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衛生紙,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用品,卻破解了三道難題,在浙江大學玉泉校區掀起了“廁所革命”,這是怎麼回事?
事情源於許多浙大人的一樁心病。能源工程學院俞小莉教授一直沒有忘記,多年前,一位到浙大參加學術會議的日本學者曾向她提出質疑:“在這樣的廁所邊上怎麼能做好科研工作?”原來,校內的衛生間氣味重,無廁紙供應等問題引起了國外學者的不適,而這樣的質疑並非個例。浙大人意識到,看似不起眼的衛生間實則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環境,甚至對外聲譽。
2015年,浙江大學結合美麗校園建設,啟動了教室、實驗室、寢室、食堂、衛生間(簡稱“三室一堂一衛”)環境整治及文明教育的專項行動,旨在為師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科研、生活環境,建設與學校聲譽相匹配的一流校園環境。目前,“三室一堂一衛”專項行動中,針對衛生間的設施改造與環境整治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但要達到一流的和諧環境、一流的管理服務和一流的文明教育依然任重道遠。為此,玉泉校區率先起步,用一卷廁紙,悄悄地掀起了一場“廁所革命”,為解決三個老大難問題提供了參考答案。
破題一:廣大師生和市民的需求如何滿足?
根據初步統計,在時下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浙江大學玉泉校區每日進出的車次最高超過9000輛,加上校內工作學習的師生2萬餘人,公共衛生間的使用需求非常大,廁紙的供應成為亟需。
2017年底,玉泉校區管委會和學校後勤管理處合作,本着既方便師生、又厲行節約的原則,在玉泉校區18個學院的學院樓和圖書館等部分公共場所的衛生間內安裝了紙盒與廁紙,共有400多個紙盒安裝到位。
玉泉校區管委會主任馬銀亮說:“已安裝的廁紙有90%單獨安裝在蹲位上,有部分安裝在衛生間入口處,大家可以根據使用習慣來選擇安裝方式。”根據後勤管理處副處長劉輝文的介紹,2017年11月已完成了全校各公共圖書館96間衛生間內衛生紙盒和洗手液盒配備安裝工作,同時。在紫金港校區東、西教學樓內已安裝了33台紙巾自動售貨機。
記者隨機走進位於玉泉校區正大門附近的機械工程學院和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其衛生間內不僅均安裝有廁紙,部分衛生間內還有學院自主配備的洗手液、烘手機和即熱水器,可以滿足大部分師生和市民遊客的使用需求。
破題二:要把廁紙都裝上,誰來買單,如何管理?
按照馬銀亮的話說:“我們想把大家領上車,怎麼開車要靠大家自己。”對此,很多人有顧慮:“這麼多人,衛生紙的開銷得多大,這筆經費從哪來?”
為此,馬銀亮算了一筆賬。去年年底,由玉泉校區管委會統一購買,為校區內的每個學院都送去了價值5000元的衛生紙,希望大家逐漸養成自覺安裝廁紙的習慣。這幾天,馬銀亮在走訪學院時發現,幾乎所有學院都還剩有不少衛生紙沒有用完。這樣一算,一年下來一個學院在衛生紙上的開銷不會超過1.5萬元。
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辦公室主任錢鳴奇告訴我們,學院在衛生間普裝廁紙有近三年的時間,現已摸索出了一套清晰的管理模式,即由學院採購廁紙,物業負責服務,保證了廁紙供應的持續到位,而每年的開銷實際上不到萬元。
目前,為支撐學校環境整治及文明教育工作的開展,學校計財處經研究決定,涉及公共場所的衛生紙開銷可通過科管費、特支費和創收基金等開支。
破題三:高校衛生間內的廁紙與文明教育有何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所在的曹光彪樓是玉泉校區進行衛生間改造的第一批單位,早些年那裡常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參觀者來到玉泉常將曹光彪樓作為終點,導遊會告訴大家,可在這裡方便後再上車啟程。因為那時,曹光彪樓內的衛生間乾淨整潔並配有廁紙是出了名的。對此,有不少人表示反對,認為這樣增加了不必要的開銷,而時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的庄越挺這樣說:“如果我們花這些錢,能為浙江大學樹立一個文明的形象,為中國高等學府樹立個典範,那就是值得。”
事實上,在浙江大學,由一卷廁紙起步的文明教育正在不斷推進。劉輝文說:“衛生間文明是最基本的校園文明,我們結合浙江省‘文化校園’建設試點工作,在紫金港校區西教試點改造了一二樓衛生間,通過設施設備更新、張貼校園風景照及文明行為宣傳海報,使衛生間文化成為引領校園文明新風的重要窗口。”
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任少波指出,通過這次“廁所革命”要達到:確保廁所改造惠及全校師生,硬件設施全面到位,建立長效制度機制。
一卷小小廁紙的增加,無聲中給師生的工作生活換了體驗,無形中成了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尺度。浙江大學正從一卷廁紙開始,與社會公眾共同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