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2022年07月02日07:58:06 熱門 1465

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陸地面積的75%都是山區,農業用地非常有限。為了緩解土地資源和人口需求的矛盾,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日本一直將海洋生物作為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 天天要聞

日本漁船出海作業

然而,日本近海的漁業資源也是有限的,在過去的20年里,日本近海的漁獲量一直在下降——1995年的捕撈產量還在500萬噸左右,到了2016年就下降到了300萬噸。對於一個以海為生的島國來說,近海“無魚可捕”顯然是一個相當尷尬的局面。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 天天要聞

世界各國人均水產品佔有量

日本的漁業有着非常輝煌的過去,漁業總產量曾經是世界第一,2001年的人均水產品佔有量高達70公斤(如上圖所示)。從2002年開始,日本的漁業產量一直在走下坡路,目前的水產品人均佔有量已不足60公斤。在同一時期,中國的表現卻非常搶眼,人均水產品佔有量一直在穩步上升,2011年已超過30公斤。最近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人均水產品佔有量已經達到46.45公斤。

不可否認,日本的海產業在過去的40年里明顯“縮水”了不少,今天的“殘局”很大程度上都是過度捕撈的結果。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漁業產量曾一度高達1281萬噸,到了2014年,產量卻只有479萬噸,減少了將近2/3。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 天天要聞

為了擺脫當前的漁業困局,日本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三個,一是大力發展遠洋漁業,二是開展人工養殖,三是大量進口海鮮,填平市場缺口。

首先說一說日本的遠洋漁業。

從上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日本的遠洋漁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最多的時候共有340多艘遠洋拖網漁船在外海作業,漁獲量有400萬噸。當時日本周邊的很多國家遠洋漁業還沒有發展起來,捕撈能力有限,因此日本的漁船經常跑到其他國家的近海掠奪漁業資源。

我國東海黃海海域的鬚鯨就曾被日本漁船大量捕獲,但當時我國能夠捕撈鯨魚的大型漁船數量很少,只能眼睜睜看着日本的漁民大肆捕撈。自《聯合國海洋公約法》生效以來,擁有海洋主權的國家紛紛將距離海岸線200海里範圍內的海域劃為專屬經濟區,日本漁船就再也不敢為所欲為了。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 天天要聞

日本漁船捕獲鬚鯨

隨着日本、美國、俄羅斯、韓國、中國等國家相繼發展遠洋漁業,國際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從南冰洋的磷蝦到北太平洋的北極甜蝦,凡是有商業開發價值的物種全部都“在劫難逃”,甚至有人戲稱,每一艘遠洋漁船就是一座移動的“海上金礦”。

據調查,日本遠洋漁船中60%以上的船齡都超過了20年,漁業設施陳舊,急需換代升級。以南極磷蝦的捕撈為例,自從蘇聯解體後,日本的遠洋捕蝦船在南極磷蝦的商業捕撈中長時間處於領先地位(1993-2005年,日本的南極磷蝦捕撈量一直都是全球第一)。但是由於漁船設備老化,產能逐漸下降,到了2013年,日本就徹底退出了南極磷蝦的商業競爭。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 天天要聞

南極磷蝦

遠洋物業雖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並不是“長久的生意”,因為這種捕撈方式本質上還是對生物資源的消耗,並不是可持續的。

藍鰭金槍魚為例。作為典型的遠洋魚種,藍鰭金槍魚向來以超強的遷徙能力著稱,有些個體還會環繞整個大西洋遷徙,總路徑長達1.6萬公里,平均游泳速度高達80公里/小時。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 天天要聞

然而很不幸,在過去的40年里,生活在大西洋中的藍鰭金槍魚數量減少了85%,太平洋的北方藍鰭金槍魚也比初始數量減少了96%。如今,藍鰭金槍魚被列進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野生種群的生存狀況已經不甚理想。

因此,遠洋漁業並不是可以“一條路走到黑”的選擇——人工養殖才是。

在日本九州大道的西側海域,黑潮暖流的一股分支(對馬暖流)從此經過,海水溫度適宜、營養豐富,非常適合發展海水養殖。二戰結束後,日本用了10年的時間就把海水養殖的產量提升到了15.4萬噸,之後的產量也一直在平穩上升,1983年時更是突破了100萬噸大關。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 天天要聞

2013年日本海產品的養殖產量及單品佔比

日本海水養殖的傳統魚種基本上都是體型大、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比如鰤魚、鯛魚、銀大馬哈魚、馬鮫魚、鮃蝶類等等。特別是鰤魚,肉質滑嫩,口感鮮美,被譽為“海洋中的牛肉”,深受日本消費者的喜愛。

2002年,日本經過32年的科技攻關,成功突破了藍鰭金槍魚的人工繁育技術。從此,日本的海產養殖界又多了一匹“黑馬”——畢竟從口感和肉質來看,鰤魚對吃貨們的誘惑絕對比不上藍鰭金槍魚。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 天天要聞

鰤魚

經過10多年的發展,2014年日本藍鰭金槍魚的養殖產量已經達到1.5萬噸,這在以前是日本漁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同樣是在201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捕撈產量只有1.56萬噸——也就是說,日本養殖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產量基本上和世界捕撈的總產量持平!

由此來看,養殖確實是一舉兩得的“公益活動”:既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又減輕了遠洋漁船對野生種群的捕撈壓力,這對遠洋魚種的種群恢復來說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日本的吃貨實在是太強大了,日本自產的海產品90%以上都被國內的消費者解決掉了。但即便如此,日本每年還必須通過大量進口海鮮產品才能滿足市場的“胃口”。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 天天要聞

日料餐廳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海產進口國,2019年日本的海產品進口量高達250萬噸,進口額為156億美元,排在前三位的“供應商”分別是中國(50萬噸)、美國(30萬噸)以及智利(20萬噸)。

另外,Global Data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日本海產品的消費群體中,女性的消費佔50.5%,略高於男性。而城鎮居民對海產品的消費佔比高達99.5%,農村地區的消費比例只有0.5%,“兩極分化”非常明顯。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 天天要聞

金槍魚拍賣市場

總體來看,日本的海產業目前正處於轉型期。2018年,日本政府投資了50.4億元用於建設水產基礎設施,同時還撥款13億元用於恢復近海的漁業資源。

日本能否轉型成功,吃貨們的需求究竟該怎麼解決?這關乎到很多經濟魚種的命運——畢竟,誰也不想看到藍鰭金槍魚被“吃”絕的那一天。


#漁業##藍鰭金槍魚##日本##我要上頭條#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