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2022年07月01日02:38:06 熱門 1807

一、印度河流域文明時期(約公元前3300年至前1300年),相當於中國的五帝三皇時期至商代中期,又稱哈拉帕文明,是印度半島最早的文明,也是印度文化的發端所在,其文明極盛於公元前2600年至前1900年這八百年間,持續了約兩千年時間。影響範圍主要位於印度河流域和薩拉斯瓦蒂河流域,即今巴基斯坦東部與印度西北、西南部,代表城市有人口上百萬的摩亨佐——達羅城和哈拉帕城,該文明由印度本土民族達羅毗荼人的分支達薩人所創造,消亡原因未知(異族入侵、氣候變化、生態破碎等都有可能),其後被來自中亞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所創造的吠陀文明所取代。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印度河流域文明覆蓋範圍

二、吠陀文明時期(約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相當於中國商朝至春秋中期。由來自中亞的游牧部落雅利安人所創造,他們通過阿富汗開伯爾山口來到南亞,起初定居於印度半島西北部(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地區),隨後沿着恆河流域不斷東進,最終征服了原達羅毗荼人居住的南亞北部地區,即整個恆河流域。通過建立古婆羅門教,他們逐漸發展出了吠陀文明,該文明持續了約九百年,範圍位於印度河流域以東、恆河入海口以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南、馬爾瓦高原以北的半個印度半島。最終由於佛教的興起以及印度古代封建城邦制國家的興起,印度隨即進入了“列國時代”,吠陀文明結束。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吠陀文明覆蓋文明

三、印度列國時代(約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相當於中國的春秋中期至戰國後期。又稱佛陀時期、十六雄國時期,只因這一時期佛教崛起與城邦制國家林立同時出現,這一時期持續了約三百年之久,出現了16個規模與實力較大的城邦制國家。這“十六雄國”分別為迦屍、㤭薩羅、鴦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羅、支提、跋蹉、俱盧、般遮羅、摩差耶、修羅色那、阿濕波、阿槃底、犍陀羅、甘菩遮(劍洴沙)國,其中以摩揭陀國實力最為強大。摩揭陀國位於印度半島東北部、恆哥下游,農業發達、經濟富庶、人口眾多,也正是因此,其在經歷訶黎、幼龍、難陀、孔雀等四個王朝後,最終在旃陀羅笈多即月護王(前322年至前298年在位)推翻難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後,開啟了統一印度次大陸之旅,最終印度半島北部的其餘列國均被月護王所建立的孔雀王朝所征服,印度列國時代隨之結束。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印度列國時代各國位置(約公元前600年)

與此同時,古印度西部地區即印度河流域先後被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19年至前326年)與亞歷山大帝國所征服(公元前326年至前320年),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後由於“繼位者戰爭”的爆發,龐大的帝國瞬間四分五裂開來,此地遂又成為亞歷山大大帝將領塞琉古創建的塞琉古帝國(前320年至前304年)的統治地盤。不過很快由於塞琉古帝國與孔雀王朝締結的和談契約,印度河流域再次易手,成為孔雀王朝的地盤。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亞歷山大帝國極盛時期疆域(公元前323年左右)

四、難陀王朝(前424年至前321年),相當於中國的戰國中期,在它之前的幼龍王朝就已經是恆河中游實力強大的國家,它統治時期曾統一恆河流域大部,最終在繼任者孔雀王朝月護王接力下繼續擴大統一成果。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難陀王朝最大版圖(約前323年)

五、孔雀王朝時期(前322年至前184年,統治印度的時期為約公元前300年至65年),相當於中國的戰國後期至東漢初年。孔雀王朝創始人月護王在公元前300左右統一了印度北部,並且在他的孫子阿育王在位時期(公元前269年至232年在位)孔雀王朝甚至還統一了除印度半島德干高原南部(此地為印度原住民達羅毗荼人的地盤)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古印度地區在歷史上迎來了第一次大統一,古印度的佛教也在阿育王在位時期迎來了最為鼎盛、輝煌的時期。可惜隨着阿育王的去世,原本統一的印度次大陸又馬上進入了四分五裂的城邦林立狀態,就這樣持續了數百年時間,直到1世紀中葉貴霜帝國的南侵古印度恆河和印度河流域才再次迎來統一。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孔雀王朝最大疆域範圍(公元前265年)

六、貴霜帝國時期(公元30年至375年存在,但統治印度的時間約為公元65年至3世紀末),相當於中國的東漢時期。印度北部與西部受其統治。貴霜帝國是由中亞游牧民族月氏人(月氏人原起源於我國河西走廊,後為匈奴人逼迫遂遷往中亞,最後擊敗中亞強國大夏國成為中亞霸主)所建立的,在第二代君主閻膏珍(公元65年至75年)在位時就已經攻下印度河流域與恆河上游,至第三代君主迦膩色伽一世(公元75年至102年)在位時更是將疆域擴張至恆河中游。貴霜帝國在迦膩色伽一世死後開始衰落,其最後一任國王韋蘇提婆一世在公元2世紀末期繼位,最終在西部薩珊波斯和本土恆河流域崛起城邦的威脅下被蠶食瓜分。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公元2世紀初的貴霜帝國疆域

而此時恆河以南、印度河以東的印度半島則被眾多王國與部族所統治着,面積較大的有印度西部由中亞游牧民斯基泰人所創建的西薩特拉普王朝(公元35年至405年存在,臣服於貴霜帝國)、印度中部原住民所創建的百乘王朝(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存在,長期與西邊的西薩特拉普王朝相抗衡)。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百乘王朝疆域擴張圖

七、笈多王朝時期(公元319年至550年),相當於中國的東晉南北朝時期。公元3世紀來自中亞的強權帝國——貴霜帝國衰落以後,恆河流域再次淪為無序的多國割據狀態,而恆河下游一個叫室利笈多的部族開始興盛起來,並通過聯姻在4世紀初建立起笈多王朝。笈多王朝由旃陀羅·笈多一世(319年至335年在位)通過與東部華氏城的統治者離車族聯姻所建立,此後他通過陸續滅亡21個王國與部族,最終征服了恆河中下游地區;他的兒子海護王(335年至380年在位)更是征服了除德干高原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勢力遠達馬來半島爪哇島;到其孫超日王(380年至415年在位)時,他不僅征服了印度河流域殘存的抵抗勢力馬拉瓦人、古吉拉特塞種人(即西薩特拉普王朝)與卡提阿瓦人等,還與中印度的伐迦陀迦王國(約250年至500年存在,是百乘王朝崩潰後的繼承者之一,聯姻後成為笈多王朝的附屬國)聯姻結盟,此時的南亞次大陸地區唯一能對笈多王朝構成一定威脅的就只剩南印度的帕拉瓦王朝(275年至897年存在,同樣是百乘王朝崩潰後的繼承者之一),但帕拉瓦王朝主要的敵人以及作戰精力都放在對抗其南部泰米爾人所建立的朱羅王朝(3世紀至1279年)上,因此此時的笈多王朝在南亞大陸上一國獨大,毫無生存壓力。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公元4世紀前後的笈多王朝疆域

中印度強國伐迦陀迦王國是印度半島中部強國百乘王朝的繼承者之一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伐迦陀迦王國疆域(公元375年)

笈多王朝在鳩摩羅笈多一世(415年至455年在位)統治時期迎來了鼎盛時期,國家人口超過3200萬人,軍隊高達50萬人,戰艦上百艘,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帝國,這一時期同時也是印度歷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時期,在他的兒子塞建陀笈多(455年至467年在位)死後,笈多王朝的西北部印度河流域開始面臨中亞游牧民族嚈噠人的入侵。雖然嚈噠人在公元533年最終被笈多王朝趕出了印度河流域,但數十年來的戰爭已經促成各地王公各自為政,笈多王朝不久後因此滅亡,南亞大陸再次陷入混亂與割據狀態。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嚈噠帝國極盛時期疆域(公元5世紀前後)

八、後笈多王朝時期(550年至約606年),相當於中國的南北朝末期至隋朝中期。笈多王朝因為嚈噠人的入侵而滅亡後,原本統一的恆河流域再次淪為無序狀態,經過一段時間的互相征伐後,恆河流域只剩下4個強國,分別為恆河上游的坦尼沙王國(普西亞布蒂王朝、伐彈那王朝)、恆河中游的穆克里王國(又稱羯若鞠闍國)、恆河下游的摩臘婆王國(又稱後笈多王朝)以及恆河入海口的高達王國(又稱羯羅拏蘇伐剌那國、金耳國),坦尼沙王國與穆克里王國、摩臘婆王國與高達王國分別為結盟關係,且前二者與後二者互為敵對國。最終由坦尼沙王國末代國王曷利沙伐彈那通過征服、合併其他恆河流域國家再次統一了北印度,他就是未來的戒日王。此時南亞大陸實力較強的國家還有阿拉伯海北岸的邁特拉卡王朝、德干高原西部的遮婁其王朝、印度半島東南部的帕拉瓦王朝、德干高原東北部的卡拉丘里王朝、布拉馬普特拉河河谷的迦摩縷波國(又稱東星國、東輝國)。除迦摩縷波國外,其餘諸國均位於恆河以南;遮婁其王朝是中南印度實力最強的國家,跟此後的戒日王朝曾一決雌雄、劃江而治。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後笈多王朝(公元590年),四分五裂的印度

九、戒日王朝時期(606年至647年),相當於中國的隋末唐初時期,又稱曷利沙王朝,由坦尼沙國末代國王曷利沙伐彈通過消滅恆河流域摩臘婆王國併兼並穆克里、高達王國而來。前期僅佔有恆河中上游地區,後期將勢力擴張至印度河與恆河下游地區,但在南侵時受挫,與南部的遮婁其王朝同為古印度地區兩大霸主國。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戒日王朝前期疆域圖(公元625年)

戒日王死後,其王位被其權臣阿羅那順所篡奪,恰逢唐朝使臣來訪,阿羅那順扣押唐朝使臣最終爆發與吐蕃的對戰,阿羅那順被王玄策所俘,戒日王朝隨之瓦解,印度北部的恆河流域諸邦此後便長期臣服於北方的青藏高原民族吐蕃人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戒日王朝後期疆域圖(公元647年)

十、拉其普特時期(7世紀中葉直到12世紀末),戒日王朝滅亡後,直到12世紀末回教徒征服北印度之前,拉其普特人在印度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了一系列國家,故被稱作是“拉其普特時期”。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拉其普特人畫像(繪於16世紀)

(1)前“三國時代”(7世紀中葉至10世紀末),相當於中國的中唐時期至北宋初年。當時印度北部曾有三個較強的王國在恆河流域三足鼎立,它們分別是印度西部印度河流域與恆河上游的瞿折羅——普臘蒂哈臘王朝(綠色部分,7世紀中葉至1036年存在,後期面臨各地封建領土坐大各自為政中央空虛、西部來自中亞的回教徒突厥人國家加茲尼王朝步步蠶食的危機,最終國王被廢,其領土被加茲尼王朝所吞併,由此印度次大陸西部開始了伊斯蘭化進程)、印度中南部德干高原的羅濕陀羅拘陀王朝(橙色部分,753年至982年存在,是由推翻前任遮婁其王朝而來,期間還滅亡了南印度的西恆伽王朝與帕拉瓦王國,最終被遮婁其王朝王室後裔所覆滅,後者趁機復辟重建遮婁其王朝,史稱“後遮婁其王朝”或“西遮婁其王朝”)以及印度東北部恆河中下游的波羅王朝(紫色部分,8世紀至12世紀存在,是印度次大陸上最後一個宗佛教為國教的國家,最後在12世紀後期被來自印度南部信奉印度教的斯那王朝所滅亡,鼎盛時期的公元810年人口高達1030萬人)。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南亞大陸三足鼎立格局(公元750年至900年)

(2)後“三國時代”(約973年至1187年),相當於中國的北宋初期至南宋前期。隨着西部瞿折羅——普臘蒂哈臘王朝、南部羅濕陀羅拘陀王朝以及東部波羅王朝等三大王國的覆滅,南亞次大陸地區再次被三大強國所瓜分,這三大強國分別為東侵的加茲尼王朝(由阿富汗地區的回教徒突厥人所建立,據有西部印度河流域,977年至1187年存在,在12世紀末期被阿富汗地區的古爾王朝所滅)、復國的西遮婁其王朝(由信奉印度教的遮婁其王朝後裔拉其普特人所建立,位於德干高原中北部,973年至1189年存在。長期與東部的朱羅王朝及其同盟東遮婁其王朝作戰,導致國力日漸衰弱、領土減少,最終被不受控制的轄地領主們所瓜分)以及崛起的朱羅王朝(9世紀中葉至1279年存在,在德干高原南部及孟加拉灣西部沿海地區,為印度南部最強國,由印度原住民泰米爾人所建立。崛起於公元985年,它不僅滅亡了恆河下游的波羅王朝,還吞併了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與馬爾代夫,並東渡遠洋滅亡了馬來群島西部強國三佛齊王國,勢力直抵馬來群島,王位後來被東遮婁其王朝後裔所篡奪,最終由於在13世紀衰落而被其轄下的潘地亞王朝所消滅)等新的三足鼎立格局,這一時期大約位於973年至1187年期間,共持續了二百餘年。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朱羅王朝極盛時期疆域圖(12世紀)

朱羅王朝是通過兼并印度半島南端“泰米爾三國”之二潘地亞王朝、哲羅王朝(8至12世紀)而來。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古印度泰米爾三國:西朱羅、東哲羅、南潘地亞

十一、古爾王朝時期(12世紀中葉至1215年),相當於中國的宋末元初時期,古爾王朝在12世紀中葉滅亡加茲尼王朝後,不僅據有原受加茲尼王朝統治的印度河流域,還向恆河下游進軍,並最終在1175年統一了整個恆河流域。至1206年古爾王朝印度地區總督庫特布丁·艾伊拜克(講突厥語言的外高加索地區欽察人,曾為奴隸身份,出身低微,人生經歷堪比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汲桑)建立德里蘇丹國庫特布沙希王朝之前,即12世紀末期至13世紀初這段時間內,古印度北部與西部地區都一直是古爾王朝的領土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古爾王朝極盛時期疆域圖(13世紀前後)

潘地亞王朝(7世紀末期至1371年),是南印度與北印度古爾王朝、德里蘇丹國(庫特布沙希王朝至圖格魯克王朝時期)同時並立對峙的國家,它繼承了朱羅王朝的征服果實,繼續統治着海峽對岸的馬爾代夫群島與斯里蘭卡島。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潘地亞王朝疆域,位於印度半島南端,據有斯里蘭卡島

十二、德里蘇丹國時期(1206年至1526年),相當於中國的元中葉至明中葉時期,這一時期印度中北部被德里、德干兩大蘇丹國所統治,古印度地區的伊斯蘭化大大加深了。德里蘇丹國並不是一個王國的特稱,而是包括庫特布沙希王朝、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義德王朝以及洛迪王朝等五個先後繼承王朝的統稱,因全部都是定都於德里地區,故被統稱為“德里蘇丹國”,歷史上共存在320年。德里蘇丹國建立的同一年蒙古領袖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並起尊號“成吉思汗”強勢崛起,此後蒙古大軍開始不斷西征攻城掠地,靠近中亞地區的古印度地區自然不能倖免,因此德里蘇丹國在未來的數個世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抵抗北方蒙古人入侵上。德里蘇丹國歷代王朝扛住了蒙古帝國、察合台汗國以及帖木兒帝國等多個蒙古游牧帝國的攻擊,國力日漸衰敗,最終亡於帖木兒帝國王室後裔巴布爾之手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德里蘇丹國歷代王朝疆域變化圖

德里蘇丹國在卡爾吉王朝(1290年至1320年)統治時期疆域擴張到極致,與德干高原地區的巴赫曼尼蘇丹國(1347年至1527年)同為南亞次大陸兩大強國之一,巴赫曼尼蘇丹國後來一分為五,最終均被北方新興強權帝國莫卧兒帝國所吞併。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卡爾吉王朝在1525

十三、莫卧兒王朝時期(1526年至1858年,實際在1707年第五位皇帝奧朗則布死後其疆域便大幅縮減,被馬拉塔帝國所繼承),相當於中國的明中葉至清朝前期。莫卧兒王朝創始人巴布爾是一個突厥化、講察合台語並且有帖木兒帝國王室血統的蒙古人回教徒,鑒於其複雜的身份關係,因此他所建立的莫卧兒王朝極具開明性與包容性,在莫卧兒王朝下不同教派信仰、民族血統的人可以和諧相處,也因此他和他的繼任者們可以成為最後一統南亞次大陸的梟雄。巴布爾滅亡德里蘇丹國最後一個王朝洛迪王朝後佔據了北印度恆河流域,在他死後其子胡馬雍在位時期莫卧兒王朝曾被來自北方阿富汗普什圖人的蘇爾王朝(1540年至1557年)短暫擊敗並佔領過,不過隨即在西部波斯薩非王朝的支持下捲土重來,趕跑入侵者復國成功。胡馬雍之後的數代皇帝勵精圖治,至第四位皇帝沙賈汗 (1628年至1658年)在位時期莫卧兒帝國迎來極盛時期,第五位皇帝奧朗則布 (1658年至1707年在位)更是將疆域擴張至歷史最大版圖(印度半島南端的泰米爾人地區除外)。正所謂物極必反,在第五位皇帝奧朗則布死後(生前由於強化伊斯蘭化的政策、錫克人和拉其普特人的反叛以及東部馬拉塔帝國的崛起嚴重削弱了莫卧兒帝國國力),莫卧兒帝國迅速衰落,英、法、葡萄牙、荷蘭等西方殖民者紛至沓來,它們在南亞次大陸沿海地區建立多個殖民據點,逐步蠶食莫卧兒帝國領土,最終大英帝國勝出,將羸弱的莫卧兒皇室當作傀儡政權,直到1858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被加冕成為“印度女皇”,古印度的莫卧兒王朝才宣告正式滅亡。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莫卧兒帝國疆域,印度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蘇爾王朝(1540年至1557年),曾短暫滅亡莫卧兒王朝的北方霸主。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蘇爾王朝疆域主要位於恆河和印度河流域

十四、馬拉塔帝國(1674年至1818年),相當於中國的清初至清中葉時期,又稱馬拉塔聯盟,最後一個宗印度教為國教的古印度王朝。莫卧兒帝國第五位皇帝奧朗則布死後馬拉塔帝國趁機坐大蠶食了其原來的領土,莫卧兒帝國則一路西退至印度河流域。1761年在與來自北方阿富汗地區的杜蘭尼王朝對戰時(即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敗給珍珠汗杜蘭尼(1747年至1772年在位,歷史上首位統一阿富汗地區的君王),國力大損,由此各地王公領主們開始各自為政,逐漸演變成鬆散的邦聯制度;1818年在與大英帝國的馬拉塔戰爭中敗給對方,英國遂趁機兼并其大部分領土進入“英屬印度”內,馬拉塔帝國隨之宣告滅亡,同時也象徵著南亞地區最後一個統一政權的垮台。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馬拉塔帝國疆域(1760年,黃色部分)

十五、番外篇:與馬拉塔帝國幾乎同時被大英帝國所征服的邁索爾王國1399年至1947年),它在1799年便成為了英國東印度公司下轄的土邦;而南亞東北部的孟加拉地區更是早在1757年普拉西戰役的中就已經淪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保護國,算上英國早在印度半島東西海岸地區設置的蘇拉特、孟買、加爾各答、馬德拉斯等據點,英國在19世紀初期就已經完成了對南亞地區的基本侵佔。

印度五千年簡史:孔雀王朝比肩強漢,笈多王朝追平盛唐 - 天天要聞

邁索爾王國,僻居印度半島西南端的南印度大國

註:中國古代有關古印度的文獻經常提及一個地方叫曲女城,它是古印度羯若鞠闍國的國都,位於今印度北方邦卡瑙傑,後來成為戒日王朝戒日王的首都,更是拉其普特時期瞿折羅——普臘蒂哈臘王朝、羅濕陀羅拘陀王朝以及波羅王朝三大王國的必爭之地,在公元7至11世紀是印度北部最為重要的城邦,玄奘西行求法時曾到過此處,最後隨着這三大王國的衰落以及中亞加茲尼王朝、古爾王朝、帖木兒帝國等不斷的南侵騷擾而逐漸衰落。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