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22周年紀念日,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開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介紹澳門媽祖廟圖案郵票製作的極限片,以紀念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22周年。
媽祖閣坐落在澳門半島的西南面,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獅鎮門,飛檐凌空,是澳門的三大禪院之一。圖是用1995年3月1日澳門發行的《廖文暢眼中的澳門》票面為“媽閣紫煙”澳門媽閣廟圖案郵票製作的極限片,銷郵票發行首日紀念郵戳和澳門郵政日戳。《廖文暢眼中的澳門》是畫家眼中的澳門系列郵票的第2套。郵票由青年畫家廖文暢以西洋水彩畫的形式,畫在中國園林建築中橢圓形漏窗的外框之中,體現中西合壁,極具特色。澳門媽祖廟為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迹之一,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位於澳門的西南方。主要建築有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殿堂。廟內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媽祖,又稱“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稱能預言吉凶,常於海上幫助商人和漁人化險為夷,消災解難,於是福建人與當地人商議在現址立廟祀奉。
為慶祝澳門回歸中國,1999年12月20日澳門特別行政區郵政發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郵票一套6枚。其中1枚以澳門媽祖廟舞龍為圖。圖是用澳門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郵票中媽祖廟圖案郵票製作的極限片,銷郵票發行首日紀念郵戳。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的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已有逾500年歷史的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
圖是用2005年7月16日澳門郵政發行的《澳門世界遺產》郵票中媽祖廟圖案郵票製作的極限片,銷郵票發行首日紀念郵戳。
2009年12月10日是澳門回歸中國10周年紀念日,澳門郵政發行了《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紀念郵票和小型張。圖分別選用澳門旅遊紀念品批發中心出版和澳門世界遺產中的媽祖閣圖案明信片為載體,貼《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小型張郵票製作的極限片,銷郵票發行紀念郵戳製作的極限片。媽閣廟的大門為一牌樓式花崗石建築,寬4.5米,只開有一個門洞,門楣上有“媽祖閣”3個金字,兩側書有對聯:“德周化宇,澤潤生民”。
在澳門畫家筆下,澳門媽祖廟是一幅幅漂亮的畫作。圖選用2016年8月25日澳門發行的《澳門美術前輩畫作》中媽祖廟圖案郵票製作的極限片,銷郵票發行首日紀念郵戳。
媽閣廟蜚聲海內外,該廟位於澳門東南的媽閣街,背山面海,建在岸邊,由於香火旺盛,管理不善,歷史上屢有毀建。1988年一場大火燒毀了正殿,後又重建,採用混凝土仿古建築,以防火災。媽祖閣興建已逾百年,所祀娘媽者,閩語天妃也,她是保護海上船舶安危之神。傳說媽祖是福建莆田人,俗姓林,名默,該女自幼聰慧過人,得神道助,她的兄長在海上遇難,她能瞑目出海救護。死後屢次顯靈救護海上遇難船隻。航海魚民對之頂禮膜拜。今日媽祖閣聲名遠播,為遊人必經之地,每年農曆3月23日後誕辰。更是熱鬧非凡,在廟前敞地搭台唱戲,漁民進香獻祭,善男信女求神拜佛,民風鼎勝。
為慶祝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成立六十周年,澳門郵政於2010年8月21日發行了《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六十周年》紀念郵票,包括一套四枚郵票與一枚小型張。圖選用牡丹郵資加印片明信片為載體,貼《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六十周年》紀念郵票中背景為澳門世界遺產景點澳門媽祖廟圖案郵票,銷郵票發行紀念郵戳製作的極限片。
圖是用越南1995年發行的《中國風光》郵票中澳門媽閣廟圖案郵票製作的極限片。媽祖廟門楣頂部為飛檐狀屋脊,華麗美觀。廟門口有一對石獅,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是300年前清人的傑作。院內在各具特色的建築物之間,有石階和曲徑相通,四周蒼鬱的古樹,錯雜的花木,縱橫的岩石,把園林的幽雅和古廟的莊嚴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顯得古樸典雅,雄偉壯觀,極富民族特色。
2019年8月30日中國澳門郵政署發行《第30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郵票,全套郵票4枚,小型張1枚。圖分別選用紙質明信片和木質明信片製作的極限片,銷郵票發行首日紀念郵戳。
交流集郵知識,
傳播集郵內涵,
宣傳集郵文化,
分享集郵快樂。
暢談集藏心得,
郵話生肖天下,
培養品賞才智,
關注頭條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