續同敵人戰鬥,直至昏迷。戰鬥大約十幾分鐘後,越軍604號運輸船就被擊沉,605號船也受損嚴重,後也沉沒。
此一戰,越軍死傷300多人,抓了9人,而我方戰士僅楊志亮一人負傷,可謂是戰果頗豐。作戰結束以後,楊志亮被記為一等功。
在經歷赤瓜礁還擊戰後,南沙海域附近的越軍望風而逃,不敢再對觀測站的建設襲擾,隨後我國又趁勢收復了3個島礁。
而那位在戰鬥中唯一負傷的楊志亮,他在傷好以後被調往北海艦隊,之後當上教導員。17年的時候,他晉陞為少將,兩年後在慶祝海軍成立70周年大會上受到表彰,同年晉陞為中將。
在祖國領土受到侵犯時,在面對敵人的挑釁時,他義無反顧挺身而出英勇戰鬥毫不畏懼,能夠獲得這些榮譽是實至名歸。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那些被侵佔的島礁會逐一收回,因為有強大的人民海軍守衛着祖國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