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2022年07月12日05:17:03 熱門 1365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晨曦中的開元寺東西塔。圖據新華社

7月25日,在中國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6項世界遺產。

泉州,那個出現在《馬可·波羅遊記》里的“東方第一大港”,喚起了宋元時代的歐洲人對東方繁榮的憧憬和嚮往。那麼申遺成功的背後,泉州憑什麼?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石湖碼頭全景。圖據福建日報

為什麼是泉州?

“這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裡,貨物堆積如山……”這是公元13世紀時,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筆下的泉州。

泉州坐落於中國東南沿海,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它依海而生,又因海而興,是唐、五代、宋、元時期的海上貿易港口,宋元時期更是成為世界著名的貿易中心。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鄭和七次下西洋便是從這裡起航。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促進了泉州的繁榮,當時擴建城牆以御外患,環城遍植刺桐樹,泉州因此得名“刺桐城”。尤其是10至14世紀,在空前高漲的亞洲海洋貿易熱潮塑造下,泉州更是成為世界海洋貿易網絡中高度繁榮的商貿中心之一。無數東西方商船日夜往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華圖景在馬可·波羅的遊記和一系列史料中有着生動記載。

作為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它展現着中國完備的海洋貿易制度體系、發達的經濟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態度。

今天,置身泉州,碼頭、海風、船隻……這些元素俯拾皆是,無聲地提示你:此處是一個向海而生的“文明地標”。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餘暉中的萬壽塔。圖據新華社。

22個遺產點有哪些?

此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由22處代表性古迹遺址及其關聯環境和空間構成,包括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真武廟、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文廟及學宮、開元寺、老君岩造像、清凈寺、伊斯蘭教聖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德化窯址(尾林-內坂窯址、屈斗宮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

在泉州項目申遺文本技術團隊負責人傅晶看來,泉州的系列遺產包括寺廟、橋樑、墓葬、建築遺址等多種類型,體現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貿易體系與多元社會結構,構成了一個複合型系統,“這無疑豐富了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類型,彌補了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東方海洋文明空白。”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市舶司遺址。圖據福建日報

宋元時期,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和航線以泉州刺桐港為中心,南宋市舶司的建立促使泉州一躍成為“東方第一大港”。“市舶司有點像今天的海關,南外宗正司是管理宗室的機構,都屬於官衙,反映了當時古泉州的城市地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家瑤說。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老君岩造像。圖據新華社

開元寺是宋元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所代表的寺院經濟及高規制的建築、多元文化遺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貿易帶給泉州的經濟繁榮和文化共存特徵。這種多元文化交融共存,在老君岩造像、清凈寺、伊斯蘭教聖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等遺產點同樣可見一斑。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九日山祈風石刻。圖據新華社

從舉行祈風儀式的九日山祈風石刻、祈求航海平安的真武廟、反映媽祖信仰的天后宮等遺產點中,可以感受到宋元時期商人群體從事海洋貿易的精神寄託;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文廟及學宮,則深刻反映出官方及社會精英群體等對海洋貿易的推動作用。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洛陽橋。圖據新華社

磁灶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講述着宋元泉州強大的產業能力,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見證了宋元泉州造橋技術的精湛和水路轉運系統的發展。其中,讓世人刮目相看的橋樑技術造就了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的洛陽橋,“睡木沉基”技術建成了中國現存最長的跨海梁式石橋安平橋。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安平橋。圖據新華社

從江口碼頭到石湖碼頭,我們彷彿依稀可見昔日的船來船往;從六勝塔到萬壽塔,泉州民眾對海洋貿易的歷史記憶化為永恆。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石湖碼頭一角。圖據新華社

申遺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以“海上絲綢之路東端——泉州”開啟申遺之路至今,泉州走過了20個年頭。其間,經歷諸多波折。

2017年,我國首次提出“古泉州(刺桐)史跡”項目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經過國際專業諮詢機構評估後,2018年,在巴林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作出“發還待議”的審議。

隨後,國家文物局按照大會決議和國際專業諮詢機構意見,指導泉州市、專業機構與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開展密切合作,對泉州項目定位作出重大調整,新增南外宗正司遺址、市舶司遺址、安平橋、順濟橋遺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6處申報點,重新梳理申報點組合邏輯,提煉突出普遍價值,明確提出以宋元時期海洋貿易重要歷史為對象的全新主題。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長丁毓玲表示:“如果是一座橋、一座塔或土司遺址這類比較單一的主題,很容易在文化價值上被理解。但像泉州這種全新的組合式主題,想要說服國際專家認同並非易事。”

“主題更加鮮明,價值闡述更加清晰完整,遺產點從原來16處增加到22處,遺產內涵進一步豐富,申報項目的整體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提及此次泉州申遺項目,國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遺產司負責人張磊說。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德濟門遺址與天后宮。圖據新華社

全新主題之下,泉州申遺工作最終迎來圓滿結局。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決議認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獨特而傑出的港口城市空間結構,其所包含的22個遺產點涵蓋了社會結構、行政制度、交通、生產和商貿諸多重要文化元素,共同促成泉州在公元10至14世紀逐漸崛起並蓬勃發展,成為東亞和東南亞貿易網絡的海上樞紐,對東亞和東南亞經濟文化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泉州的文化多元、開放、包容。”今天,行走泉州古城,人們可以深切感受到,在一千多年的歲月涵養里,前人留存下來的心血與智慧,早已化為不可磨滅的傳奇,潤物細無聲地影響着這座城市的面貌與精神。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泉州市鯉城區金魚巷。圖據新華社

申遺成功之後:

保護和利用的新起點

申遺成功並非終點,而是泉州歷史考古、文化研究、保護和利用新的起點。

“活態傳承”,多位專家都強調這是泉州文化遺產的特點。意思是,泉州文化遺產深刻融入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決不是冰冷、生硬的建築物,而是滿載人間煙火味。包括開元寺在內的眾多遺產點,除了老君岩所在的清源山、清凈寺外,其他都不收門票。“我們很多遺產點千百年來一直保持原有的功能,並不是高高在上的,也很歡迎遊客民眾前往。”泉州市文旅局文保科副科長李慶軍說。他同時給出了兩個數字,“為了留住鄉愁,保持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近200平方公里、2%的國土面積被納入保護區、緩衝區和景觀風貌控制區。”

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文化及遺存,共同構成了泉州獨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成為舉世矚目的文化瑰寶,這些不僅僅是泉州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新聞鏈接

它們和泉州一起入列“世遺”

經過3天的審議,截至7月26日,世界遺產大家庭新增了16個成員。本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名錄增列審議工作將持續到28日,屆時將更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和《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那麼,除了泉州之外,還有哪些世界文化奇觀進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我們來看看部分入圍的遺產項目。

亞洲:

沙特阿拉伯奈季蘭省的希馬岩畫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Hima Najran 的文化岩畫(Dr Majeed Khan圖)。圖據澎湃新聞

希馬岩畫主要位於沙特西南部的乾旱山區,處在阿拉伯半島的一條古老商隊路線上。在這裡安營紮寨的旅人和軍隊在不同時期留下了大量描繪狩獵、動植物以及生活方式的岩畫與銘文,一直延續到20世紀末,大部分都保持着原始狀態。

印度:特倫甘納邦的卡卡提亞王朝盧德什瓦拉(拉瑪帕)神廟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盧德什瓦拉神廟(wiki圖)。圖據澎湃新聞

盧德什瓦拉,俗稱拉瑪帕神廟,是一個由圍牆圍繞的建築群中的主要濕婆神廟,建於卡卡提亞王朝(公元1123-1323年)魯德拉德瓦(Rudradeva)和魯德拉(Recharla Rudra)統治時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該神廟的雕塑具有很高藝術水準,形象地展示了當地的舞蹈習俗及卡卡提亞文化。

伊朗:縱貫鐵路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伊朗縱貫鐵路(wiki圖)。圖據澎湃新聞

伊朗縱貫鐵路始建於1927年,全長1394公里,聯通了伊朗東北部的裏海和西南部的波斯灣,穿越2座山脈以及眾多河流、高原、森林和平原,跨4個氣候區。該項目由伊朗政府與來自其他多國43家建築承包商合作設計,耗時11年完成。

歐洲

歐洲溫泉療養勝地

歐洲溫泉療養勝地是一個跨境遺產地,由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聯合申報,包含7國的11個城鎮。這個雄心勃勃的“抱團”項目突出了歐洲獨特的水療文化及建築的重要性和價值。

法國科爾杜昂燈塔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法國科爾杜昂燈塔(news.in-24.com圖)。圖據澎湃新聞

科爾杜昂燈塔是法國最古老的有人居住的燈塔,聳立在大西洋中吉倫特河口的一塊礁石平台上,其所處環境高度暴露且十分惡劣, 人們只有在天氣好的時候才能從海岸線看到它。在新航海時期,其展示了卓越的燈塔建築藝術。

德國達姆施塔特的瑪蒂爾德高地

在德國中西部達姆施塔特市的制高點瑪蒂爾德高地,有一個達姆施塔特藝術家村,它由黑森大公路德維希(Ernst Ludwig)創建於1897年,是當時建築、藝術和手工藝領域新興改革運動的中心。該遺產地包含2個組成部分,共23處遺產點。

意大利:繪畫之都帕多瓦,喬托的斯克洛維尼禮拜堂及帕多瓦14世紀壁畫群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喬托在斯克洛維尼禮拜堂繪製的壁畫(afar.com圖)。 圖據澎湃新聞

該遺產地由8個分布在帕多瓦老城區內的宗教和世俗建築群組成,這裡有多位藝術家在1302-1397年之間在不同功能的建築內創作了大量壁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這些壁畫共同展現了14世紀壁畫藝術是如何隨着新的創作動力和對空間表現的理解而發展的。隨着這一項目的成功,意大利世界遺產數量增至57項,目前居世界第一。

西班牙:普拉多大道和麗池公園,藝術與科學的景觀之地

登上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憑什麼? - 天天要聞

麗池花園(lonelyplanet 圖)。圖據澎湃新聞

這個佔地200公頃的文化景觀位於馬德里的城市中心。大道上有大型噴泉(尤其是大地女神噴泉和海神噴泉),以及城市地標大地女神廣場,此外,還有建於17世紀的布恩·麗池宮的遺迹——麗池公園。該遺產地體現了18世紀開明專制主義時期對城市空間和發展的新理念,共同闡釋了西班牙帝國鼎盛時期人們對烏托邦社會的渴望。

封面新聞 徐亞嵐 綜合自新華社、福建日報、澎湃新聞、中國紀檢監察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