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天目全球抗疫排行榜》第45期發布。榜單前4位較上期沒有變化,中國繼續領跑榜單。美國依然是全球近一個月確診數和死亡數最高的國家,確診數超過313萬,排榜單第29位。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歐洲住院者激增;亞洲地區,印尼、孟加拉國、印度等國“一個月每十萬人確診數”大幅增加。
縱觀本期榜單,德國排名上升5位,是排名上升最多的國家,主要是該國“一個月病例致死率”下降;泰國排名下降9位,是榜單中排名下降最多的國家,主要因為該國“一個月病例致死率”“政府響應指數”兩項指標得分下降;而分數下降最多的國家是澳大利亞,由於該國“至少一針劑接種率”和“政府響應指數”兩項指標下降,總分下降4.2分。
《天目全球抗疫排行榜》第45期中文鏈接:
《天目全球抗疫排行榜》第45期英文鏈接:
本期榜單,中國總分85,較上期回升1.7分,為近一個半月來的最高值。隨着北京本輪疫情進入收尾階段,全國疫情形勢整體保持平穩向下。榜單中,中國“疫情指數”的各項得分也逐步回升,有三項指標得分均為滿分10分。
近一周,全球疫情出現反彈,我國疫情形勢整體保持平穩,但個別地方疫情擴散風險依然存在,仍然不能有絲毫鬆懈。6月19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稱,截至6月18日24時,北京新冠肺炎疫情日新增病例數已連續5天下降。首都本輪疫情總體上已得到有效控制,社會面傳播基本阻斷,疫情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同日,上海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稱,近期,上海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人員流動逐步加大,需要警惕疫情反彈風險。
此外,從全國層面來看,疫情防控壓力是持續存在的,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不動搖,積極指導各地加強科學防控,精準施策,高效處置,突出重點環節和重點場所的疫情防控,採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儘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6月20日6時20分,美國新冠肺炎累計感染病例達到86246101例,累計死亡病例達到1013413例。
據美國媒體報道,奧密克戎BA.4、BA.5變異株在美國的傳播速度非常快,短短35天時間,感染佔比飆升21倍之高。洛克菲勒大學病毒學家Paul Bieniasz警告稱,未來數百萬美國人很有可能會被再次感染。
歐洲方面,奧密克戎BA.4、BA.5變異株導致歐洲住院者激增。英國《金融時報》6月17日報道,在免疫水平下降和疫情限制措施解除之際,傳染性極強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亞型導致歐洲國家新冠住院人數激增,可能引發新一輪全球疫情。
其中,葡萄牙的疫情形勢最為嚴峻,奧密克戎BA.4、BA.5已成為該國最主流的變異株,陽性檢出率一度高達50.63%,葡萄牙的新冠住院人數正大幅增加,幾乎相當於今年1月的浪潮高峰。里斯本大學大流行監測工作組的統計數據表示,葡萄牙病房和重症監護病房 (ICU) 的住院率高峰將持續到今年6月底。此外,包括法國和英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住院人數也在增加。在德國,新冠住院人數已持續上升一周多的時間,由BA.5變異株導致的感染比例在上月底翻番。
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監測部門負責人Piotr Kramarz則表示,BA.4和BA.5等奧密克戎亞型具有“免疫逃逸”能力——既往感染和疫苗都無法提供強效保護——這將推動它們取代之前廣泛傳播的變種。
從榜單統計數據來看,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印度、阿聯酋和伊拉克等國“一個月每十萬人確診數”較上期的增幅較大,尤其是印度尼西亞,增幅達到145.2%,孟加拉國的增幅也有143%,印度為55.89%。
據印尼《雅加達時報》6月19日的報道,印尼檢測到BA.4和BA.5等奧密克戎亞型後,正在經歷新一波疫情。該國已經連續三周新增病例數呈上升趨勢。據印度衛生部6月19日公布的數據,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43296692例。

完整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